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研究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

      2018-10-15 05:53:58劉凌燕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8年9期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研究生英語教學

      劉凌燕 杜 珺

      ?

      “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研究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

      劉凌燕 杜 珺

      基于“產出導向法”理論,探討其在研究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的適用性。在教學實踐中以法律英語內容為載體,探索從“輸出驅動”到“輸入促成”再到“產出評估”的教學過程,挖掘實現(xiàn)專門用途英語內容和語言雙目標的有效途徑,并就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促進教師發(fā)展、完善教學方式和強化教學質量管理提出相關建議。

      產出導向法;研究生教育;專門用途英語;法律英語

      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和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在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與創(chuàng)新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高層次人才,研究生需要具備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和專業(yè)學術交流能力。因此,開設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ESP)課程,提升研究生在專業(yè)領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許多高校研究生教學的必然選擇。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既包括特定的語言教學目標,又包括與專業(yè)內容相關的內容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在特定專業(yè)領域的英語應用能力,其教學可靈活運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1]。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文秋芳教授及其課題組在吸收借鑒西方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和方法,構建了中國特色教學方案——“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致力于解決外語教學領域“重學輕用,學用分離”的問題。該理論自提出以來就備受學界廣泛關注[2-5]。本文以POA相關理論為基礎,嘗試將其應用于研究生法律英語課堂,提升研究生語言運用能力。

      圖1 “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7]

      一、“產出導向法”理論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POA理論歷經8年多的教學實踐與探索,從早期的輸出驅動假設,到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逐步發(fā)展到理論體系的全面形成。2007年,受Swain“輸出假設”的二語習得理論影響[6],文秋芳教授首次提出了“輸出驅動假設”,強調了外語教學中輸出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輸出比輸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隨后,該假設進一步發(fā)展為“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旨在幫助一線教師更好地處理好教學實踐中的輸入輸出關系。2015年,POA理論全面形成,如圖1所示。該理論不僅包括教學理念和教學假設的相關部分,更為重要的是包括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流程,以方便一線教師在實踐中運用該教學法。POA顛覆了“先輸入、后輸出”的常規(guī)教學順序,取而代之的是“輸出-輸入-產出”順序。作為中國特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研究成果,POA主張“學用結合”,將“輸入性學習”與“產出性運用”緊密結合,立足于解決我國外語教學中“學用分離”的問題[7]。

      POA與ESP在教學理念上較為契合,因此在ESP課程教學中運用該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1)POA的“學習中心說”與ESP教學“以學習為中心”發(fā)展階段的理念相符。POA主張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強調教學必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促成有效學習。同樣,ESP教學目前處于“以學習為中心”階段[8],其發(fā)展經歷了語域分析、修辭或語篇分析、目標情景分析、語言技能與學習策略分析階段?!耙詫W習為中心”既強調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應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積極性,又強調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既應關注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要求,又應注意學生的學習需求;既需要努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又要搞好教學過程[9]。正如學者指出的,ESP的精髓在于基于需求分析的“以學習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理念[10]。

      (2)POA的“學用一體說”與ESP教學注重語言實際運用的理念相符。POA主張“邊學邊用,學用結合”,提倡輸入性學習和產出性運用緊密結合,同樣,學者認為ESP的根本特點之一就是教學重點應放在使詞匯、語法、語義及篇章結構與那些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1]。ESP課程教學將特定的學科內容與語言教學目標相結合,以培養(yǎng)與專業(yè)相關的英語應用能力為教學重點,其教學關注的是語言運用,其教學方法和策略是幫助學生理解并產出規(guī)范的語言。

      (3)POA的“全人教育說”理念與ESP人才關鍵能力培養(yǎng)理念相符。POA主張外語課既要實現(xiàn)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標,又要實現(xiàn)促進綜合文化素養(yǎng)提高的人文性目標[11]。同樣,ESP課程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也關注學生關鍵能力的發(fā)展,ESP所培養(yǎng)的學生應具有基本的學術和職業(yè)素養(yǎng)。有學者認為專門用途英語應融入對學生批判性思辨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革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12]。

      二、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實踐

      1.背景介紹

      筆者任教于中部一所省屬財經類高校,學校于2012年進行了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教學采用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模式。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筆者嘗試將POA應用于2017級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法律英語課程。作為ESP的分支之一,法律英語教學以通用英語教學為基礎,以法學學科相關內容為依托。課前對全班同學以問卷的方式進行了學習需求調查,42名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為83.3%,英語基礎良好。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動力在于以英語為工具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他們渴望提高聽說技能,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學生對有助于英語運用能力的課堂活動需求較高,尤其希望課堂教學為互動式教學?;趯W生的需求分析,筆者進行了一學期(32課時)、四個單元的POA法律英語教學實踐,教學內容分別涉及法律體系、法律教育、憲法和刑法的內容。創(chuàng)設的產出任務主要有:Pros and cons of judicial precedent(司法先例的利弊),Comparison of legal educ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law schools(中美兩國法學院法律教育的比較),Should gun be banned in America?(美國是否應該禁槍?)以及Should death penalty be abolished in China?(我國是否應該廢除死刑?)。教學實踐遵循POA的基本流程、教學步驟和教學要求,在呈現(xiàn)交際任務的基礎上主要通過閱讀材料和視聽材料的輸入,促成學生口頭和寫作任務的產出,力求提升學生的語言產出能力。

      2.教學過程

      以一個單元的教學實踐為例,詳細闡述POA視域下研究生法律英語教學過程,具體內容如下:

      (1)驅動。教師以具有爭議性的主題“Should gun be banned in America?(美國是否應該禁槍?)”創(chuàng)設交際任務,此話題適合法學背景的學生討論,同時兼具人文性。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有效運用英語從正反方兩個角度辯證地分析美國是否應禁槍,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具體教學目標分為內容和語言兩類,如表1所示。

      (2)促成。促成環(huán)節(jié)包括兩個文本材料和一個視聽材料的輸入,學生通過選擇性學習完成兩個產出任務,第一為口頭分析美國是否應該禁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討論結果;第二為寫作任務,要求學生以書面方式辯證闡述自己的觀點,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3)評價。主要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網絡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口頭產出任務和寫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具體內容如表3所示。

      3.教學反饋

      (1)學生評價。通過課后收集學生對于POA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和教學評價。從收集到的意見來看,大部分學生非常喜歡基于POA的教學方式,具體評價意見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①學習興趣。他們認為與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相比,基于POA的教學方式更靈活、有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正如學生所寫到的“對英語的記憶更加生動形象,可以更加自主、快樂地融入學習中”,“此方式可以調動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老師之間溝通的積極性,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訉W習,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其中,享受英語帶來的快樂與實用”。②語言運用。學生們認為在課堂上運用英語討論、交流,并完成相關產出任務,使他們獲得了很多的語言使用機會,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用英語討論與專業(yè)相關的內容,也有助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有學生寫到“我們既需要學習相關閱讀材料,又在討論和學習基礎上表達出來,此過程是一個二次學習和自我提升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運用英語”,“此教學方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能力。因為輸出需要有大量的輸入,輸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閱讀,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輸出有利于提高寫和說的能力;在交流的過程中必須聽懂對方觀點,有助于提高聽的能力”。③思維方面。學生認為交際任務可以開闊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思辨能力。在討論和互動中,提升了用英語表達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能力。有同學寫到“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中獲得了更多的自信,我認為這是比學到知識更重要的”,“通過從正反方思考,可以讓大家從兩個角度考慮問題,有利于思維的發(fā)散,訓練思辨能力”,“把具有爭議的問題拋出來讓學生進行思考的方式很好,本科階段回答重點‘是什么’,而研究生階段重點回答‘為什么’”。

      表1 “驅動”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

      表2 “促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

      表3 “評價”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不少同學都提到“需要收集更多資料,充分準備,花費的時間很長”。還有一些個性的問題,有學生表示“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有時聽不懂其他同學所說的內容”,“個人口語表達不好,在口語產出任務時有些力不從心”,“很羨慕那些英語表達好的人,內心存在矛盾,既希望有機會提高口語,又擔心說不好”。還有同學寫到“無法獲得一些更傳統(tǒng)和系統(tǒng)的知識”。

      (2)教師反思。作為授課教師,筆者深刻感受到POA教學所帶來的課堂活力,它可以激發(fā)廣大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也深感教師在任務設計、輸入材料選取和產出任務評價等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針對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筆者的教學實踐,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和探索:①交際任務設置難度必須適中。交際任務須基于學生水平設置,既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筆者在教學中深有感觸,這個單元最初在設計任務時,口頭任務想設定成辯論任務,因為學生既要思考自己的觀點,又要關注對方的觀點,最后還要進行反駁,這樣更有助于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思辨能力。但在課前與部分同學討論時,有同學提到辯論難度較高,必須基于完全聽懂對方觀點的基礎上進行,而同學們個體差異較大,有的發(fā)音不標準,會使得自由辯論部分成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因此,口頭輸出任務調整為小組口頭報告。②各單元間的促成環(huán)節(jié)輸入材料需要有一定系統(tǒng)性。促成環(huán)節(jié)的不同單元之間輸入材料也應注重內在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法律英語的教學內容以學科內容為載體,教師可以基于該學科體系來設置交際任務,使得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學習相關內容,并把先前學過的相關英語表達應用到最新的交際任務中。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探索和設計基于學科體系和語言難度的交際產出任務,進一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③促成環(huán)節(jié)應盡可能平衡學生的差異化水平。已有研究表明,POA有助于開發(fā)學生中優(yōu)質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潛能[4],但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他們有時在完成產出任務時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教師在語言促成環(huán)節(jié)考慮學生水平差異而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此外,POA對英語水平一般和偏低的學生英語技能的促進作用是否優(yōu)于傳統(tǒng)課堂?這個問題還需要更多的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檢驗。

      三、對“產出導向法”運用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進一步思考

      基于POA的研究生ESP教學對學生、教師和其他教學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方面

      POA對ESP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這種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生專業(yè)領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研究生階段,學生更需要自主地就某一專業(yè)領域問題去探究,他們的研究往往也是產出任務式的。為了完成產出任務,學生需要課下自主收集更多的資料,他們不僅要回答“是什么”,還要探究“為什么”。因此,基于POA的教學更有助于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術素養(yǎng),促進其思辨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產出任務也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他們不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要與小組成員協(xié)商,進行團隊合作,因而學生必須改變傳統(tǒng)學習觀念和習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努力做到“學用結合”。

      2. 促進教師發(fā)展方面

      一般說來,ESP教師除應具備英語語言和教育學知識外,還被認為是需求分析者,具備一定專業(yè)學科知識的教學實踐者和多方位的協(xié)商者[13]。在POA理論下,ESP教師還被賦予了新的角色——融合專業(yè)內容的產出任務設計者、促學者和引領者[14]。如何融合專業(yè)內容,設置產出任務是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這需要ESP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教學。教師在設計產出任務和選取輸入材料時,需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難度適中,否則很容易流于形式。在促成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起好腳手架的作用,在內容理解和語言應用方面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提供幫助。此外,在教師自我發(fā)展基礎上,可以通過團隊合作,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促進環(huán)境。POA教學團隊可以定期就產出任務設計、促成環(huán)節(jié)和評估方式等進行討論,并迸發(fā)出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火花。只有教師不斷提高素養(yǎng),才能切實促進教學的健康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3. 完善教學方式方面

      與傳統(tǒng)教學“課前熱身—課文學習—課后練習”的教學方式相比,POA創(chuàng)造性地以產出任務為驅動方式和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課文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致力于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同時,POA強調了教師教學中對輸入材料的內容和語言的主導作用,重視教師對學生完成產出任務這一過程中的充分引導和幫助。但是,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學生完成的產出任務多、費時長。由于英語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進一步探索線下線上混合式POA教學方式。ESP教學實踐中除了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課前觀看相關視頻、完成預習任務、基于網絡批改作文外,教師還可基于相關網絡平臺所提供的功能,進一步探索翻轉課堂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將完成的部分產出任務以視頻的方式上傳到線上學習平臺,實現(xiàn)連通課內課外、促進高效學習的目的。

      4. 強化教學質量管理方面

      教學監(jiān)控與評價是保證教學目標實現(xiàn)、強化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赑OA的ESP教學以產出任務為中心,只有實現(xiàn)對產出任務的有效評價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傳統(tǒng)教學質量管理以終結性考試為主要評價手段,形成性評價占比較低,導致對教學過程的管理考核重視程度不夠,難以實現(xiàn)對POA教學的全面評估。基于POA的教學質量管理應突破以最終期末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可占總評價的50%。此外,需進一步探索對產出任務本身的有效評價形式,對其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產出任務完成的整體質量,又需注重學生在產出過程中內容和語言雙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因此在ESP教學中,對產出任務的內容和語言的評價指標可進一步細化,評價環(huán)節(jié)和實施步驟應具有易操作性,相關評價理論也需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讓評價切實起到“以評促學”的作用。

      [1]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G]// TICKOO M. ESP: State of the art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Centre, 1988.

      [2] 張文娟.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6(2): 106-114.

      [3] 邱琳. “產出導向法”語言促成環(huán)節(jié)過程化設計研究[J]. 現(xiàn)代外語, 2017(5): 386-396.

      [4] 張伶俐. “產出導向法”的教學有效性研究[J]. 現(xiàn)代外語, 2017(5): 369-376.

      [5] 孫曙光. “師生合作評價”課堂反思性實踐研究[J]. 現(xiàn)代外語, 2017(5): 397-406.

      [6]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G]//In GASS S, MADDEN C.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 1985.

      [7] 文秋芳. 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7): 547-558.

      [8] 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9] 王友良. 專門用途英語(ESP)研究綜述[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108-110.

      [10]黃萍, 張秀娟, 潘晶晶. 通用英語還是專用英語?還原ESP的本來面目[J]. 中國ESP研究, 2017(5): 12-20.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12]蔡基剛. 基于項目研究的學術論壇教學法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7(2): 18-24.

      [13]郭燕玲. ESP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 中國外語, 2012(11): 86-90.

      [14]文秋芳. “產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 現(xiàn)代外語, 2017(5): 348-358.

      (責任編輯 周玉清)

      10.16750/j.adge.2018.09.006

      劉凌燕,山西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講師,太原030006;杜珺,山西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講師,太原 030006。

      山西省教育廳研究生教改課題“基于需求分析的山西省高校研究生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置研究”(編號:2016JG65)

      猜你喜歡
      產出導向法研究生英語教學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淺論“產出導向法”研究及其應用
      產出導向法驅動下的微課設計與實踐研究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論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怀安县| 宣恩县| 仙居县| 同德县| 深泽县| 特克斯县| 大同市| 木里| 抚顺市| 乳源| 潍坊市| 鲁山县| 景德镇市| 澄城县| 滨海县| 大新县| 滦南县| 方正县| 贞丰县| 成安县| 陈巴尔虎旗| 桑植县| 新建县| 威信县| 阿图什市| 郧西县| 虞城县| 封丘县| 岳阳市| 霍山县| 金山区| 东海县| 仙居县| 苏尼特左旗| 泰安市| 龙陵县| 北海市| 山东省| 上虞市| 葵青区|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