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金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它的任務實質就是指導學生“會”讀書。但是長期以來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誤區(qū),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不到發(fā)揮,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方法不恰當、指導不得力、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師苦于找不到實施有效閱讀教學的途徑。鑒于此,尋求一種開放、扎實的閱讀教學形式,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教學勢在必行。為此,在實踐基礎上探索了適合高年級的“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對該策略進行逐層剖析,詳細說明。
關鍵詞:語文閱讀;自主探究;教學策略;實踐思考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其本質不在于教課文,而在于用課文教,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監(jiān)控者,學生才是閱讀的主人。因此,閱讀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想象、理解、評價、鑒定文本的過程。
我們在實踐基礎上探索了實用、有效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包含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體驗—鞏固延伸?,F(xiàn)詳述如下。
一、關注預習探究,注重習慣養(yǎng)成
預習是搜集信息、知識構建與儲備的過程。探究是學生對文本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自主理解性閱讀就是一種預習探究性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利用各種方式搜集信息,全員參與,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思考,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性格特點、知識水平去體悟,并形成具有個性的理解。低年級預習可以放在課上進行,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放在課前完成。預習前,教師要作必要的要求:明確目標任務、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思考、質疑解疑的意識,從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探究的目標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預習,探究閱讀,明確學習目標,感知文章大意,通過查閱背景資料,了解課文相關知識,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認識、理解字詞,掃除閱讀障礙,感受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可通過出示預習提綱,引導學生充分讀書,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預習要求。
預習探究需要注意,一是預習提綱的擬訂,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二是預習內容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三是預習方法上,要指導學生多讀、深思、會問、善議、精評;四是學習習慣上,要指導學生逐步做到一絲不茍、持之以恒。
二、加強合作交流,注重集思廣益
合作交流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師生合作,交流預習收獲,展示預習成果,鞏固字詞知識,實現(xiàn)資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內容,初步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小組交流的方式,匯報預習收獲,解決疑難問題,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也可以采用師生全員參與等多種形式展示閱讀成果;最后由教師點撥、糾誤,適時歸納小結。
其中,“小組交流”強化的是學生之間的合作效果,有效實現(xiàn)資源共享?!叭珕T展示”強化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效果。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敏銳發(fā)現(xiàn)稍縱即逝的智慧火花,及時鼓勵。
合作交流需要注意:(1)小組合作要加強引導,有章可循,注重實效;(2)教師既要關注內容,更要關注學生交流的態(tài)度、傾聽的習慣、表述語言的條理性、思考問題的個性化等品質的培養(yǎng);(3)形式靈活多樣,重點解決疑難、困惑和易錯點;(4)教師的糾誤要針對具體內容作具體要求,對于有思考空間的題目,要引導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避免走入形式單一的標準答案誤區(qū)。
三、關注閱讀過程,注重方法指導
品讀體驗是“自主探究”教學策略的核心和主體,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集中落實三維目標,幫助學生加深內容理解,發(fā)展個性,弘揚人文的重要閱讀過程。
品讀體驗要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理清三個閱讀的層次,即品悟理解—欣賞朗讀—評價積累。
首先,品悟理解是閱讀的核心,也是從語言文字中獲得意義的過程。對文本的理解是有層次的,有對本義、引申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意的領會,要根據(jù)年級不同引導學生以讀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交流。
其次,欣賞朗讀是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課文中優(yōu)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jié)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朗讀,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最后,評價積累是學生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對文本的選材、結構、表達手法進行評價模仿。如果欣賞性閱讀是獲得情感上滿足的話,評價性閱讀則是通過對文本的分析、鑒別及價值判斷獲得理性的認識,這也是閱讀教學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重要一環(huán)。
四、重視鞏固運用,拓展閱讀空間
鞏固延伸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總結知識、反思查找糾誤;深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強化重點難點;鞏固基礎知識,積累好詞佳句;拓展閱讀空間,提升讀寫能力。此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根據(jù)課文基礎知識點設計相關的鞏固應用、拓展訓練。在實踐中教師常采用如下幾種方法:師生總結歸納,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解決疑難困惑;設計當堂達標,書面口語結合;片段讀寫練習,補充文本資料等。
此環(huán)節(jié)要把握三個要素:(1)全體參與,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訓練,學有所得;(2)關注弱勢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3)從嚴要求,講究科學的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和潛在能力。
鞏固延伸可以分為“鞏固運用”和“拓展延伸”兩部分,這樣便于教師在實際操作中有目的地設計訓練題目,拓展閱讀空間,開發(fā)課程資源,將有限的課堂延伸到課外無限的閱讀天地中,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示范引領作用。
綜上所述,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是實踐基礎上整合提煉出的通用教學流程,對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今后實踐運用的基礎上,會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