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克菊
摘要:潘岳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岳現(xiàn)存詩文近八十篇,其中哀文九篇,祭文三篇,誄十一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將對潘岳的哀誄之作加以分析,以期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
關鍵詞:潘岳;哀誄;特點
一、潘岳的哀誄之文
劉勰在《文心雕龍·哀吊》篇中則贊揚“觀其慮善辭變,情洞悲苦,敘事如傳,結言摹詩,促節(jié)四言,鮮有緩句;故能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金鹿?jié)商m,莫之或繼也?!边@里是說潘岳繼承了前代的優(yōu)點,哀辭描寫很細致,感情真摯,敘事像傳記一樣,體式上則描摹《詩經》,以四言為主,節(jié)奏短促。可見前代對潘岳的哀誄之文有較高的評價。
二、潘岳哀誄文的特點
(一)體式多樣
潘岳的哀誄之文很多是四言為主,這是哀誄文的固定范式。如《夏侯常侍誄》,夏侯湛少有名譽,和潘岳是好友,時稱連璧,可惜中年即卒。文中就使用了整飭的四言句式描繪夏侯湛的容貌和氣質,又說他“用取喉舌”,即當時的中書郎夏侯湛被南陽王選取做了南陽相,在任期間愛民如子,后來辭官歸故里時,“斑白攜手”四字描摹出了潘岳與夏侯湛交往的情態(tài),令人動容。文中最后寫“日往月來,暑退寒襲。零露沾凝,勁風凄急?!币彩撬难跃?,描摹出潘岳思念好友的情狀,十分感人。
潘岳有的哀文是四六言相參,如《景獻皇后哀策文》,這是潘岳受皇帝之命代作之文,起筆先是四言,敘述晉景帝司馬師妻羊氏生性淑良,教導皇子有方,后面轉為六言敘寫送葬隊伍之威嚴以及人們哭泣傷心的情態(tài)。從四言轉為六言體現(xiàn)出情緒的變化:由追頌往事的贊揚濡慕之情轉而到失去母后的悲傷,悲傷之情由此達到了高潮,借由后半部分的六言體宣泄出來,讀起來有回環(huán)往復的感覺。
潘岳的哀辭大部分是為親人而作,如《哀永逝文》和《傷弱子辭》,前者是悼念妻子所作,后者是傷感自己早夭的弱子。愛妻和幼子的逝世對潘岳的打擊很大,這種切膚之痛僅僅用節(jié)奏短促的四言難以表達,因而就選擇了抒情性較強的騷體,如在《哀永逝文》中,寫妻子將要啟殯時,潘岳的情狀“凄切兮增欷,俯仰兮揮淚……周求兮何獲,引身兮當去。”想到愛妻將要永遠離開自己,眼淚就止不住地流,因為思念愛妻太過,甚至出現(xiàn)了幻覺,這幾句就將潘岳失去妻子的悲傷茫然渲染的淋漓盡致,相對于較為板滯的四言句,騷體句在這里更能表達悲情,描繪作者失去妻子的悲痛。
潘岳的哀誄文有的是代朋友而作,如《為楊長文作弟仲武哀祝文》,此文是楊仲武死后,潘岳代其兄楊長文所作的祭文。開篇就擬楊長文的口吻敘寫其與弟弟家族艱難,兄弟情深,接著寫弟弟長大后品德高潔,是宗族的希望,再轉寫弟弟去世后的情狀“煢煢此身,哀哀慈母……喪庭寥廓,廬位無主。冥冥長夜,窈窈玄宇”,自己形單影只,母親也悲痛欲絕。由于弟弟尚年輕,沒有成婚,也沒有子嗣,在舉行喪禮的時候就顯得格外的冷清凄涼,不禁發(fā)出了“當復何時,見我仲武?”的哀號。雖是代作之文,卻很好地表達了兄長對逝去的弟弟的哀思。
(二)以史傳形式作序
漢魏時期誄前有序已經十分常見,但一般篇幅很短,現(xiàn)存潘岳的誄文中,有序的有四篇:《楊荊州誄》、《楊仲武誄》、《夏侯常侍誄》和《馬汧督誄》。其中后三篇誄文序都很有新意。
《楊仲武誄》的序文宛如一篇小傳,先是敘述了楊仲武的家世和生卒年,然后記述了三件事:一是盡心研習著述,練習書法,二是不去投靠富庶的舅家,三是潘岳之妻,即楊仲武姑姑去世時,仲武為其居喪。通過這三件事,一個品行高潔的人物形象就在序文中建立起來了。潘岳將這些內容寫在序文中,擴充了序文的容量。比起正文的四言句式,這段序文更顯靈活。
潘岳的誄序中,最長、最具代表性的是《馬汧督誄》的序文,序文長八百多字,作者在序文中不僅運用史傳筆法交代了馬汧督的生平,而且還融入了議論與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這位英雄的惋惜和崇敬之情,開了后世誄大序的先河。
(三)巧于敘悲
1.不同對象采用不同的敘悲方式
潘岳的哀誄文中,有的是貴族,有的是權臣,有的則是潘岳的至親好友,而針對不同的對象,潘岳的敘悲方式是不同的。針對貴族,如潘岳奉命代作的《世祖武皇帝誄》,選用了整飭的四言句式,開頭套用《尚書》中的《堯典》、《舜典》等的“曰若稽古”,主要敘述武皇帝在位時國內廣施教化,對外也建立了赫赫武功,接著敘寫了武帝在國家年成不好的時候減少自己的膳食以賑濟百姓并任用人才,淡泊名利,最后還描寫了皇帝駕崩時群臣痛苦的場面“如天斯崩,如地斯傾。哀哀庶寮,煢煢自愍?!边@樣不僅記述了皇帝的功績,還刻畫出了受人敬愛的帝王形象,整篇文章嚴肅,悲沉。
潘岳的哀誄文中有一部分是為早夭的孩子所作,孩子并沒有什么功績可寫,因此潘岳就將筆觸放在孩子的聰敏、氣質和父母平時的關愛上,使人讀起來歷歷如畫。如《金鹿哀辭》“嗟我金鹿,天姿特挺。鬒發(fā)凝膚,蛾眉蠐領。柔情和泰,朗心聰警。”寫女兒生的秀美可愛,十分聰明。在這類文章的寫作中,潘岳還穿插描寫了父母對孩子的慈愛之心,如在《京陵公主女王氏哀辭》中“嗟爾母氏,劬勞撫鞠……奄離顧復。哀無廢心,涕不輟目。”寫母親對孩子的辛苦養(yǎng)育,明明剛剛離開,但是放心不下,于是又回頭顧看,拳拳愛子之心可見一斑,這樣費心費力照顧的孩子一朝離自己而去,父母的剜心之痛可想而知。
2.環(huán)境烘托與反復渲染
潘岳擅長用景物來渲染哀情,如《哀永逝文》中的“鳥俛翼兮忘林,魚仰沫兮失瀬……望山兮寥廓,臨水兮浩汗。視天日兮蒼茫,面邑里兮蕭散?!兵B和魚仿佛都有了靈性,為妻子的逝去而悲哀。這是在送葬的路上所見之景,在作者的眼中一切景物都變得蒼茫,寥無人跡了,即借外物色變來抒寫自己悲痛無邊無際。再如《京陵公主女王氏哀辭》“夕陽失映,晴鳥忘歸。皎皎宵月,載盈載微。”女兒逝世后,夕陽也失去了色彩,鳥兒忘了回巢,明明是明朗的月色,也變得忽明忽暗起來,這些都是失去親人之后,萬念俱灰,眼中的景色也就自然黯淡下來,沒有了往日的光彩,烘托出悲哀之情。
潘岳的哀誄文還擅長反復渲染悲情,如在《夏侯常侍誄》中,在序文和正文中敘寫了夏侯湛的德行高遠以及逝世后眾人悲痛的情狀,本以為到這里就結束了,結果結尾又寫到了現(xiàn)實“日往月來,暑退寒襲。零露沾凝,勁風凄急。慘爾其傷,念我良執(zhí)。適子素館,撫孤相泣?!睂懽约涸诩竟?jié)變化之際又忍不住想念好友,走到好友生前居住的屋子里,看到好友的遺孤,忍不住相互對泣,悲傷之情在前文中似乎已經到達了極點了,結尾處卻又平添一筆。
3.與喪葬流程相結合
潘岳在哀誄文的行文中,不僅敘述了逝者的生平,寄托哀思,而且大都會描寫逝者逝去時的喪葬場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哀永逝文》,從起筆到結束都是按照喪葬的流程進行:起筆寫自己在亡妻啟殯前夕的悲痛欲絕的心情,及至啟殯的時候,“咸驚號兮撫膺”,親人們捶胸痛哭。啟殯之后,便是祖奠,天色未亮,在晨曦中,作者手持著火把,在庭院中,行祖祭之禮,告慰亡靈。心情也更加沉痛“俯仰兮揮淚”,悲痛中仿佛看到了妻子的身影,接著敘述靈車的行進,又陷入了哀思:“謂原隰兮無畔,謂川流兮無岸。望山兮寥廓,臨水兮浩汗。視天日兮蒼茫,面邑里兮蕭散?!弊詈笠欢螌懲銎奕朐嶂潞蜌w后之感。自己拊心悲痛,至于返回靈堂痛哭。結尾以莊子自喻,更添悲情。
三、結語
潘岳的哀誄文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是因為他的哀誄文四言、騷體均有,而且能做到因人立體,根據(jù)對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敘悲方式。在行文中用環(huán)境烘托,反復渲染哀情的手法,并且敘寫喪葬儀程,融入較多個人感情,對后世哀誄文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增文.潘黃門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2]章明壽.古代哀祭文發(fā)展簡說[J].文學遺產,1988(05)
[3]蕭永生.論潘岳的哀誄文學[J].重慶社會科學,1996(06).
[4]王增文.論潘岳和他的詩賦哀誄[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