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松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的不斷改革,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程,而高中化學課程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大一部分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僅僅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加強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化學基礎知識,與此同時,還能讓學生承受住高考的考查,雖然在當前的教學中,雖然很大一部分教師意識到化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化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時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主要是針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思維模式培養(yǎng)及其誤區(qū)糾正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 化學教學 思維培養(yǎng) 誤區(qū)分析 糾正策略
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向社會輸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要求和需要,教師進行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只有在課堂上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把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來,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在此基礎上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由此得知,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時有誤區(qū)存在,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
一、高中化學思維模式培養(yǎng)的誤區(qū)
1.教學中教師過度的引導
高中化學思維模式培養(yǎng)的誤區(qū),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教師的教學習慣,高中時期的教師為了向學生輸送更多的教學內容,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在很多時候會過度的引領學生的思維形成,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思維形成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促進作用,反而抑制了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形成,這是因為四十五分鐘下來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在課堂上根本沒有什么時間去思考和分析。再加上學生為了節(jié)省自己的時間,就在課堂上過于依靠教師的分析和引導,雖然從廣義上來說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但事實上思維仍然受到教師思維的影響和禁錮,而產生這種情況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高中化學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化學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以及過于重視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形成的,而采用的過度的引導導致。例如:在分析“工藝流程題”時教師過于詳細分析流程的整個過程,以及答案的形成,導致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教師應該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由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若解決時存在困難再教師給予引導。[2]
2.老師占據(jù)學生自我總結的時間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應該知道化學知識的學習需要在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前提下而進行的過程,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自主的思考和分析的過程,應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自己的事,應該要靠自己多思考、多摸索,教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僅僅只是一個引導者,而教師應明白自己的職責是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如對于新的知識就需要講細,對于知識應用規(guī)律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有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應進行啟發(fā),對于發(fā)散思維問題教師要展開進行分析,然而僅僅依靠教師的歸納總結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探究總結。因此,在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思維過程中教師在其中所扮演的是知識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習思維形成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是點撥作用,而學生到底能不能形成化學思維,主要在于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學習、思考,然而很大一部分高中化學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yōu)榱嘶钴S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課堂上的時間就應該被老師占用,而學生除了晚上睡覺以及課后吃飯的時間,其余時間都應該被老師利用起來,使學生學習機械化而沒有自我反思和總結的時間。[3]
二、高中化學思維培養(yǎng)的常見措施
1.教師引領思維發(fā)散
發(fā)散思維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教師在進行思維的引導時是引領學生跟隨自己的腳步,或者是提示學生,讓學生靠近自己的思維,這樣不僅能大大節(jié)省學生探究和思考時間,與此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在思維上定勢,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得學生學習化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增強,進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證明溶液反應沉淀已經完全,先將沉淀靜置,然后取少量上層溶液,加入XX試劑,若沒有沉淀產生,則說明沉淀完全。將抽象的知識用具體化的模式表達出來,學生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解答問題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
2.堅持簡單易行原則
化學教學有三個教學過程,也就是概念、推理以及判斷,而概念是化學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簡單易行原則,一步一個腳印,讓學生認知概念的基礎上對概念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在幫助學生學習概念過程,教師可以讓對比錯誤的概念和正確的概念,然后再舉行測試,讓學生自行驗證概念是否正確。例如:在講“物質的量”概念時應強調四個字是一個整體,不能拆開,也不能添加,再如在應用Vm =22.4 L·mol-1 時,一定要有“標準狀況”和“氣態(tài)”兩個前提條件。在平時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化學知識的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事實上就是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因此應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認知階段,分清知識主次,教學的重難點,按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fā)展順序進行組織教學。[4]
結語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知道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化學思維模式培養(yǎng)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挑戰(zhàn),但對教師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挑戰(zhàn),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我們應加大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模式,但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一步一個腳印,化學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他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開展教學,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耿正.獨立思考自我探究提高發(fā)展——淺析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學周刊,2017(31):116-117.
[2]王媛培.高中習題教學中基于思維地圖培養(yǎng)化學思維方法的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3]季久洪.生本教育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困境與反思[D].蘇州大學,2016.
[4]劉廷婷.高中生化學學習思維定勢負效應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