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俠
摘 ?要: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國學經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將國學經典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的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國學經典的了解,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探究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之間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 ?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整合 ?探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國學逐漸在全世界風靡,在很多國家都受到了重視,最突出的就是孔子學院的建立,它的出現(xiàn),加強了中國文化與各國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國學經典來說,其中包含著很多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誦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國學經典的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與國學經典誦讀的結合[1]。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對很多事物也缺乏正確的認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已經習慣,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才能夠促使學生提升學習的能力。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國學經典誦讀滲透到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不僅如此,國學經典中涵蓋著大量的知識,能夠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2]。
(二)促使學生能夠學會詩意的生活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并且很多經典著作中都涵蓋著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學生通過不斷的誦讀學習,能夠從中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能夠被國學經典深深的吸引,學生會在誦讀之后,會對國學經典有新的認知,也會對其他事物有不一樣的感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與國學經典誦讀相結合,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學會詩意的生活。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相互融合的措施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從內容上進行融合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包含有很多國學經典,涉及到散文、詩歌以及古詩等,將國學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要遵從點面結合的原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詩歌的閱讀和進行課后的背誦,促使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不僅如此,教師布置學生進行大量的詩歌閱讀,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能夠對知識進行不斷的積累,最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3]。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國學經典作品,包括《史記》和四書五經中的一些內容,在這些內容中,運用到了很多不同的寫作手法,同時也表達出了不同的中心思想。
例如,教師在教學《陳涉世家》時,文章中有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當講解到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的誦讀這一句,體會句子中所使用的表達方法,從而對作者的思想進行分析,以便能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當學生真正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按照這樣的表達方式進行仿寫,并且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使用這種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進行有效結合
就目前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各自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將國學經典誦讀與教學方法相結合,在誦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學生要對詩歌的意境進行整體的把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通過向學生播放視頻、圖片以及音頻的方式,能夠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幫助學生盡快的融入到詩文的意境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除此以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的誦讀經典,通過一遍遍的誦讀,能夠讓學生逐漸體會到詩文的意境,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4]。
例如,教師在教學《泊秦淮》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先自主對所學詩文進行誦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詩文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師通過查找資料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并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引導學生比較現(xiàn)代的秦淮河與唐代的秦淮河之間的差別,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秦淮河的印象。然后,教師提問學生:“通過對《泊秦淮》的學習,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哪些情感?”學生會對古詩進行進一步的誦讀,從而有助于形成自身的感受。
(三)積極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對于初中生來說,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建立直接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由此可見,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誦讀融合是多么的重要,所以,積極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國學經典誦讀、國學經典知識比賽以及講述國學經典故事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成員需要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將文章中的主要內容表演出來。面對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為了能夠演好文章內容,就需要對文章內容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會對唐雎和秦王的性格有更好的把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認識,還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將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國學的經典,還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情感。教師要善于整合教學資源,要充分發(fā)揮出國學經典的優(yōu)勢,促使語文課堂充滿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馬琳萍.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體化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3(5):12-13.
[2]金麗紅.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文學教育(下),2017(5):132-133.
[3]石文東.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文存閱刊,2017(22).
[4]林建華.淺談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5(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