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摘 要 英語閱讀是學習英語的有效輸入手段,英語閱讀策略是英語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擴大詞匯量,更重要的是能從中習得閱讀策略,從而達到閱讀能力的整體提高。
關鍵詞 初中英語 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外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學好外語僅僅靠一些基本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靈活的運用語言材料,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要能夠理解和使用這種語言。進行閱讀本身就是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學生如果讀懂了文章的內容,那就是有效的理解和使用所學語言了。新教材的不斷改進,英語教師應以新的教學方法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據(jù)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我認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水平
英語教師既要具備廣博的學識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文化背景知識包羅萬象,從廣義上講,它包括英美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藝、宗教、習俗、禮儀、道德、倫理、心理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另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語言可以反映大量文化背景知識,如日常用語、專有名詞、成語典故、民間諺語等都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我們可以通過結交外國朋友,閱讀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如縮寫或改寫的作品及原著等,觀賞精彩的外國電影錄像,欣賞格調高雅的外國歌曲等渠道來了解文化。作為英語教師,必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才能更好地傳授文化背景知識,才能針對學生實際,挑選深淺合適的閱讀材料。對理解的目的要求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更有力地提高閱讀理解教學的效果。教師對Internet 以及計算機在當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應用都要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才能較好地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并在閱讀后能開展有新意的討論,才能開展有新意的討論,才能提出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而不會局限于理解文章中已經過時的內容及說法。
2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語言知識,進一步活用詞匯、語法、句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進行交際。“口頭”方面的某些基本功訓練,對閱讀理解有正面的幫助作用,可以增強語感,提升判斷能力,做到應變自如。圍繞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交際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采訪、調查、仿寫與課文相關的話題等。也可動筆進行改寫、評述等。
3精心設計導入,引入課文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設計導入活動時,教師要從閱讀材料的內容著手,有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戲、圖表、設疑、多媒體、幻燈片等引入技巧導入教學。導入應遵循興趣激發(fā),思維啟迪,情感共鳴,直觀形象,審美陶冶,新穎變化等原則,恰當?shù)膶肽芗せ顚W生舊有的知識,誘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控課堂教學氣氛,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強的課堂凝聚力。導入的技巧不一,產生的效果不一樣,美國視聽教育學家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認為:人們學習時由直接到間接,由具體到抽象,學生只有積累了一些具體經驗,并能夠理解真實事物的抽象表現(xiàn)形式,才可能更有效地參加抽象的活動,如觀看錄像、多媒體、幻燈片,通過形象、直觀、生動的畫面,幫助學生感知閱讀材料及對復雜事物的認識,在認識物質世界的基礎上營養(yǎng)學生精神世界,這就是現(xiàn)代技術在教學的作用。
4注重技巧,培養(yǎng)學生語言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引導學生采用多元化的閱讀技巧,尤其是精讀和泛讀等方法以。對于學生閱讀,語言學習能力提高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的,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語言學習認知特點,運用泛讀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和思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在泛讀的基礎上,來培養(yǎng)學生的精讀理解感悟能力,讓學生帶著所創(chuàng)設的疑問內容來理解文章的主題大意,每一段的段落大意,文章的主題句或者作者的立場態(tài)度等,以此來細化文章的表達內容。前面是從宏觀上強調了閱讀技巧的兩個方面,除此之外,我們還得從抓文章主旨,文章結構,文章細節(jié),詞義猜測等微觀方面加強閱讀技巧訓練,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上述閱讀技巧的綜合使用,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效率,還能夠促成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內化生成發(fā)展,為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5增加課外閱讀
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課內外相結合。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基礎知識和閱讀技能,而且能使學生熟悉各種體裁和風格,開擴知識面,提高他們對閱讀各種文章的適應力。教師對學生在讀物選擇,閱讀方法等方面,應給予學生指導。開展每天堅持10-15分鐘的課外閱讀活動,力爭每人每天課外閱讀300個字左右的短文。為鼓勵學生多閱讀,可把讀物化整為零,打印成單頁發(fā)給學生,以便隨身攜帶,利用零星時間閱讀。
6設置開放性疑問,引導學生課外自主閱讀
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閱讀教學效果地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所以說除了課堂閱讀教學之外,老師可選擇補充部分的課外閱讀資料,如21世紀英語報或通過網絡等收集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容豐富健康的資料,創(chuàng)設非限制性的疑問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利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閱讀方法去思考,學生能夠各抒己見,自由討論,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多因子動態(tài)結構,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必須充分重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利.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英語,2011(08).
[2] 那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5).
[3] 楊麗君.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