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熠
【摘要】? 生物,尤其是初中生物,在生活中的用處尤其明顯,有些生物知識是完全可以套用在生活中的,這也就是生物科學能夠實現(xiàn)生活化的原因之一了。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經常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那就是與生活實踐脫離開來,這也是一些學生對有些生物知識始終難以理解透徹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尤其是在初中生的生物教學中,教學生活化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教學技巧,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初中學習 生物教學 生物與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76-010
學生在初中是首次接觸到生物學科,小學的教學雖也有涉及,但是沒有專門開設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生物講解,因此,剛上初中的學生對生物都是極為陌生的。而生物又是一門邏輯比較強的理科性學科,因此,初中生物學習對于一般學生而言還是有一點難度的。正因如此,生物教師的教學就顯得極為重要,筆者認為,將生物放在生活中進行教學,生物知識往往都會變得簡單。將生物生活化的時候,學生完全可以借助于生活常識進行生物理解。讓生物真正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他們看到生物的趣味性以及生活性,真切地感受到生物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繼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的優(yōu)勢所在
想要讓生物實現(xiàn)生活化,并不是一件難事,而這主要還是因為生物它本身的優(yōu)勢所在。生物本身就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不論是從它的實踐性而言還是從它的作用來看,它與生活都是關系極為緊密的。正因為如此,教師就完全可以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進行生物教學,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物知識,在生活中運用和鞏固生物知識,如此,學生的學習熱情必然也會得到極大地調動。有些學生甚至還會覺得這不是為了學習生物而進行學習,而是為了在生活中學到更多的生活小技巧而學習生物,這種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學習,學習效率往往會更加出人意料。
二、生活化所要遵循的原則
生物生活化,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直接將生物知識放在生活中去的,在這之前,還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具有基礎的生物知識的儲備,進行“有目的”的生物教學,只有這樣的生活化才是對生物學習有益處的生活化,否則只會讓生物學習變得更加懶散,繼而失去了生物學習的意義。因此,筆者認為,實現(xiàn)生物生活化所要遵循的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從生物角度看生活,讓生物以它自有的方式進入到生活中去,找到它的定位,汲取生活中的養(yǎng)分,讓學生的生物學習更加科學有效。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要學會的就是運用生物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生物知識進行社會實踐,這才是真正的生物生活化。
三、如何實現(xiàn)初中生物的生活化
1.課堂導入:學會從生活中取材
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說父子之間的遺傳現(xiàn)象、藥品在人的體內發(fā)生作用、萬物的生長等等,就連生活中的跑步這一個項目都與生物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從生活中取材,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引發(fā)學生對一些生物現(xiàn)象的思考,繼而提升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進行《認識周邊環(huán)境》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上課之前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在生活中完成有關于這方面的一些學習任務,比如說讓學生對身邊的植物或者動物做出一些了解,然后在課堂中把自己所認識的植物的名字以及習性等相關的知識點分享出來,從而真正達到將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此外,在講課之前,除了有分享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交流的環(huán)節(jié),把接下來要講的知識融入到學生之間的交流中,引導學生進入課本知識的學習中去,這也是課堂導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2.課堂教學緊扣生活主題
生物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完全可以全程都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進行生物的學習。比如說在學習“光合作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家里是否會種盆栽?它們的作用又是什么?進過這種思考,學生就可以將自己的生活與生物學習聯(lián)系起來學習,將生物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
3.課后布置: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生活相關的生物作業(yè)
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作業(yè)的布置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生物教學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如果只是讓學生像其他科目一樣進行練習冊以及各種測試卷的紙上練習,學生對生物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從而減弱學習的效果。因此,在生物科學這種生活化比較強烈的學科的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上,筆者認為,用生活化的作業(yè)方式所起到的教學效果往往會更好。比如說在學習有關于植物的生長過程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進行種子培育,進行植物生長的全過程的觀察,讓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中領略到生物知識的內涵所在,繼而鞏固所學知識并從中學到更多的拓展知識,發(fā)現(xiàn)一些課堂學習中所沒有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升生物學習的有效性。
總結
總而言之,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往往要比在課堂上學習生物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初中生物教學生活化已然成為了一種教學趨勢,筆者相信,未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得到更多生物教學工作者的廣大支持。當然,無論是如何實現(xiàn)生物教學的生活化,它們最終的目的還是想要讓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夠進行地更加順利。因此,正如一句話所說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生物教學上自然也是如此,只要能提高學生的教學熱情,將生物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無論是怎樣實現(xiàn)生物教學的生活化,只要方式可行,那么就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們積極實踐與驗證的。此外,更多的生物生活化的方式并沒有被發(fā)現(xiàn),還需要更多的生物教學工作者們積極探索,讓生物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 參? 考? 文? 獻 ]
[1]林明海.初中生物實現(xiàn)生活化的教學途徑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