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閱讀教學的有關規(guī)律,尋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是當前教育界普遍關心的問題。經過多年實踐,最終引入了“體驗教學法”這一概念,在科學的指導和運用下,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他們主動投入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獲得情感熏陶。
關鍵詞:體驗教學法;閱讀能力;初中英語;實踐
一、 在英語閱讀中開展體驗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 淺析體驗教學法
體驗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心理、情感體驗。眾所周知,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交流知識和問題的過程。初中英語是建立基礎知識,深化素質能力的重要階段。英語閱讀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語法知識,擴充詞匯量,且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有助于他們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給其他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且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英語的考查方式也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單純的單詞記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因此教學目標由以往的“知識傳授”向“能力掌握”轉變。作為英語教師,應當由原來的重視語法和詞匯教導轉向閱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在英語課堂中側重語篇閱讀,一步一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學生更需要親切、溫暖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下,他們能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地汲取知識,迎難而上,奮發(fā)進取。
(二) 引入體驗教學法的必要性
體驗式教學法能夠在閱讀教學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心靈。早在古代就有教育學家將體驗教學法總結為“無言以教,里仁為美”。體驗教學法摒除了教學中的消極因素,讓閱讀教學更加具有感染性和適應性。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心理和行為上的暗示,有效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綜合閱讀能力。英語中的體驗式教學法是對社會和生活的經驗提煉,如生動的語言描述,角色扮演等,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情景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學生的理解。體驗教學法中的某些情景,給學生提供了情感線索,再經過大腦思維,就會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從而順利掌握閱讀學習重點。
如在教學初中教材中的Unit 2 “This is my sister”時,首先讓學生將各自的全家福照片帶到教室,或者手畫家庭成員的圖畫,由教師引入“This is...”的句型,通過小組的演練和交流,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再過渡到復數(shù)型的句型。
二、 在閱讀教學中引入體驗教學法的策略
(一) 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情境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閱讀教師將教學重心放在了課堂講解的內容上,忽視了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策略的引入,沒有真正達到教學回歸生活,情境豐富體驗的新課程目標。情境建設作為當前教育的熱門話題,應當成為傳遞閱讀知識的載體。閱讀教學任務之所以難,不僅難在學生的理解上,還難在對其的運用上。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加了學生與知識的接觸面,讓他們能夠在實際運用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將抽象知識化為具體,使閱讀知識、閱讀方法、閱讀分析都“活”了起來。如初二英語課文中的“FAVOURITE FOOD”,本篇閱讀最適宜使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來。通過提問“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讓學生舉例說明在生活中接觸的美食,并介紹制作方式,教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通過興趣引入到閱讀學習,這種過渡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難點。
教師應當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向導,促使學生積極探索閱讀的奧秘。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閱讀能力。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當代環(huán)境下,教師應當綜合一切可利用資源,使用多媒體放映、實物觀察、資料參考等方式,以視頻、音樂、游戲、述說等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的英語閱讀學習氛圍,構建閱讀思維的基本體系,明確課文中的思想情感,架起溝通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和參與性,
(二) 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體驗教學法即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在獨立中思考問題,在合作中探究問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搬運者,而成為知識的顧問,成為意見的參考者,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的引導者。引入體驗教學法的前提便是轉換課堂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深入問題本質,分組交流,在已有知識的碰撞下,共同探討出閱讀學習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分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 9 “Selfcheck: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通過三個階段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共同合作,共同進步。
(三) 品讀賞析,感悟體驗
英語學科的本質決定了英語閱讀教學不能缺少對語言的品味和情感的賞析。有情感的朗讀不僅能讓學生體會英語的奧秘,還能深入體驗作者的所思所向,得出獨特的體驗。如八年級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缺少與父母的交流,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父母也無法通過與孩子的對話了解他們在學校中學習狀態(tài),由此產生很多情感、生活和學習的問題。通過本篇文章的學習,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中心思想,理解與父母交流的重要性,勇敢地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感。英語閱讀教學雖然難,但只要讓學生多加品味賞析,深刻領會文章的思想情感,那么閱讀教學效率就能明顯提升。
(四) 實踐創(chuàng)新,提升能力
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不止是在對語言的模仿上產生的,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對于英語教師而言,英語閱讀不僅要在課堂中多設置實踐活動,還要選用課外時間來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活動。如“英語角”“英語讀競賽”“設計廣告詞”“模擬現(xiàn)場”等等。閱讀能力的構建是語言不斷積累和運用的過程,也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擁有充足的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望,作為教師就應當根據(jù)學生的這些心理來開展教學互動,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入到不同的活動體驗和學習,獲得成就感。另外,實踐活動還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更快理解英語文章,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三、 結論
總之,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主動深入研究并分析體驗教學法的運用方式,及時轉變課堂角色,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使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蘇娜.初中英語體驗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2]戴雅君.體驗式教學設計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3.
作者簡介:
周佳嫻,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飛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