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璇
【摘 要】今天的教育是在世界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未來普通勞動者的基本素質為目的,探討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好家庭和社區(qū)資源豐富學校德育教育活動。作為一所新公建民辦小學,M校面臨著生源結構復雜,家長與學校配合度不齊等等方面的問題,且從現(xiàn)有生源結構和未來學校招生生源分析,未來務工人員子女占生源比例較大。學校正積極的尋求家庭、社區(qū)等的各方資源,共同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渠道,從而幫助弱勢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
背景信息
M校2014年座落于呈貢區(qū),是和D區(qū)政府與J大學共通創(chuàng)辦的一所公建民辦小學。該該校目前12個班,校舍最高能容納24個班的班額。在學校的創(chuàng)立之初,由于是公建民辦性質的學校,學校生源結構大致分兩種,一種是M校周邊小區(qū)所有的學生,另一種是M校自主招生的學生。因此,導致M校在生源結構有著巨大的差異:一部分是地段內的本地學生所在的社區(qū)是土地征收的回遷居民,父輩基本上從事種植業(yè),回遷以后沒有工作也沒有生活壓力,疏于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對教育的要求較低,家長將所有的教育希望寄托于學校和老師。一部分是外來務工子女,其家長普遍忙于生計,雖然關注孩子的教育,但缺乏相對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另一部分是大學教師或國企職工子女,家長本身素質較高,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且有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同群體的學生比例大概是:地段內本地居民學生50%,新市民子女30%,大學教職工及國企子女20%。
一、家校合力促教育
M校在家庭結構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地段內的本地學生家庭,二是外來務工家庭,三是知識分子家庭。故此針對不同的家庭,我們也會采取不同的方式來獲得家庭對學校教育的支持。針對地段內的本地學生家庭,我們嘗試以習慣和興趣為突破口,讓家長協(xié)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說協(xié)助老師培養(yǎng)學生收書包的習慣、講衛(wèi)生生、打掃等習慣,讓這些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慢慢融入學生教育的環(huán)境中。而針對知識份子家庭把平常工作和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讓家長瀏覽,從中融入我們的教育理念,從而取得家長理念的認同。而針對外來務工家庭,我們都是與班級的形式來建立家長與學校的互動交流,比如說親子活動,家長進課堂、家長開放日等等,讓家長理解老師的教育理念從而取得家庭的支持。
(一)微信訂閱號
老師們會將周會活動,平時教學活動、優(yōu)秀學生作品等等能彰顯教師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學活動發(fā)到微信公眾號,讓家長瀏覽閱讀文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活動。
(二)家長進課堂
老師會積極的與家長溝通,挖掘各種類型的家庭能為學校提供不同的教育資源,鼓勵家長積極參與,以點帶面帶動全體家長積極的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如本地家庭多是農村家庭,家長可以向學生介紹農作物和農作物的生長等等。外來務工家庭更是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職業(yè)的工作內容,使學生了解不同職業(yè)特點,通過活動讓學生體味父母的艱辛,感恩自己的父母。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尊重每種職業(yè),消除自卑感。
(三)家長開放日
通過家長開放日這一活動,展示平時老師的一個工作狀態(tài),孩子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學校生活,搭建一個有共識的平臺,從而取得家長對學校的教育理念的認同。
(四)假期作業(yè)(感恩父母、寫個父母的一封信)
為了能爭取家庭的支持,主動了解家長的需求,通過改變假期作業(yè)的方式,引導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和父母養(yǎng)育之恩,讓孩子感恩自己的父母。比如幫父母洗腳,幫父母炒菜,與父母一起出去旅游,或者是寫給父母的一封感謝信等等的作業(yè)形式,讓父母能通過這些方式與孩子建立一個良好溝通方式。
二、與社區(qū)合力促教育
只靠學校和家庭,畢竟資源有限,為此M校積極的擴展資源渠道,通過大學、社區(qū)的民警、社區(qū)的醫(yī)院等等,利用有效的資源為學生快帶來不一樣的新視野。讓弱勢群體學生能有更好的機會接觸到家庭教育不能提供的資源。
(一)引入學校周邊資源助力學校教育
1.民警進校講述身邊的安全故事
樹立學生安全意識,一直是學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M校請了社區(qū)的民警進校講授身邊那些既貼近學生生活有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安全故事。如防恐怖襲擊、交通安全知識、防溺水、防火災、遠離毒品、文明上網等等!
(二)依托大學優(yōu)質資源助力學校教育
1.大學瑜伽老師掀起全校瑜伽風
2.大學國旗班助力學校
3.大學泰國學生介紹泰國的風土人情
(三)借力社會資源帶學生走出校門
昆明市交警大隊講解講解員帶學生模擬道路通行,學習日常出行過街、橫過馬路、過紅綠燈、乘車等出行常識。教育學生要做一個文明交通的參與者,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同時要與自己的良好交通行為來帶動你身邊的人,做好爸爸媽媽的榜樣。
三、結語
學校是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和道德培養(yǎng)的主要來源,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產生著重要的教育影響。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家庭良好氛圍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社會教育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繼續(xù)延伸和發(fā)展,是落實少年兒童德育實踐的大環(huán)境。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時,學校應打破自身封閉狀態(tài),積極與家庭和社區(qū)合作開展文化活動和運動的場所,從而拓寬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眼界與能力、熏陶學生情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都具有著重要意義。
推薦閱讀:
[1]于軍.淺談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J].方法交流,2012(6)
[2]李彩旻.美國學校_家庭_社區(qū)合作的實踐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趙慧敏.“互聯(lián)網%2B”背景下“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模式[J].時代教育,2017(8)
[4]許威.三位一體_社區(qū)教育實踐模式的建構[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楊興新.三位一體合作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