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盼
【摘要】? 本文從角色改變、課堂教學、課堂管理、自我思考等方面進行探究和論述,為了讓新教師更快的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及如何從學生快速成長為一名專業(yè)的教師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參考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教育 課堂教學 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25.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93-010
一、角色轉換
(1)善用團隊資源
作為一名剛剛邁出校院的學生來說,看似是從學校到學校,但我們的職業(yè)身份和社會定位已經(jīng)發(fā)生了質的轉變。從此,我們要走上講臺肩負起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使命,然而對于我們科組來說,我們的團隊是年輕的,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同時也是我們的劣勢。那么我們就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向各學科優(yōu)秀教師學習,雖然學科之間有差異,但是教育是有教學規(guī)律(課的結構、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教學實驗研究),我認為老師在促進原有專業(yè)發(fā)展的同時,要掌握更多專業(yè)以外的知識和能力。可以多去聽不同學科、年級的優(yōu)秀教師的課,可以跨學科借鑒,從優(yōu)秀教師前輩的課堂上學習到一些工具或妙招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調整、轉化、助力自己成長。
(2)自我調整
剛剛踏入職場,面對比自己年長的老師,也許會有些溝通障礙,甚至手足無措,但是只要保持謙遜、求知的工作態(tài)度,主動交流,前輩們都很樂意的與我們交流分享,我在每次請教之前,都會盡量對自己的問題做一下分類和歸納,這樣不僅可以使交流更高效,讓自己獲得較大的收獲,同時也不占用別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3)專注工作,提升自己
新教師應該多花時間來成長自己,要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努力學習以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面對自己擅長的內容,可以多分享,打開格局,面對不懂的問題,查閱書籍,搜索資料,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4)先理解再超越
新教師面對新環(huán)境后,不妨先清空自己,本著“先理解再超越”的原則,對學校文化、年級、學科進行深入研究,慢慢找準自己的定位,多聽、多看、多想,只要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信任,信任才能影響,影響才能改變,改變才能超越,要循序漸進。
二、課堂教學
在體育課中孩子們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他們來說教過多、技術要求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
所以,我把猜謎、講故事引進體育課,體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然后學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方法單調,吸引不住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如果采用提問式教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針對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猜謎語的特點,我在教《前滾翻》時,出了個謎語讓學生猜:“兩手用力撐,兩腳迅速蹬,團身如球滾,展體似雄鷹?!敝i語一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易學易記,從而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常變常新,步步深入,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
在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索活動,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表現(xiàn)的機會與欣賞的目光,鼓勵的語言,滿足學生的身心需求,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課堂管理
(一)有自由的秩序,有秩序的自由
有效的課堂秩序有助于創(chuàng)造一個順利運轉、秩序井然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但有些老師錯誤的將課堂秩序與紀律等同,利用自己的權利,以懲罰、威嚇等不恰當手段要求學生遵守。
秩序不僅僅是紀律,也不僅僅是程序,而更像是兩者的結合。紀律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只告訴他們不可以怎么做,沒有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程序是告訴學生如何把事情做好,卻缺少相應的獎勵和懲罰規(guī)則。管理不等于控制。沈祖蕓老師認為,好的課堂是“適度失控”的感覺?!斑m度失控”是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時淡化外在約束的一種表現(xiàn)。對于課堂的管理我有以下的幾種方法:
(1)獎勵機制
①不同形式的獎勵機制
②進一步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例如:小貼畫、印章?lián)Q物
③點明不正確的選擇,不如鼓勵正確的
(2)我和你們之間的秘密
①將課堂規(guī)則帶有一些“儀式感”(對口令練習,比如:誰的站姿最好看,我的站姿做好看)
②讓課堂互動變得有趣味性(魔法變變變,比如:教學活動名稱老鼠鉆洞、小馬過河)
③快速拉回學生注意力的“密碼”(一號哨聲集合、二號哨聲面向老師、三號哨聲我聽你說)
秩序的“建立”不等于“持久”,“告知”不等于教會,要使課堂秩序長期有效,還要靠接下來的“三步落實法”:
(1)適時提醒:要在違反時再次的強調課堂秩序要求
(2)重復性強化:重復練習,強化課堂秩序,直到將遵守規(guī)則變成一種習慣
(3)親自體驗:讓不遵守規(guī)則的學生,去觀察、感受其他學生的行為,通過不斷的預演和強化,可以讓遵守規(guī)則成為習慣。
四、結語
(1)每節(jié)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盡量跟生活有鏈接,即我們的練習應該基于生活,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讓學習與生活和生命產(chǎn)生鏈接。
(2)我們的練習應該注重思維連貫性的培養(yǎng),注重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開展學生的學習活動。
(3)要有導向性的練習,把思維訓練與體育鍛煉能力培養(yǎng)密切結合在一起。
[ 參? 考? 文? 獻 ]
[1]蔡惠.基于兒童視角的體育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4(15):78-78.
[2]周紅領.以人為本尊重人關注師生的尊嚴——淺談學校管理中運用表揚與批評的方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7):78-79.
[3]吉林巧.基于兒童視野的小學體育教學思考[J].才智,2018(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