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逸云
摘 要 本文重點以渥太華大學為例概括介紹了加拿大高等教育體系以及本科生教學特色。通過研究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授課方式、課程評價體系,以團隊合作意識、自律意識和競爭意識三位一體為主線講述了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學體系對本科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 教育體系 能力培養(yǎng) 合作意識 自律意識 競爭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9.0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composition of undergraduates. Through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of compulsory courses and elective courses, the trinity of teamwork awareness,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and competition awareness is the main line which teache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education system; ability training; cooperative awareness; self-discipline awareness; competition awareness
1 加拿大教育體系
在談加拿大高等教育之前,有必要對該國教育制度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加拿大是世界上教育經費支出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左右。本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及其子女從小學到中學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其高等教育以公立學校為主,政府投入很高,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的大學生, 政府進行無息貸款資助。目前,加拿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已達到45%,居世界前列。加拿大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教育部,各省設教育部負責本省教育事業(yè),省憲法對教育組織機構、學制以及考試制度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全國10個省的教育部長組成的“加拿大教育部長理事會”,負責省與省之間的教育合作。[1]
加拿大高等教育與我國不同,執(zhí)行寬進嚴出的思想。學生不需要通過中國高考似的“獨木橋”,只要在高中修完符合某大學要求的在中學階段開設的所有課程,并且成績不錯,一般可以被大學錄取。學生在中學畢業(yè)時可以選擇讀大學,或進入社區(qū)學院,或畢業(yè)后直接參加工作。學生未來想做出哪種選擇,在中學期間就可以選擇相應的不同課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這種由中學畢業(yè)后去向來決定中學時期所選的課程,在學生十年級時就開始有較大的區(qū)別。學生從中學開始沿用選課方式,年級越高可備選課程越多,通常學校有輔導老師輔助學生選課和改選,一些有專長和天分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應其個性的成長和能力發(fā)揮的課程。中學可選課程非常多,總體上重視基礎知識、智力發(fā)展、社會人際交往、技能及職業(yè)培訓,而英語、社會研究、數學和科學是必修課。準備中學畢業(yè)后參加工作的學生可選擇繪圖、木工、計算機操作等課程,相當于中國的職業(yè)高中;那些計劃中學畢業(yè)后進入大學的學生,可選擇學術類課程,中學畢業(yè)時,通過輔導老師的指導幫助,向自己心儀大學遞交入學申請書。有時成績好的學生會同時收到幾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形成學生挑選大學的局面。當學生最終確定了一所學校以后,將面臨學校嚴格的人才選拔制度和學生之間的激烈競爭了。[2]
2 加拿大高等院校本科教學
加拿大的本科教學規(guī)定各個省份大同小異,有的大學要求學生中學必須結過13個學年才能申請,有的是中學10個學年就能申請入學。
各大學會開設一些不同形式的學士課程。首先,學位分為榮譽學士學位和一般學士學位。榮譽學士學位通常要求學生完成較多的學分才能畢業(yè),同時,學生要完成一個畢業(yè)計劃或者畢業(yè)論文。如果學生意欲進入研究所攻讀碩士或者進一步攻讀博士,大部份的學校要求榮譽學士學位作為最基本的入學條件。其次,完成學士學位 需要三年或者四年時間,所有的榮譽學士學位課程都需要四年的時間來完成,適宜要進入研究所或是進一步攻讀碩士的學生。所有的三年課程都屬于一般學士學位,適宜計劃在讀完學士學位以后就開始工作的學生,這樣既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也可以節(jié)省一年的學費及生活費。例如安大略?。∣ntario)、新斯科細亞(Nova Scotia)及曼尼托巴?。∕anitoba)皆有提供三年的學士學位課程。
2.1 本科生的分類
渥太華大學對本科生有一個基本的劃分:普通本科生(regular students)和特殊學生(special students)。普通本科生是被錄取到渥太華大學、目的是通過學習獲得本科學位、文憑或證書的學習計劃的人員,以及在該計劃中注冊一個或多個課程的人員。特殊本科生是渥太華大學允許注冊本科課程的人,其目的是以獲得在大學學習的機會,但這些學生最終不能獲得大學本科學位、證書或文憑。
普通本科生是指那些中學畢業(yè)后正常申請入學并得到錄取資格的學生。
特殊本科生是指那些除了從中學畢業(yè)學生中正常錄取之外的學生,如圖1所示。其中跨校修學分是指加拿大安省地區(qū)各高校之間相互承認本校學生在對方學校所修的學分。
學業(yè)進修生是指的已經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可以在渥太華大學進修課程,其目的以更新、改進或擴展他們的個人能力培訓。
資格生是指,任何高中畢業(yè)生在上一年的中學畢業(yè)時,可以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同時,每學期可以在渥太華大學選擇一門課程學習。要符合資格生條件,該中學生的平均成績至少要達到90%,或提供證明以認定他們被認可的主管當局(即學校董事會)認定為優(yōu)秀學生。他們還必須提交高中校長的書面建議書。
特殊本科生中學術提升類是這樣一類學生,他們被渥太華大學所在學院退學,學校允許他們每個學期最多可注冊修12個學分單位,總共最多不超過30個學分單位以提高個人的學業(yè)水平。
一個在渥太華大學學習的本科生,其當前狀態(tài)可能是以下三種之一。全日制型,非全日制(兼職型)和審核狀態(tài)。其中處于審核態(tài)的學生是這樣一類的學生,他們經過所在學院的授權,充許他們選修一到幾門課程但并不能獲得相應的學時學分,也沒有權利參加該課程的結業(yè)考試,沒有權利提交該課程老師所分配的作業(yè),對于所注冊的那個學期,即使到截止期限了,在本學期階段也不能轉變該生當前所處的狀態(tài)。
2.2 渥太華大學本科學業(yè)管理
近年來渥太華大學對若干學術條例進行了廣泛的修改,這些新的規(guī)定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在渥太華大學,本科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年限內完成相應的學分(例如,科學工程學院普通本科生是132學分)才能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或文憑。
本科學業(yè)的延期和強制退學。在一般學士學位課程中,學生必須保持至少4.0的最低成績平均值,以保持良好的信譽。在榮譽學位課程中,學生必須保持最低平均成績?yōu)?.0分,被視為良好信譽,除了學校參議院另有批準的具體課程外。
學業(yè)延期。當本科學生的累積課程平均值低于課程最低要求時,該學生將進入學業(yè)延期階段。僅當學生已選24個學分課程(不論取得或沒取得該學分)時才能決定該學生是否進入延期或退學處理。當學業(yè)延期的學生,再一次選額外修了24學分的課程,依舊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則該學生會被強制退學處理。平均成績值低于5.0的榮譽學士學生可以以學業(yè)延期身份在榮譽學士課程中重新注冊,或在普通學士學位課程中注冊。在后一種情況下,如果學生的平均成績低于4.0,則該學生將會進入學業(yè)延期。
學業(yè)退學。對于必修課程,有兩次不通過,則退學處理。按照學生學業(yè)延期的條件,累積成績點平均值低于學業(yè)延期所需的最低平均水平,并且已經選修了24個附加學分(不論是否取得該24學分),則該學生直接進入退學處理。
2.3 渥太華大學本科教學
本節(jié)中,以渥太華大學本科教學為例,結合作者在渥太華大學訪學期間的親身體驗,談談加拿大本科教學。
渥太華大學位于渥太華市中心,其前身是成立于1848年的Bytown學院。渥太華大學的一大特色是雙語教學(提供英語和法語課程)。
如圖2所示,渥太華大學的本科學生在選課前,首先要查詢本學院制定的培養(yǎng)計劃,依據培養(yǎng)計劃,在網上自由選擇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同一門課程可能會有幾位不同的教授講授課程。因此,學生同時可以選擇認可的教授。在選課階段,教授也能看到選擇該課程的學生及其以往學習成績狀況。如果教授感覺該學生不適合選擇該課程,也可以建議該學生放棄該門課程(這種情況通常會因為該課程所需要的前期知識該學生沒有撐握,或是該學生前期已經修此門課程兩次都沒有通過)。[3]
圖2 本科學生課程導向圖
團隊合作意識。加拿大教育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從小學到高等教育,一直注重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社會性認知度的培養(yǎng)。加拿大高等教育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競爭意識和嚴格的自律意識。這三個特點(簡稱綜合素質三位一體)從渥太華大學本科課程教育過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
渥太華大學本科課程授課,不論是大班制(每班超過30人,典型的是60人以上的大班授課方式)或是小班制(每班低于30人,通常為15~20人),都采用分組方式。每組由4~5位學生組成。這種分組方式,強調了學生間的團隊合作意識。授課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平時考核,特別是課后作業(yè),如果小組成員間不加合作和溝通,很難完成課后作業(yè)。從制度上強迫小組成員間加強合作,以達到團隊意識的強化和培養(yǎng)。從圖3中可以看出,整個課程授課過程都是基于虛擬校園網絡化輔助教學管理平臺上進行的。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分組,一經分組,就確定下來,不得隨意更改。教師通過網絡布置課后大作業(yè)。這種課后作業(yè)往往伴隨著一定量的課外文獻閱讀,小組成員隨機選擇幾組大作業(yè)中的一組,分工進行。完成后的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在網上提交。學生和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網上直接進行信息反饋。
圖3 渥太華大學工程學院本科課程教學過程
圖3中還可以看出,每位授課教授都配備一到兩位助理教師(助教)。助教全程參與該課程開設的課堂討論課和工程實踐課(對應于我國的實驗課)。助教將學生對課程的信息(包括課后作業(yè))反饋給授課導師。
竟爭意識。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考試制度以淘汰一批后進學生為目的之一。在大學里無論學習多么努力,每一次考試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次淘汰賽,最終將有很大比例的學生無法畢業(yè)。根據渥太華大學Marc A.教授在2017年8月CSC學員訪學期間所做的報告“Research in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中提供的數據,渥太華大學工程技術學院2016年注冊入學的本科生(包括全職和半工半讀類)人數為4054人,在2016年授于學士學位人數共計僅為401人;在2016年碩士研究生注冊人數為1422人,在2016年授于碩士學位僅為608人??梢姡瑑H有一小部分本科學生,最終能獲得學士學位。據測算,每年正常獲得學士學位人數占總的本科生僅達40%~50%,學院不同,略有差異。這些殘酷的寬進嚴出現(xiàn)實,都要求本科學生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努力進步,就會被別人淘汰。
自律意識。大學生必須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每一天都踏踏實實的完成學習任務,因為課程的最終成績由多方面綜合評定。例如工程學院“電路”課程:滿分一百分中,出勤率占10%,課堂參與表現(xiàn)占20%,平時測驗占1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30%。可見,如果在課程過程中沒有認真學習,即使在期末考試取得滿分,這一門課的成績也不見得會及格。
渥太華大學在每個學期臨近結束時,老師和學生都會在網上給對方以合理的評價。老師對每個學生的評價都會記錄在該學生的網絡學籍管理里,并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獎學金申請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也會在網絡上實時公開,達到雙向透明、公正的目的。
本文受2017年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等教育教學法出國研修項目”資助,No.201708410107
參考文獻
[1] Jodene Dunleavy, Public Education in Canada: Facts, Trends and Attitudes. Published by the Canadian Education Association (CEA)(2007).
[2] Claire Polster. Rethinking Canada's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Canada Vol. 42(4).
[3] http://www.uottawa.ca/administration-and-governance/policies-and-reg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