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霞
【摘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體形式。如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如何應用網絡技術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進行交融和互補,相輔相成地促成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和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亟待我們加以關注、鉆研和解決。本文就網絡家校共育的現(xiàn)狀、網絡家校共育的必要性與如何有效實施網絡家校溝通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綠色網絡;家校共育;家校溝通
教育具有一致性與連續(xù)性的原則,這種一致性與連續(xù)性既包含時間維度上的延續(xù),又包含在空間維度的連續(xù)。當受教育者在不同環(huán)境接受到的教育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和連續(xù)性時,教育的成效即是顯著的,倘使受教育者受到的教育因空間變更而中止或相悖,那么教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時,學校和家庭都希望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雙方一致的使命和共同的愿望,將有力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合作。伴隨互聯(lián)網的普及,學??梢猿浞诌\用網絡發(fā)揮教育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加強家校交流溝通,專家或教師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傳遞專業(yè)的教育理念給家長,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一、綠色網絡結合家校共育的緣起
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里,人們普遍認為:“學校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學校?!痹S多父母一旦把孩子送進校門,就將教育的責任過渡給學校。在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更多的是學生犯錯后,把家長叫到學校,或者教師到學生家里家訪。在家里,由于家長教育素質參差不齊,很容易沒有原則或者過分溺愛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學校的積極教育。這種視學校教育為唯一途徑,把學校教育等同于整個教育,忽視家庭教育的做法,是一種極端偏執(zhí)的觀念。倘若不能及時轉變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多方面拓寬家校合作,運用專業(yè)教育理念指引家長,那么家校共育就是紙上談兵。
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我國家庭呈現(xiàn)出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隔代家庭快速增長的趨勢,導致了教育方面的困難局面。這樣的局面,不是家庭或者學校單方面能夠解決的,沒有學校和專業(yè)人士的指引,家庭教育舉步維艱;沒有家長的配合,學校教育孤立無援?,F(xiàn)如今,國家和學校已經逐漸意識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教育是難以實現(xiàn)的,還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助力,尤其是家長對孩子成長的參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家校共育具有實時陛、無時空限制性、便捷性、多渠道、多功能的優(yōu)點。教師和家長能夠通過平臺隨時隨地交流反應學生的各種情況,家長隨時都可以在移動終端查看,教師和家長無需面對面交流,也無需經常通過電話聯(lián)系就能夠完全掌握學生在?;蛟诩业臓顟B(tài)。
因此,網絡家校共育將有效地改善傳統(tǒng)家校共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家校共育的質量,提升教師與家長的教育水平,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構建多元化綠色網絡家校共育交流渠道
(一)利用QQ中的群功能與家長互動交流
一般來說,學校各個班級都建立了家長群,拓展家校交流渠道。班主任、各科任教教師、學生家長加入班級群里。教師將學生的班級動態(tài)、學校文化理念、常規(guī)管理措施、重要通知等內容都發(fā)到群里,即便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長也能詳細掌握學生在校各方面的情況。此外,QQ群中包含著多樣化的功能,如:群投票可以收集家長對于某件事情或者某個想法的意見,投票結束后,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數據統(tǒng)計,教師直接參照數據來確定解決的方法;群里成員可以上傳自己或是集體的照片,大家通過在分享的過程中加深家長與家長、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上傳教學資源到群文件,實現(xiàn)資源共享;教師可以每天在QQ群中反應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讓家長及時知曉自己孩子的在校狀況;家長們在孩子的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也同樣通過QQ群和老師們交流反應。同時,QQ群也是家長和家長之間溝通的良好平臺,家長之間可以互相分享育子經驗,學校也可以調查問卷等形式征集家長對學校管理、建設等方面的建議,自然而然地形成家校攜手的良好教育氛圍。
(二)探索微信和微信公眾號的教育功能
在微信群中分享學習資源,和家長討論交流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如設置專門的家?;拥陌鍓K,教育方法指導板塊、課外閱讀推薦板塊等。教師每天向家長推送—條育子“金句”,每周向家長推送一篇育子好文,每期向家長推薦1到2本育子好書,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和教師共同努力打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定期向家長推送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積累;教師把當天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歸納總結,并制作成微課視頻發(fā)布到微信公眾號的查缺補漏板塊,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觀看學習,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幫助學困生進步;微信公眾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板塊通過推送生活習慣方面的文章和視頻來幫助學生學習、認識到生活常識,進而自覺地改掉不良習慣。
結語
家校共育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诨ヂ?lián)網形式下的家校共育模式是一種新型、高效、專業(yè)、充滿趣味性的教育模式。教師不僅要做好學校教育工作,提高自己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更要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作來探討家庭教育的方法與藝術,并依據教育的特征與需要,借助網絡技術創(chuàng)設起相應的平臺,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橋梁,增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了解與支持,對孩子成長的陪伴與參與,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從而增強育人實效,助力幼兒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