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杰
摘 要: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xù)進步,小學教育已經逐漸變成十分重視的對象之一。現(xiàn)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課程改革政策,要求小學教師除了需要完成知識傳輸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展開培養(yǎng)。為此,教師理應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闡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探討當前教學的實際現(xiàn)狀,并對于具體培養(yǎng)的策略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從現(xiàn)階段發(fā)展而言,教師仍然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從而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所忽視。為此,教師理應做出相應的改變,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促使學生的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
所謂語文素養(yǎng),通常主要是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其內容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文水平以及人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教師在實際授課的時候,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及引導其閱讀寫作之外,還要確保其自身具備動手實踐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自我[1]。
在新課改之后,教師應擺脫應試教育固有的思維,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實際授課的時候,除了需要傳授知識之外,還要確保學生自己能夠做到全面發(fā)展,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際現(xiàn)狀
(一)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早期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普遍更為重視學生自身的考試成績,因此將重心放在了知識點上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人文意識。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同時對其視野拓展以及知識體系創(chuàng)新沒有任何益處。
(二)教材內容受到限制
盡管每幾年時間便需要開展課程改革,但是語文教材的內容卻沒有太大的更改,從而使得教師在實際授課的時候,通常會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很少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很容易造成實際教授的知識無法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知識體系的建立對于其是否能夠有效完成知識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對于低年級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理應為學生規(guī)定相關要求,促使學生按照規(guī)定的內容執(zhí)行。例如,教師要告知學生如何提前進行課文預習、如何進行課文閱讀以及如何在課堂中進行提問等。通過制定要求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傳授學生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并與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結合在一起,以此展開強化訓練。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文復習的方法和步驟,并在次日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復習情況進行考核。在初期階段,學生往往只能被動進行復習。但是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無需教師督促,自己便會投入到復習工作之中[2]。
(二)加強課堂中的合作交流
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時候理應引導學生自主展開知識探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共同解決,以此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谶@一情況,教師制訂教學內容的時候,應選擇正確的方式。實際授課的時候,鼓勵學生相互合作,針對問題共同探討,彼此之間相互互補。例如,在進行新知識點內容學習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探究。如果對于某個知識點的理解產生分歧的時候,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展開辯論。如此一方面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不同的學生學習基礎存在差異,對于同一個知識內容的理解也完全不同。經過辯論之后,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將會變得更為全面[3]。
(三)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
伴隨課程改革政策的施行,語文教學同樣需要做出改變。因此,教師應將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而自己只需要做好引導性工作即可。在實際授課的時候,教師理應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活動重新進行安排,促使學生能夠自主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由于小學生普遍年齡尚幼,對于周圍所有事物均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尤其是對于游戲沒有任何抵抗力?;谶@一情況,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促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并從中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快樂。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提高對于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在課外學習活動中了解到生活和語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逐步將其結合在一起,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理應提高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除了需要傳授知識之外,還要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多方面能力,進而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羅銀花.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課外語文,2017(4):108.
[2]黃彩霞.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2):12.
[3]秦云英.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5):8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