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也獲得迅猛的發(fā)展并且在教育領域掀起一場改革浪潮。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如今很多教育工作者采取的教育措施之一。信息技術具有很多的優(yōu)勢,比如可以拓寬課堂教學容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進行挖掘,在這個基礎上構建高效的課堂。基于此,本文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新課標;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優(yōu)勢有目共睹。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滲透信息技術,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延長學生專注學習時間,還能實現抽象知識形象化,促進學生深化理解。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數學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 利用信息技術輔導學生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新課標背景下,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打好牢固的基礎。譬如,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的時候將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同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制作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在課前的時候結合學習任務單上的學習任務觀看微視頻,然后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從而完成課前預習任務。這樣,學生在課前對即將要講解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課堂上可以及時跟上教師的腳步,做到邊學習邊吸收。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點仍然存有疑惑,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聽課,做到松弛有度,從而實現聽課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 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經常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即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也不利于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提升。在新課標背景下,數學教師應當改變這種教學模式,采取板書式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換言之,數學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形象、生動、具體的方式展現出來,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的理解吸收。例如,教師在講解“四則運算”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情境給學生播放他們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片段,在這個基礎上將枯燥的數學式子創(chuàng)設成“灰太狼從羊村抓走幾只小羊,喜羊羊從狼堡救回幾只小羊,還有多少小羊等待救援”這樣的趣味性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也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之一。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往往照本宣科,所講的內容局限于教材,導致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沉悶,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豐富。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尋求教學素材,將其與數學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整合,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路程問題”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很多學生經常將“相向而行”“相背而行”這兩個概念弄混淆,數學教師可以從生活場景著手,通過多媒體將這兩種畫面再現出來,讓學生知道“相向而行”就是兩個物體面對面越來越近,而“相背而行”就是兩個物體背對背越來越遠。又如,在不斷倡導德育教育的今天,數學教師在講解“圓周率”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講述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讓學生知道“圓周率”得來不易,同時也被祖沖之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所感動??偠灾瑪祵W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以此開闊學生的視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四、 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
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經常以自己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壟斷性,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新課標背景下,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改善這一局面。例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學生的作業(yè)呈現出來,或者將學生做錯的習題通過大屏幕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先進行自評,接著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這種評價方式可以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有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落實。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實施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小學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優(yōu)勢有目共睹,并且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小學數學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局面,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不斷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信息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打好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石翠蕓.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7):44-47.
[2]楊榮花.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50-51.
[3]張屹,祝園,白清玉,等.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特征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6):43-48+64.
作者簡介:李萍,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