魏爽 王熇
【摘要】以社會支持網絡和優(yōu)勢視角理論為指導,綜合運用理性情緒治療和薩提亞家庭治療技術,為處于轉學期的隨遷子女提供個案輔導。通過個案介入,服務對象在精神狀態(tài)、情緒表現、交友行為、對轉學所持的態(tài)度等方面均有較為顯著的改善。
【關鍵詞】隨遷子女 轉學 個案輔導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的“家庭化”趨勢日趨明顯,使得在流入地學習的隨遷子女數量劇增,轉學已成為隨遷子女學業(yè)生涯中的重要事件。2001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文件中“兩為主”政策被提出,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將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得到保障。繼“有學上”之后,隨遷子女的義務教育后發(fā)展問題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研究表明,處于轉學階段的隨遷子女在面臨不穩(wěn)定的教育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時,會出現焦慮、恐懼、迷茫等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介入干預,將極大影響隨遷子女的身心健康。本文以轉學期適應困難的隨遷子女為個案,深入探討有效的輔導路徑。
一、個案情況呈現
接案源于班主任主動找到筆者,反映班內有一名近期即將轉學回原籍的學生精神狀態(tài)異常,恰逢其父母回老家參加哥哥的婚禮,家中只有該生一人。由于該生平時多愁善感,為防止意外發(fā)生,班主任想請筆者關注、幫助她。通過多次接觸,該生表示愿意獲得筆者的幫助。由接案至結案,筆者為案主提供了近半年的個案服務。
小新(化名),女,14歲,初二,江西南昌人,在北京出生且與父母一起居住至今。家中除父母外,還有剛結婚的定居于河南的26歲哥哥。小新較瘦弱,走路時有點含胸駝背,說話細聲細語。學習方面偏科較嚴重,擅長文科,喜歡寫詩,但她自己感覺“什么都做不好”。她原來的成績處于中上等,但是在月考和期中考試中,成績一度下滑。她性格較為溫順,進取心強,難以接受自己成績下滑的現實。關于未來發(fā)展,小新想去上海讀大學。
小新的父母來北京16年,家庭經濟狀況一般,一直租房子住。父母均為初中學歷,對隨遷子女相關的教育政策了解較少。小新與哥哥、嫂子不親密。江西老家有小新的爺爺奶奶,身體比較健康,但小新與他們的關系不親密,其他親戚更為疏離。小新記事起,父母隔三差五吵架,常因為小事而爆發(fā),甚至會動手,最近的一次吵架是因為對哥哥結婚的儀式有爭議。以往父母吵架甚至打架時,她可以去鄰居家躲避,但現在她們都轉學回老家了。小新在最好的鄰居轉學和最好的朋友談戀愛之后,很孤獨。小新很喜歡班主任,說她“像媽媽一樣”關心她。
關于轉學,小新的父母決定讓她獨自回原籍讀初中。小新對該決定有諸多不認同,時常感到迷茫和焦慮。談及回原籍讀書,她皺眉,做出聳肩、搖頭、發(fā)抖的動作,“江西話我都不會說,菜也吃不習慣,現在學習不算好,聽說老家學習進度至少比北京快一個學期,肯定跟不上,可能還要再讀初二,當一個‘老學姐,而且我舍不得媽媽”。
二、個案輔導過程
(一)心理調試階段
1.緩解焦慮情緒
小新的精神狀態(tài)為持續(xù)性深夜入眠(深夜12點—凌晨1點)、偶爾出現失眠、上課時精神不濟,持續(xù)表現為焦慮;情緒表現為提及交友困境時悲傷、憤怒并存,提及轉學時無奈、逃避交織;交友行為是孤獨一人的狀態(tài)已持續(xù)數月;對轉學所持態(tài)度為家庭對此的態(tài)度一直是溫吞消極,小新的態(tài)度則是逃避和不安,最終導致了焦慮;小新的QQ空間動態(tài)顯示小新夜晚會突然醒來,并且哭泣,多愁善感,以淚洗面,透露出悲傷和絕望。筆者運用SCL-90自評量表對小新的精神健康狀況進行測量,其中,焦慮因子總分為27分,人際關系因子總分為23分,均高于正常值,表明小新的焦慮表現較明顯,個體人際關系較為敏感,人際交往中自卑感較強,并伴有行為癥狀(如坐立不安、退縮等)。
在與小新的接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小新的焦慮主要來源于交友,并對朋友持有“絕對化要求”(“我的朋友談戀愛或者交了別的朋友,她就背叛了我”)。在介入初期,筆者主要運用個案會談中的支持性技巧和非理性信念的辯論技巧,為小新提供情緒支持和心理疏導,同時,改變非理性的交友觀,重建同伴支持網絡。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小新在某次午休時,帶她的新伙伴來社工所在的心理咨詢室“串門”,筆者從小新的臉上發(fā)現了更多的笑容。筆者發(fā)現小新變得話多了,會分享她和朋友的故事:“我朋友和我現在都特別努力地學習,我們都想讓自己成績好一點,晚一點轉學,盡量地多呆在一起”。
2.轉變對于轉學事件的非理性認知
社工了解到小新對轉學持有一些非理性信念,可歸結為“轉學糟糕透頂”。正是這一認知使得小新對轉學產生排斥,但迫于現實只能無奈接受。在輔導過程中主要通過問題情景卡片,運用自我辯論技巧來改變小新對于轉學的非理性信念,檢查“糟糕透頂”信念的具體表現,然后通過辯論技巧來改變非理性信念:“我們很多同學都會回家復讀一年,意思是如果他現在讀初三,回家鄉(xiāng)以后最好不要直接參加中考,再重新讀一年初三,這樣的話,中考成功的可能性會變大。我還覺得北京老師雖然教的知識點沒那么難,但一些特殊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還是很好的,活學活用的話爭取很快適應吧?!?/p>
(二)轉學籌備階段
1.協(xié)助家庭構建社會支持網絡
小新的家庭屬于典型的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家庭成員間是單向的溝通模式,父母對小新獨自返鄉(xiāng)就讀的安排缺乏與小新的溝通,安全意識和監(jiān)護意識淡泊。這一切使得小新獨自面對轉學時,承受著不應有的巨大迷茫和不安,引發(fā)小新對于轉學的焦慮。在輔導過程中社工了解到,小新的媽媽在整個家庭的溝通系統(tǒng)中扮演的是核心作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媽媽說了算。因此,社工邀請小新的媽媽參與到輔導過程中,協(xié)助家庭構建社會支持網絡,承擔監(jiān)護責任,為小新轉學后的學習和生活提早安排,免去小新的后顧之憂。小新的爺爺奶奶為小新在家鄉(xiāng)的監(jiān)護人,而久不聯(lián)系的大伯一家人,小新父母打算近期專程去拜訪,請他們在家鄉(xiāng)多多關照小新,由此建立小新返鄉(xiāng)后的社會支持網絡。小新媽媽說:“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她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學習上也幫不上什么忙,而且她住校,吃飯睡覺也學校管。可是你(社工)上次說了那么多,我們想起來也有點后怕,到底還是個孩子,要在老家待4年,萬一有個急事,我們也趕不回去”。“有自己人在老家那邊總是不一樣的,禮拜日放假的時候她也可以回爺爺奶奶家住一天,遇到事情還能去找找她大伯什么的”。小新對這個安排比較滿意,因為她全程參與了家庭做出決策的過程,父母相比之前會偶爾詢問她的意見,她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對回老家有了底氣。
2.鏈接學校資源: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
輔導接近尾聲的時候,小新所在學校也進入了緊張的期末復習考試周,這也意味著,考試結束后,小新就將離開這所學校、離開北京。通過與班主任協(xié)商,班主任同意利用班會時間為小新舉辦一個特殊的“畢業(yè)典禮”。邀請班級志愿者布置教室、提前請班級同學寫好給小新的留言冊、準備“畢業(yè)證”、邀請小新的代課老師們參加、請同學和老師對小新表達美好的寄語,用鄭重的儀式對北京的學習和生活做一個告別。代課老師和同學們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達了對小新的不舍和美好祝愿。小新說:“其實,可愛的同學還送了個小禮物,看見了它就好像看見了大家”。那是一個小巧的滴膠手工作品,是靜靜(小新的朋友)親手做的?!吧厦嬗兄恍▲P凰,應該是護身符什么的吧”,小新開心地與社工分享。
三、輔導效果評估
(一)觀察評估結果
通過觀察評估發(fā)現,小新在精神狀態(tài)、情緒表現、交友行為方面都漸趨良性,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都恢復正常。案主的家庭結構和家庭溝通網絡也變得良好。社工和小新獨創(chuàng)了“心情晴雨表”——QQ空間動態(tài)也從“陰云密布”轉向“天氣晴朗”,小新逐步具備了樂觀面對轉學和積極應對困難的能力。
(二)定量評估結果
通過心理測量發(fā)現,干預前后小新的焦慮因子和人際關系因子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回落到了正常范圍內,表明小新經過個案輔導,焦慮的減輕和人際關系的改善。
四、結論
經過近半年的跟進,案主小新的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其一,小新在接案時的焦慮狀態(tài)得到了明顯的緩解。其二,小新的朋友從無到有,人際關系因子的后測分數也回到了正常范圍。其三,小新的社會支持網絡逐漸擴大,“強支持”漸漸出現,在逐漸民主的溝通下,家庭做出了一致的決策,即在小新初三下學期結束后,回到老家一所私立初中,成為一名住校的初中二年級學生,配備手機可以隨時和家長溝通,節(jié)假日可以去爺爺奶奶和大伯家小住,至結案時,小新已回老家參加完轉學考試,效果良好。從評估來看,個案介入目標基本達成,社工進行了結案。
參考文獻:
[1]新公民計劃.中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地域分布[C].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新公民計劃.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fā)展報告(201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275-278.
[2]楊迪.坐在北京門檻上讀書[C].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新公民計劃.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fā)展報告(201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284-294.
[3]段成榮,黃穎.就學與就業(yè)——我國大齡流動兒童狀況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
[4]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M].臺北:紅葉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
基金項目:2016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社會治理視閾下隨遷子女雙向融入的困境與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6JDSRB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