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
【摘要】教育開啟之門是尊重,教育重心之一是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課堂是師生成長的主陣地,為實現(xiàn)智慧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始終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線教師,堅持學習和實施小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動力源泉。
【關(guān)鍵詞】尊重 生命安全教育 小組合作學習 小課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201-01
在寒意襲人的初冬,我非常榮幸能在復旦大學開啟了2018年合肥市瑤海區(qū)教科研主任高級研修班的學習生活。此次上海之行,滿載收獲而歸?,F(xiàn)將個人所得所想,匯報如下:
一、尊重是開啟教育的敲門磚。
學校教育的教學理念發(fā)展歷程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再到“以學習為中心”。由此看出,學校教育尊重教師的專業(yè)引領(lǐng),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從而激起了師生間相互平等的進行思維的碰撞和交流,所以有了尊重也就開啟了智慧教育。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尊重學生:
(1)尊重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叭恕鄙煌?,氣質(zhì)和性格存在著差異,教師應尊重學生間的個性差異,以便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2)尊重學生間的能力差異。由于每個學生學習的專長不同,同一學科學習的能力也不同,教師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要求,如采取ABC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設(shè)計。這樣“因材施教”不僅給學優(yōu)生有發(fā)揮的余地,還讓學困生有自由選擇的機會,肯定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chǔ)有進步就是一種成功。
(3)尊重學生的話語權(quán)。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慢”一些,耐心聽完學生的匯報,走進學生的思維。在班級營造一種良好的傾聽和交流的氛圍,倡導一種自由尊重的交流意識,正如伏爾泰所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力”。
(4)允許孩子犯錯。孩子長大需要一個過程,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而只有通過不斷的犯錯、改正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犯錯,就違反了人性,何談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是當代教育的重心之一。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珍貴,教師從小培養(yǎng)學生擁有“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意識真的很重要。此次參觀的上海市普陀區(qū)明翔實驗學校真正把生命安全教育落在了實處,該校通過“紅十字生命健康安全體驗教室”的開放和學生體驗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安全的意識和求生技能。像這樣培養(yǎng)出的一批學生,我相信他們在回歸社會后更懂得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三、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
不管是哪種學科,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都是適用的。當一個問題處在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時,教師可采取小組成員“先思考-再合作”的形式進行思維的溝通與交流。
教師如果堅持采取學生間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表達的能力等會有所提高;還留給學生表達的權(quán)利,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除此之外,還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課堂是師生成長的主陣地,然而如何在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實現(xiàn)智慧課堂應是當代一線教師探索和研究的課題之一。
四、學習是教師成長的動力來源。
當前信息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和學生有機會了解到網(wǎng)絡中魚龍混雜的資源,教師如何勝任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任務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的問題之一。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能保守固封,而是不斷的學習新理念并予以實踐研究,重在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和合作意識的學生。
這次培訓還留給我最深的印象適合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句古語來形容。當代教師應做“有心人”,熱愛并堅持閱讀和寫作。我想平凡和優(yōu)秀之間的距離應是“堅持”兩字。作為教師,如果我們長期不學習,何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請停下我們這樣的空頭口號“我要讀書”、“我要寫反思”,“我要做研究”。請擠出時間真真切切的行動吧,哪怕每天是一滴水的行動,總有一天也會有穿石的效果。
五、小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形式。
自2017年6月至今,我和課題組其他成員一直在做一個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shù)研究2017年度課題(立項號為:AH20170 22)。回想該課題開展和實施的過程,第一次做課題第二負責人的我總覺得自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在專家引領(lǐng)后細細琢磨并吸收專家們的精華點撥。雖然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沒有完整系統(tǒng)的科研方法,但是整個課題組成員在此過程中成長著。
上海明翔實驗學校校長就校本研究這一話題曾提到,他非常重視學校開展小課題研究,教師雖然不是專業(yè)的科研人員,但是研究型的教師更善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研究能力。所謂小課題研究就是一線教師針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某些問題進行持久關(guān)注和不斷反思追問,積極改進實踐的研究性教育行為。其實安徽省亳州市某些地區(qū)也重視開展區(qū)級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的時間可以是一學期,最多是一學年。為了培養(yǎng)科研型教師,小課題研究應成為學?;騾^(qū)級教育部門重要的教研形式之一。
此次上海學習之行的收獲可以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總結(jié)。為培養(yǎng)美麗和智慧的學生,作為當代教師我們?nèi)孕柙俳釉賲?,奔著“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