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摘 ?要:音樂欣賞不僅能夠豐富學生音樂課堂學習內容,提升學生審美情趣,讓學生獲得更多音樂美感知,還能夠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和價值觀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成功地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展開了自己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 ?音樂 ?音樂欣賞課 ?審美
現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小學音樂欣賞課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不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每單元都會有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低年級的比例大約在二分之一,到了高年級欣賞課的比例甚至達到三分之二。所以說現如今音樂課已經不再只是單一的會唱音樂課本中的歌曲了,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欣賞、鑒賞音樂美的素質與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欣賞、懂得音樂,是審美修養(yǎng)的標志之一,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完美的音樂教育。”所以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fā)孩子智力、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和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的能力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下面我就結和本人實際教學工作和學習體會,談一談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一、教師應清楚各個年級段學生所需欣賞的內容與要求
各年級段的學生應做到以下要求:
(一)低段:(1-2年級)1.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2.欣賞優(yōu)秀校園歌曲、民歌和器樂曲。3.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yōu)美、抒情等不同情緒的歌曲和樂曲。
(二)中段:(3-4年級)1.欣賞歌曲,簡單介紹人聲分類常識及常見的聲樂演唱形式。2.欣賞器樂曲,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中、外樂器及常見的樂器演奏形式。3.欣賞優(yōu)秀民歌和說唱、戲曲唱段。4.初步感受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音色、音區(qū)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三)高段:(5-6年級)鞏固所學音樂欣賞常識,注意感受音樂、表現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學生在小學期間需通過欣賞課教學,了解中外的經典音樂及經典的音響資料。培養(yǎng)起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二、維持課堂紀律,創(chuàng)造良好的聆聽空間
要想上好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首先要保持安靜的聆聽空間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平常的課堂教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們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欣賞課顧名思義就是一邊聽一邊欣賞,如果不認真去聆聽音樂怎么能欣賞出音樂的美妙、怎么去品味和了解它呢?就這一點我在平常的音樂課上會反復強調:我們要做一個文明、有思想、懂得尊重的的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只要聽到音樂我們就要立刻安靜下來,這是對音樂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三、教學設計要體現音樂欣賞可操作性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設計,要注意把握三個維度:1.導語設計要生動,能給學生以觸動,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2.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安排合理,銜接也要自然、舒暢;3.學生參與課堂音樂活動要有較高可操作性,要在教師可控制的范圍內,要維持好課堂紀律。另外,音樂欣賞教材內容的選擇也非常的關鍵。首先,要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來進行認真的篩選,給學生欣賞作品要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和情趣,要符合現階段學生的欣賞主題,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與興趣。其次,音樂欣賞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要符合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特征性,并且要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利潤在欣賞二年級第八課的《新疆好》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還特意準備了新疆的特有樂器:手鼓,和新疆的服飾,并且還給學生展示了新疆手鼓的演奏方法和新疆特有的民族舞蹈并向他們介紹新疆的風土人情,帶著他們學了幾個新疆特有的舞蹈動作,同學們欣賞的很起勁,在不知覺中進入了好的課堂氛圍中。
四、引導學生“想聽”的欲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视腥さ恼n堂的導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聽的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欣賞課的導入方面很重要,要首先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說的參與,及時引導和調動學生在欣賞音樂后說出自己聽后感受,并能夠和大家一起討論,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欣賞《三只小豬》這首樂曲,在欣賞樂曲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欣賞中找到答案,“剛剛老師給大家展示的小提琴,他和動物是好朋友,他是誰呢?”這樣的設問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認真聆聽樂曲的欲望和積極性。
五、要有對音樂欣賞教學的思考
當然在做到以上幾點并不足夠,還需要在教學中多思考,多研究如何上好一節(jié)欣賞課:
(一)要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動”起來
在音樂課堂上動起來指的是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積極的表達自己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不要害怕表現自己。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玩、好動,雖然他們的想像力還不夠豐富,但他們對音樂的情緒的感受能力是很強的,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同學表現欲望是非常強的,他們都很愿意去表現自己,希望老師能夠注意到他。當在聆聽歡樂音樂的時候,高年級的同學通常會在面部呈現出喜悅的表情,而低年級的學生就會拍手甚至跳舞來表現自己對所聽到的音樂反應。
(二)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
經過三年多年的音樂教學,發(fā)現有時候有些學生經常對我提出的音樂知識一無所知,課堂的氣氛也并不那么的活躍,因而我有些失望,學生對于音樂課以外的知識了解的太少了,對于很多世界名曲他們根本沒有那么了解,所以上課經常以失敗告終,有時即使準備的再充分面對并不活躍的課堂,上課的效果總會不盡人意。所以我認為在上課之前,特別是對于那些你剛剛所接觸的班級孩子們,你要先了解他們的音樂能力,這是一名教師要上一堂成功的音樂課所必須要做的。
(三)教師要做到“收放自如”
這里的“收放自如”主要是說在課堂表演和課堂紀律得到很好的合作。上課時,可以請學生上來根據欣賞的樂曲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劇情自由發(fā)揮,讓孩子們更加了解這首樂曲,簡直是一舉兩得,但前提是建立在良好的課堂紀律基礎上,教師要處理好這個“動”與音樂之間的關系。
(四)精選音樂教材,使教材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
在教材的選擇上對上好音樂欣賞課尤為重要,選擇的欣賞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鑒賞水平。這樣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進入狀態(tài),才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最后也才能達到一個好的欣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月琴.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J].才智,2010(18).
[2]教育部.小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