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玲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其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開放教育理念運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興起的,并由于其自身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和價值,使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國家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基于此,文章從國內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出發(fā),對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首先,分析了文章涉及到的概念內涵及其特點分析,然后就翻轉課堂在國內的實踐狀況進行了深層面的講述,最后給出了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關鍵詞:開放;教育理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19-0051-03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lead to the movement of open education in the world. In this circumstances, the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emerges and becomes popular. Due to its own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this mode is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in the worl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domestic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open education concept. First, i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 and then describes the practi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 in China,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strate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Keywords: opening; education concep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trategy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學改革的倡導下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自身帶有極強的開放式教學理念,能夠在對學生的興趣、性格、能力等實際學習狀況做出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來借助多媒體視頻、短片等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來引導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由學生自主完成對于課堂教學知識的探究式學習。其翻轉不僅僅是師生角色的翻轉,更是傳統(tǒng)板書式教學方式與現(xiàn)代化網絡教學的完美結合。在開放式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當中,不僅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在趣味性不足、教學資源匱乏、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設計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更能夠在網絡化教學技術的參與下,很好的促進課堂教學朝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為我國課堂教學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基于此種目的,我們有必要以目前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就開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情況展開全面的研究和探討。
一、概念分析
(一)開放教育理念內涵分析
開放教育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教育學家提倡的開放性教學,開放性教學的本質在于心靈的開放,由此可見開放教育從一開始就具有高度的哲學理念。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開放教育理念逐漸成為現(xiàn)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時代發(fā)展趨勢,與此同時,開放教育理念能夠對傳統(tǒng)封閉、教條和缺乏活力的教育模式的改革有很強的取代作用,通過開放式教育活動和課堂教學實踐,最終實現(xiàn)教育效果最優(yōu)化的發(fā)展,它貫穿了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使教育生活化。即教學內容要開放、教學目的要開放、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境、教學形式以及教師態(tài)度等等都要具備開放性的特點。從其內涵特點來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是開放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和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各項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內涵及其特征分析
提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不能不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興起,翻轉課堂始于美國,在歷經高等教育的理念完善以及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實踐后,在開放教育資源運動背景下,從2009年到2011年三月,可汗受比爾·蓋茨邀請在美國加州進行題為“用視頻變革教育”的TED演講,可汗學院迅速走紅,其學院豐富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為翻轉課堂的教育實踐提供了強大的資源支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人本性的教育理念與開放教育理念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相承一脈,強調一切教學活動存在和發(fā)展的意義旨在實現(xiàn)學生個人成長,以學生為中心而開展教學。其內涵包含廣闊,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組織性和高效性。
究其特點主要包括:其一,翻轉課堂更加準確的改變了教師角色屬性和學生角色地位,能夠更客觀正確的展示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教與學的正確關系,更好的實現(xiàn)教師發(fā)展需求以及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能力、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其二,翻轉課堂要求教師需要開動腦筋,來組織完成課堂教學,這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式教學相比,教師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利用課堂時間,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率的轉化,這無疑對教師教學理論、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實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翻轉課堂,怎樣才能夠讓學生從應試教育繁重的課業(yè)中解脫出來,這既需要最大效益的發(fā)揮出課前預習的作用,同時也要把課堂學習興趣、開放探索式教育方式以及客觀的課堂教學評價作為重點進行研究和建設。
二、開放教育理念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開放教育理念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有十分重要意義和價值,不僅在于它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有絕對的優(yōu)越性,與此同時,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還能夠對素質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質量提高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凸顯學生主體性地位
開放教育理念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能夠使學生在自我調節(jié)狀態(tài)下根據自我學習需求以及學習外在動力的影響相互協(xié)調配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自覺性意識的覺醒和提高,這種本能性的學習期待或者說學習動機自覺性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多得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開放式的教育思路使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構建的過程中能夠凸顯學生主體性地位,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課堂角色,這也順應了當前我國素質教育改革所提倡的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變革要求,讓學生能夠在日常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樹立學習主人翁意識。
(二)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開放教育理念指導下的翻轉課堂教育實踐能夠在提高學生效率的同時,減輕學習壓力。在當前我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社會壓力增加的背景下,學生能夠從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中解脫出來,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視頻、課前預習以及課堂進行任務布置,讓學生能夠更清楚自己要學習什么,什么是重點內容,而且短小精悍的微視頻有助于學生更加集中精神進行知識點的理解,是學生能夠從以前繁重的應試模式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
(三)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一方面,新型師生關系。通過現(xiàn)代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連接和應用,通過智能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終端工具能夠構建新型網絡溝通交流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在網絡學習平臺或者社交平臺的二次創(chuàng)造上發(fā)布教學信息、布置作業(y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改變當前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型課堂教學所形成的教師威嚴主導,學生沒有話語權的教學關系,是促進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民主氛圍培育的一把利器;另一方面,生生合作。開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密切合作完成任務的能力。同伴關系的發(fā)展程度不僅對于學生生活學習心理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符合當前社會關系處理上急需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能力要求。
三、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困難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存在著很多問題和難點,由此,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仍需要從接受能力、內容構建以及相關的機制性模式等方面進一步作出努力。
(一)教師素養(yǎng)問題
首先,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容易出現(xiàn)偏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我國的時間較短,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應用還處在探索階段,再加上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長期應用的現(xiàn)狀,不僅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難以完全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也很難從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和應試教育的形勢下解脫出來。教師教學觀念不革新,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就很容易形成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變相發(fā)展;其次,開放教育理念下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與傳統(tǒng)講授型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學習任務組織、微視頻制作、課前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開展等等,同時還需要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跟蹤和反饋,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比如自學階段、課堂任務階段、作業(yè)階段等問題還需要及時的進行了解和解決。這些都無疑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另一方面,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對于教師本人的知識結構、教學理念、教學思路以及教學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教學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于2007年的美國,歷經四年的實踐積累才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我國是在2011年底引入的,并且國內大多數學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還處在試驗階段,還未實現(xiàn)進一步的有效完善和推廣。因此造成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教學方面的問題。比如學校類型和學科應用適應性問題,在國外翻轉課堂教學一般應用于自然科學課程上,對于人文科學課程的翻轉課堂實踐應用還較少,國內中小學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缺乏必要的微視頻自學條件,還有翻轉課堂在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應用上也存在諸多困難;比如,當前國內翻轉課堂教學上極度缺乏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構建,并且呈現(xiàn)出重教學模式構建,輕學生學習需求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種充滿盲目,沒有考慮具體學科特點、學段特征、學校狀況的教學模式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還比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很多學校尚未具備足夠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條件,即便擁有了技術基礎,但是過于重視技術應用,輕視教學理論指導的態(tài)勢十分顯著,另外,優(yōu)秀網絡教學資源短缺依然是制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性問題。
(三)翻轉課堂國內教學實踐的深層次思考
翻轉課堂是建立在構建主義、人本主義等現(xiàn)代優(yōu)秀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教學模式,它與開放教育理念的核心即以人為本的理念一脈相承,同時由于翻轉課堂對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充分利用,使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但是從國內教學實踐來看,由于翻轉課堂配套的評估機制以及跟蹤反饋機制的建設還不夠完善,很多學生學情信息沒有得到更高效的收集和使用,使得翻轉課堂個性化學習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在當前國內素質教育改革還未呈現(xiàn)出教育主導的形勢下,應試教育及其衍生出來的機制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很難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利于翻轉課堂的實施,也不利于學生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是帶著光環(huán)進入我國教育領域的,因此在實踐過程中無論推廣的范圍、程度以及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師生熱情高并不代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構建就沒有問題,當前國內關于翻轉課堂大多側重于實施層面,但是對于實施翻轉課堂的緣由、與國內教學現(xiàn)狀的有效銜接、國內實施翻轉課堂的實際依據及其產生問題的解決都還缺乏相應的學術研究。因此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模式構建任重而道遠。
四、開放教育理念下翻轉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
(一)變革教育理念,理性推進國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本土化實踐
對于任何一種新興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實踐來說,不僅僅需要具備實踐的熱情,同時也需要理性分析研究精神的全程貫穿??v觀翻轉課堂在基礎教育階段以及高等教育階段的經典實踐案例,我們能夠看到開放教育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我國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成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不是某一個教師、某個學校校長”心血來潮“的事情,它是自上而下的徹底改革,自下而上的廣泛認可,才能夠徹底打破傳統(tǒng)教育理念束縛,才能夠有效發(fā)揮翻轉課堂的實踐價值。在這里,我們重點探討一些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問題,上面已經說了如果沒有教育理念的變革,翻轉課堂就會淪為傳統(tǒng)教育理念異化的工具。因此,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學校要特別明確翻轉課堂的意義,明確開放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明確傳統(tǒng)課堂模式授課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只有全師生監(jiān)督下的制度設置,還有不斷的教學理論認知程度的提高才能夠促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二)注重教師素養(yǎng)培訓
開放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固然需要理性的進行本土化實踐,這也必然會對教學關系之一教師的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針對教師素養(yǎng)存在的不足,首先來說,要盡快革新教育觀念,梳理與當前教學改革相適應的新型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和團隊合作觀等翻轉課堂的基本理念,與此同時還應該根據翻轉課堂對教師教學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等提出的要求進行參照,積極配合學校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考核制度要求,并且自覺樹立利用新型網絡技術提高個人教學能力的意識,圍繞以學生為本的核心變革理念,積極探索適合學生階段發(fā)展的探究式教學方式、項目教學方式等,努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以及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課堂學習任務的知識的轉化能力,信息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樂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重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中的技術應用
技術是開放教育理念推行的助推器,同樣也是承載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基礎,因此對于國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要特別注重技術問題的解決以及技術應用的程度。具體來說,首先,加快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為翻轉課堂更好的實施提供技術環(huán)境支撐。從《2006-2020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中我們能夠看到,縮小數字鴻溝被列為六項重要計劃之一。雖然當前我國城市和農村教育在信息化建設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學習平臺建設、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智能終端引入和利用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利用率低、普及形式化等問題,由此,加快農村教育信息技術科技投入力度,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能夠有效改善翻轉課堂技術支撐不足的問題。其次,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適合翻轉課堂實踐的教學資源。翻轉課堂需要信息技術提供輔助支撐,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研制理論的指導,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起來,擴大試點改革學校的課程開發(fā)自主權利,使課程從各個層面和緯度都能夠對接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認清形勢,把握好變革傳統(tǒng),提高效率的根本目標,并從課程內容、課堂內容教學方式強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效果。
五、結束語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開放教育理念下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要始終在新課改的引導下,積極籌措資源,結合時代發(fā)展特點,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予以完善,并加大相關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我國高校課堂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曹育紅.基于開放教育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01):72-75.
[2]疏鳳芳.基于翻轉課堂的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研究——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2014,13(04):193-195.
[3]肖立志.“翻轉課堂”視域下的遠程開放教育式課程教學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7):158-160.
[4]姜玉蓮.基于微課程構建開放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研究——以基層電大課程實踐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4(03):52-60.
[5]黃美初,沈敏敏.翻轉課堂與MOOCs在開放大學教學中的有效結合研究——太極四重嵌套式的翻轉課堂與MOOCs相結合架構初探[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02):62-70.
[6]蔣立兵,陳佑清.教師教育課程開放資源建設與翻轉課堂實踐研究——以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有效教學”的建設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