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增加古文化內(nèi)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對中國古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進而更好地讓學生吸收中國古文化精髓,從中學習經(jīng)典,感知古文化對后人的影響,讓學生在古文化思想的引領下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本文首先研究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古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古文化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改革;古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07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65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對中國古文化的傳承,每冊書里都設計了系列的古文化篇目,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古文化教學的有效性,阻礙中國古文化的傳承,更是束縛了學生領會古文化內(nèi)涵的思維。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的必要性,轉變課程觀、文學觀,落實“學生是課堂主人”的意識,在教學中找準古文化教學的切入點,加強生本互動互通,發(fā)揮現(xiàn)代媒介作用,給古文化賦予時代特色,縮小古文化與學生的認知與心理差距,促進中國古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小學階段的學生三觀還處于形成的起始時期,在這個關鍵的時期需要語文教師通過古典故事、人物或案例等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樹立健康的三觀。在教學中滲透中國古文化還能幫助學生把好人生發(fā)展的第一關,為學生的人生開個好頭。
比如,在教學《游子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感受、體會古詩內(nèi)容,感知詩中母親的念子情懷。通過閱讀感知古詩,學生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母親燈下為孩子縫補衣服及叮囑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的感人場景。通過這首詩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母愛,感受到母親的辛苦、記掛。進而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念以及道德素質
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是逐漸增強感性認知的過程,便于學生未來更好地了解、傳承中國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能夠讓學生有效地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有的魅力以及文化內(nèi)涵,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及道德素養(yǎng),更能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的相關措施
(一)深入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漢字文化
漢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中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智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漢字認知大賽、書寫大賽、詩詞大賽等方式深入挖掘漢字文化,以此保證中國古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人們智慧的體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受漢字的魅力,進而讓學生喜歡研究這些漢字。比如,在學習“火”字時,教師首先寫出漢字“火”的甲骨文,然后問學生像什么,讓學生認識到這是古人最開始的“火”字。然后根據(jù)歷史的發(fā)展順序,寫出不同時期的“火”字,進而讓學生了解“火”字的演變歷程。通過這種方式集中學生的專注力,進而提高漢字教學水平。
(二)通過古詩文教學傳承中國古文化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具表現(xiàn)力的文化形式,很多文人騷客通過古詩詞將自身的情感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古詩文教學傳承中國古文化。
比如,在教學《出塞》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古詩,并幫助學生讀懂詩意,然后讓學生查閱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創(chuàng)作思路并進行交流。讓學生根據(jù)這些信息去體會詩人的情感,明白詩人通過古詩表達出對和平的憧憬,希望朝廷能夠任用良將處理邊塞軍事,讓百姓過上和平安穩(wěn)的生活。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感受,進而學會通過古詩表達自身的情感。
(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古文化情境
要傳承好中國古文化,教師首先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古詩詞情境,構建一個良好的中國古文化氛圍。
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的墻壁上貼一些古代名人字畫,或者在小黑板上書寫一些名詩名句,構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學習古文化。
再比如,在教學《明月幾時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明月幾時有》這首歌,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感受中國古文化特有的魅力。
三、結語
本文首先從學習古文化幫助學生樹立三觀,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以及道德素養(yǎng)等幾方面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深入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漢字文化、通過古詩文教學傳承中國古文化、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古文化情境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古文化的相關措施,旨在讓古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劉秀玲.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J].新課程學習(下),2014(9).
[2]蔡勤.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J].課外語文,2016(18).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任文輝(1977.11— ),女,漢族,河北遷安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