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秋
摘 要:為了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開始傾向于讓學生快速地獲取知識,并得到一定的學習經驗;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分數而且,也使學生的各種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個人價值觀得到了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就是現在流行的體驗式學習。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策略;應用
隨著全日制小學標準開展以來,學生的主體性逐漸成為了學校開展學習教育的重點,體驗式學習也隨之應運而生。體驗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并能夠獲得經驗與認識的學習方式。它需要學生的參與,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感,從而得到自我感悟與對實際的發(fā)現,以此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
一、進行小學數學的體驗式學習的重要性
1.激起學生對于生活與學習的體驗
數學源于生活,那么我們如何讓學生觀察并且知道實際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例子呢?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作用了。因此老師必須結合當地的環(huán)境、市場去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作業(yè),而不是家庭作業(yè),這些作業(yè)需要讓他們去觀察生活,比如在學習“計算類應用題”“打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家長一同去市場購物,并且觀察父母購買東西時涉及的計算問題,然后總結好,在下次上課的時候可以跟同學們分享。當學生在學習體驗生活的時候并且能夠完成作業(yè)時,就會漸漸發(fā)現生活中有許多關于數學的例子,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提高了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視程度,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這就是數學的魅力與價值,而不僅是一門單純的學科。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學生在學習數學使用體驗式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出一個讓學生局限于一個范圍的情景。在這個范圍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細心觀察,通過體驗去發(fā)掘新的知識,并可以使用已學的知識判斷新知識的對錯,甚至能夠憑已學知識進一步發(fā)展新知識。而體驗式學習的好處,就在于此,往往會讓學生發(fā)掘出令人另眼相看的解題方法。體驗式學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提高自立的能力。在小學生的思維內,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能力,在他們內心都有一種發(fā)現者的姿態(tài),希望能夠自主創(chuàng)造新的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時體驗式學習就給這些學生一個很好的平臺去實現這一愿望,使學生培養(yǎng)出一種較高水平的創(chuàng)造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極高的學科,利用體驗式學習能夠巧妙地解決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還可以把原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學習轉變成有趣的、生動的融合生活情境的學科,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于探索社會的渴望,便會不受周圍影響地自覺地去學習,并且樂衷于學習數學。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巧用合作探究方法解題
在新課標教育的改革中規(guī)定了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探索的能力而不是單單重視成績。這時,學校就需要貫徹落實好對于數學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因此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輔助學生進行學習的載體。這就要求老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作出合理的適用于本班的教學計劃,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比如,在小學生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師先布置簡單的任務長方形的面積是怎么計算的,讓學生暢所欲言,挖掘他們對解長方體的不同方法,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分組競爭讓他們學會了合作,還增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縮短了同學之間的距離,這就是體驗式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2.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解題
體驗式學習最主要就是讓學生能夠得到實踐,更是為了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與用腦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圖形的不同卻相似圖形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圖形剪成不同形狀,并由學生親自操作,發(fā)現圖形之間的相關聯性與不同性,發(fā)現相互之間的特點,只有學生動手操作實踐了,才能夠更清楚地理解知識,并且更深刻地記在腦子里,難以忘記。
3.讓學生利用情景交融去解題
小學生很難自覺地聯想學習情景,這時候教師就要發(fā)揮他們的引導作用,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突出體驗式學習這一概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乘除法時,老師可以融合生活實際,問學生:“假如一斤梨四塊,買四斤梨需要多少錢?”等切合實際的問題,同時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都具有參與感,并且積極地參與進來,營造出一種較為愉快的教學氛圍。
作為一種比較新式的教學模式,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教育前景,只要將體驗式學習融入小學的數學教育中必定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比較適應目前的教學模式,現在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視學生的個人素質水平和個人能力方面的發(fā)展,所以體驗式學習更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曹一鳴.中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fā)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