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汝
【摘 要】互動教學即師生雙向互動形式教學,讓教師和學生可以貫徹落實教學目標,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音樂欣賞是人文教學中的關鍵內(nèi)容,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之一。采用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可以給予學生幫助,使其音樂素養(yǎng)以及音樂欣賞能力得到提高。對此,本文主要對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224-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初中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確保師生關系的和諧,讓學生始終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將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掌握諸多的音樂知識,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注重課堂提問,展開互動教學
在實施互動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借助提問給予學生引導,讓其積極展開思考,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理解音樂[1]。通過思考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發(fā)言,讓學生表述自己對音樂內(nèi)涵的理解,在音樂課堂中使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產(chǎn)生碰撞。
比如在學習《漁舟唱晚》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眼中的漁船是怎樣的?夕陽下的漁船和別的時刻的漁船有什么區(qū)別?教師提出這些問題以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口頭回答,也可以讓學生以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積極參與進來。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應該用什么音調來表達這種情感?”等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演唱,更能夠把握歌曲的思想內(nèi)涵,同時使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得到提升。
二、鼓勵小組合作,開展互動教學
在學生身心不斷健康發(fā)展下,互相主動交流思想成為他們十分喜愛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更容易接受其他同學的意見,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借助此特點,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討論,在小組中大家把自己的觀念提出來,通過溝通,得出相同的看法。教師要讓學生們認識到互動對其自主團隊協(xié)作培養(yǎng)的影響。因為討論和自主協(xié)作既可以將其音樂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得到鍛煉,因此,教師應積極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互動教學。
以《卡門序曲》這首歌曲為例,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教師提出的諸多問題展開思考,如《卡門序曲》是哪一種類型的音樂?所要運用的演奏樂器有哪些?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正確的演唱方法是什么樣的?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展開交流討論,一起將上述問題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作者的生活閱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告訴學生,為其提供參考,同時在音樂中引入人文知識,給予學生幫助,加深其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三、積極評價,強化互動
課堂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還需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評價學生,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讓其展開相互評價,這樣學生在對自己觀點進行表達的時候,可以充分理解音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以表揚為主,不能只以音樂領域為指標,同時還應參考學生的情感反應,以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2]。
以《梁山伯和祝英臺》這個小提琴曲為例,在欣賞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學生從小便開始學習小提琴,所以很快就能演奏這首曲子,這時候教師應及時表揚這些學生。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錄制下整個演奏過程,再進行播放,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這首樂曲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該樂曲,然后由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點評,這樣學生就可以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正確認識自己的演奏,也能更加客觀地認識自身的不足。在這樣反復他評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虛心接納他人的意見,這有利于學生的良好成長。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水平的重要課程之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互動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學會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1]王赟.初中音樂欣賞課堂中互動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 2017(6).
[2]羅娟娟.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之我見[J].神州,2017,(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