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
摘 要?初中生物學探究性實驗有很多類型,如不能或不便實際完成需要模擬實驗的實驗、需要控制變量的實驗、設置對照的實驗、受季節(jié)影響較大的實驗、需要抽樣檢測的實驗等等。教師在上課前必須搞清楚實驗類型,做好相應的教學策略,然后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生成課堂資源,及時進行調整,從而保證教學過程順利完成。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探究性實驗教學;課題;課堂案例分析;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4-0129-01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生物學知識都來源于對大自然的探索觀察和實驗。課題《初中生物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研究》其目標是:(1)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熟練掌握教學方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能真正做教學中的引導者,能夠讓學生熟練探究實驗的過程以及提高實踐動手能力;(2)要求學生了解探究性實驗操作方法及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能力,了解多種信息收集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能夠使學生在責任感、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下面我將通過兩個具體的案例,來分析探究性實驗操作類型之一,不能或不便實際完成需要模擬實驗的實驗的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
一、《探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教學策略
探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人類必須尊重大自然關愛動物,所以我們不可能抓小鳥來實實在在的實驗,如探究它的翅膀時放飛它,它可能一去不復返,探究它的骨中空時不能殺掉小鳥等等,為此我們在完成此探究活動時就要采用模擬法、觀察法、資料分析法等研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如(1)鳥的體型呈流線型是鳥適于飛行的特點嗎?(2)鳥的翼與飛行有關嗎?(3)鳥的骨骼有哪些特點,有利于飛行呢?(4)鳥的胸肌發(fā)達程度與鳥的飛行有關嗎?我們就要根據(jù)具體的探究內容選擇具體的探究方法。
(一)探究鳥的體型與飛行的關系
探究方法:模擬實驗法
材料:圓柱體狀泡沫、彈簧測力計、細線、電風扇
方法步驟:(1)將圓柱體泡沫切成兩段一樣長度的圓柱體,將其中一段修剪成流線型,一段不作處理,然后分別將兩段泡沫用一根細線懸掛起來。(2)在泡饃的水平方向系一個彈簧測力計,再用電風扇調成同檔風速對準泡沫吹風。(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兩段泡沫在同樣風俗中受到阻力的大小。根據(jù)獲得的數(shù)據(jù),分析流線型的體型能否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于飛行。
(二)探究鳥的翼與飛行的關心
探究方法:觀察法與觸摸法
材料:小鳥飛行的視頻;家鴿標本
方法步驟:觀察鳥飛行時,兩翼的作用并通過觸摸標本,感受兩翼上羽毛的作用。
(三)探究鳥的胸肌與飛行的關系。
探究方法:模擬實驗法
材料:家鴿標本
方法步驟:每位同學不斷伸肘、屈肘觀察手背肌肉的變化,一段時間之后,手臂肌肉有什么感覺?手背肌肉酸痛。這是因為手臂的肌肉收縮與舒張控制屈肘、伸肘。同理,鳥胸肌收縮與舒張可牽動兩翼的扇動。
(四)探究鳥骨骼與飛行的關系
探究方法:觀察法
材料:家鴿的骨骼標本
方法步驟:觀察家鴿骨骼的特點,并通過查閱資料將其與其他動物的骨骼做比較,分析鳥骨骼與飛行的關系。最后各小組一同歸納出探究結果。(1)鳥的體型:流線型,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有利于飛行。(2)鳥的兩翼:呈扇形,有羽毛,薄而輕,面積大,能扇動空氣,是鳥的飛行器官。(3)鳥的胸肌:發(fā)達,一端附著在胸口上,另一附著在兩翼上,收縮舒張牽動兩翼完成飛行的動作。(4)鳥的骨骼:鳥骨骼內部中空,減少了體重,有利于鳥的飛行。
二、《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學策略
《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這一探究實驗曾經是將小魚的魚鰭用剪刀剪掉后來研究的,這違背了關愛動物這一理論,不尊重自然,為此,不值得提倡。經過查閱資料結合生活實際,將這一探究實驗用模型或捆綁魚鰭的方式來研究魚鰭的作用,減少了對小魚的傷害。
探究題目:《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通過探究加深對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發(fā)散思維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提高環(huán)保意識,增強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1)對魚鰭的捆綁不傷害小魚;
(2)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教學方法:探究解決式教學法
材料器具:小魚(半斤重)3條、水槽、紗布、橡皮筋
方法步驟:用紗布和橡皮筋捆綁小魚的魚鰭,觀察記錄小魚的活動狀況,分別捆綁背鰭、胸鰭、尾鰭(為了保證小魚不受傷害三條小魚各做一項),然后把捆綁后的小魚放回裝滿水的水槽和沒做處理的對比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