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飛
摘要:貧困生是高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出現(xiàn)有著較為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現(xiàn)實因素。貧困生占有的經濟資源、教育資源、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相對匱乏,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個人發(fā)展的機會相對較少。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貧困生的數量也隨之增加,貧困生工作成為了高校管理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做好貧困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宣傳
一、深刻認識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意義
貧困生先進典型的培育與宣傳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做好這項工作,將會對貧困生乃至全體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就業(yè)觀產生積極影響,對學校的科學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促進貧困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致貧原因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加之貧困生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他們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會有許多困擾和波動,他們比普通學生更需要得到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教育與引導。在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所在,啟發(fā)他們樹立起堅定信心、自強不息的意識,使每一個貧困生都能健康地成長、全面地發(fā)展,不僅順利完成學業(yè),更能成長為品德高尚的人。
(二)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由于受到沉重的心理負擔、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不良的社會風氣等因素的影響,貧困生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許多懷疑、悲觀、失望的消極情緒得不到及時化解,甚至引發(fā)犯罪等社會問題,嚴重影響到和諧校園建設和社會的穩(wěn)定。在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形成一些比較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價值判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奮發(fā)有為,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使命。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凝聚師生共識,僅靠空洞的理論說教難以引起師生共鳴。在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挖掘、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貧困生先進典型,運用榜樣的力量,發(fā)揮示范效應,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激發(fā)學校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對于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育良好校園風尚,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落地生根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建設和諧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經濟上的貧困是貧困生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的瓶頸,再加上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過大等社會問題,一些貧困生產生了明顯的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不僅對貧困生自身的學習、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也嚴重影響到了和諧校園的建設。在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減輕他們心中的壓力、化解他們心中的焦慮、消除他們心中的偏見,糾正他們在“三觀”方面存在的偏差,使他們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在挫折中成長、在磨煉中成熟,這將有利于建設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
二、準確把握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原則
原則是人們在既定目標和特定條件下,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必須遵守的準則和標準。毫無疑問,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必須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才能使其沿著健康正確的方向進行,發(fā)揮出最大效益。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反復論證的核心范疇之一,是依從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發(fā)展而必然得出的邏輯結論。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樹立“尊重人、依靠人、為了人、發(fā)展人”的理念,從貧困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fā),把握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思想狀況和物質需求,尊重他們的人格,保障他們的權利,維護他們的利益,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二)堅持注重實踐原則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范疇,也是貫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是我國高校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需要逐步推進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因此,必須以實踐思維方式推進關于高校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理論研究,并不斷在實踐中夯實各項舉措和保障。要貼近貧困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切忌形式主義,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并在實踐中逐步加以完善,務求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堅持因勢利導原則
因勢利導原則就是指通過一定的物質手段或精神手段,使貧困生思想動機發(fā)生向好的變化,增加其內在驅動力,調動其積極性,使其自覺地樹立個人奮斗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高校貧困生這一特殊群體處于生活窘迫、思想壓抑的狀態(tài)之中,往往心理脆弱、心緒不寧、心力交瘁,他們對現(xiàn)實和社會的看法常常是矛盾的。他們更需要鼓勵和安慰。因而,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要注重因勢利導,把精神鼓勵與物質幫扶緊密結合起來,肯定其好的表現(xiàn),糾正其不好的行為,激勵他們從善如流、見賢思齊、自強不息、樂觀上進。
(四)堅持統(tǒng)籌兼顧原則
統(tǒng)籌兼顧作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要求人們想問題和辦事情時要綜合平衡、兼顧各方,注重全面性和協(xié)調性,把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按照其原則來調節(jié)處理好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將這項工作納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整體布局中進行統(tǒng)籌謀劃,協(xié)調解決好所關涉的各個方面問題,積極調動各個主體層面的積極性,發(fā)揮系統(tǒng)的加合效應,達到合力育人的目的。
三、扎實推進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舉措
長期以來,學校往往將解決貧困生的物質生活負擔作為貧困生工作的全部來抓,導致了助困與育人相脫節(jié)。目前,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高校教育,都逐漸加大了對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相關工作仍待完善。
(一)端正思想認識
首先要正確引導貧困生客觀認識貧困。貧困是既成事實,但切勿因貧困而失去理想和信念,要認識到可以通過現(xiàn)在的努力來改變將來的命運。要鼓勵貧困生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貧困,勇敢面對困境和艱辛,化困難為力量,把貧困視為個人發(fā)展的良機,盡量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境遇。身處逆境能使人的身心受到磨礪,只有經過艱難困苦的考驗而意志堅強的人才能走向成功。反之,如果不能端正思想認識,不能正確地認識貧困,過分夸大貧困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往往會使貧困生陷入困境。
(二)緩解經濟緊張
貧困生多來自較為閉塞的農村山區(qū)和城市下崗家庭,因此,物質幫扶是做好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學校應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助困幫扶的配套措施,適時修訂和完善助學金、獎學金、貸學金等制度,為貧困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勤工助學崗位,以更好地解決貧困生的生活困難。在教學上,學校要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建立彈性學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延長或縮短貧困生的學習年限,可以允許貧困生先休學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回校繼續(xù)完成學業(yè),也可以讓學有余力的貧困生修滿學分后提前畢業(yè)。
(三)增加實踐機會
學??梢蕴剿髟谪毨虚_展“愛心傳遞”、“受助者助人”等實踐活動,引導貧困生利用自身優(yōu)勢積極開展自助,在不影響學業(y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利用節(jié)假日及課余時間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拓展渠道,彌補經濟缺口,緩解家庭困難。同時,還要倡導貧困生在得到他人資助的同時,學會用自己的愛心來回報他人、回報社會,號召他們幫助身邊更需要幫扶的困難對象,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他們通過親身參與這些活動來升華情感,提高素質,體驗人生價值。
(四)走出迷茫誤區(qū)
學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詢機制,整合和優(yōu)化校內資源,設立心理健康咨詢中心,配備愛崗敬業(yè)、知識全面、經驗豐富的專職工作人員,著力于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心理調適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要做好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咨詢工作,通過集體咨詢、個別咨詢、在線咨詢等心理咨詢形式,對發(fā)現(xiàn)有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的貧困生,主動進行干預、引導和處理,幫助他們糾正認知偏差、克服情緒障礙、擺脫心理困境。必要時,應與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五)營造良好環(huán)境
要通過各級黨團學群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愛心活動、幫困助學活動,使貧困生體會到社會的關懷和學校的關愛,以健全的心態(tài)與學校、與社會融為一體。要營造積極向上、寬松有愛的班風,形成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真誠友好的集體氛圍。教師和學生干部要做貧困生的良師益友。要努力構建內容豐富多彩、格調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使校園文化成為貧困生素質拓展的重要平臺,努力形成使貧困生潛心學習、全面發(fā)展、成人成才的良好氛圍。
(六)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面對現(xiàn)代傳媒技術和宣傳教育手段的快速變革,要重視利用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開展貧困生先進典型培育與宣傳活動。要注重做好傳統(tǒng)方法和新興手段的融合運用,充分利用校園網主頁、學校廣播電臺、校報、學校官方微博微信、易班等傳播媒介挖掘和宣傳典型,廣泛采用多媒體技術塑造和呈現(xiàn)榜樣,強化榜樣示范的效果。同時,要積極用好輔導報告、交流座談、理論研討、攝影征文、參觀展覽、歌詠誦讀等行之有效的傳統(tǒng)方法,提高工作實效。
參考文獻:
[1]新華通訊社課題組.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
[2]鐵錚.新時期大學宣傳新聞工作[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3]王紅琳,王建東.新時期大學生先進典型培育工作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3).
[4]李旭東,陳濤.新時期高校典型宣傳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