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如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德育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相應地,也對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本文將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現(xiàn)狀的分析入手,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就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笨梢?,德育工作被擺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先遣兵的位置。對于班主任來說,要更加重視德育工作質量的實用性,把德育工作與教學教育一樣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由于歷史等種種原因,我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這一教育領域,仍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借新課標實施之際,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尤為重要,刻不容緩。
一、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情況的分析
我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這一教育領域,仍存在諸多弊端,其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現(xiàn)象:第一,絕大部分班主任的德育理念意識薄弱,自身德育素質不高,缺乏接受系統(tǒng)的德育培訓。因此,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陷入兩種誤區(qū),一種是脫離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沒有深入研究學生的生理心理問題,泛泛而談,蜻蜓點水;二是沒有對癥下藥,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家庭生長環(huán)境、接受教育的背景、性格、愛好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切中要點。第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家長作風”模式嚴重:強硬力壓;罰而無據(jù);批而無理,這無疑加深學生對教師的誤解,甚至引起師生之間的口水戰(zhàn),阻礙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正常合理開展。
二、新課標下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策略
(一)前推后拉
前推后拉,這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所謂的前推,便是以班主任為核心,在班級當中開展優(yōu)秀學生道德品德的推優(yōu)工作;而后推則對一些在思想品德上仍需改進的學生進行“幫拉教育”,這里要指出的是“幫拉教育”并非一味地對后進生批評指責,更多的是要幫助后進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督促后進生向品德兼優(yōu)的學生學習;拉動中間階層的學生努力向道德楷??待R。這樣一來,使得整個班級形成一股齊向德育先鋒學習的濃郁氛圍,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這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步奏。這個步驟的實施對象不僅是對于學生,更重要的、而且首要面對的是班主任。所謂的“知”,就是關于德育工作的理論理念,而“行”則是身體力行,親自踐行德育工作的具體行為。知行合一,既要求班主任學習掌握德育工作的理念理論,又要以具體可行的方案實踐德育工作,在實踐中檢驗相關的德育理念理論的正確與否。由此說明,知和行作為德育工作的兩個方面,聯(lián)系密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德育理論是開展具體德育工作的指南針,沒有相關的理論作指導的德育工作,只能是導致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盲從蠻干,缺乏理論性、前瞻性;反過來,具體的德育工作是檢驗德育理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尺,沒有切實豐富的德育實踐作支撐的德育理論,只能是導致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陷入紙上談兵的誤區(qū),毫無實用性可言。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知行合一”對于班主任的意義。作為班級開展具體德育工作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水平。因此,作為班主任,既要緊跟時代潮流,活躍思想觀念,扎實提高自己的德育理論水平,也要狠抓基本功,積極參加政府相關部門專為班主任而設的德育培訓活動,學習有關的德育技巧技能,從思想道德,學識學風,乃至穿著打扮、語言情緒上,都要全面以身作則,自覺地為學生樹立一面德育典范的旗幟,做一個具有“品德高尚、修養(yǎng)高深、儀表高雅”的班主任。其次,對于學生而言,班主任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有關的德育知識;教導學生做一個“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在理念上、行動上都切切實實地踐行知行合一,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三)四心并用
四心并用,具體而言是指在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以及給予學生的關心、這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促進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
首先,我們在給后進生做德育工作時,不能因一時的情緒波動,摻入個人主觀因素,對學生進行言語譏諷或人身攻擊,要切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給予學生面子,給予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其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要更多地給予后進生關懷關心,對其進行學習上教導幫助;生活上噓寒問暖;心理情感上傾聽疏導,用心去呵護學生,用情去感染學生,用愛去溫暖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促使學生愿意主動改變不良的品德行為,提高個人的德育素養(yǎng)水平。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才會主動地去探索德育素養(yǎng)的意義所在,進而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品質。最后,激起學生的好勝心。班主任要適時適當?shù)丶て饘W生的好勝心,追求學業(yè)的進步,在此過程中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紀律、道德水平。因此,四心并用,對一個班級德育氛圍的形成起一定的正能量的作用。我們班主任要恰當?shù)赜煤眠@“四心”來為德育工作服務,做新世紀的有心班主任。
(四)多線串聯(lián)
多線串聯(lián),這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保障。需要班主任教師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建構起一個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助的育人網絡,形成在空間上,注重從學校向家庭、社會延伸。在時間上,注重從課內到課外延伸;在活動內容上,注重從文化課學習向綜合實踐能力延伸;收到養(yǎng)德、益智、健身的效果。如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大紀念日在班級學生之中廣泛開展辯論賽、墻報、和征文比賽等文娛活動,來讓學生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來促進優(yōu)良班風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智育等綜合素質水平。除此以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的優(yōu)秀經驗,結合本土本地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
(五)克服家長作風
克服家長作風,主要是克服以下幾種作風。第一,班主任要改變自己作為班主任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的鎮(zhèn)壓,降低師生矛盾惡化的程度。第二,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剛柔并濟,積極尋求師生對話,做到處罰有理,批評有據(jù),避免 “一棍子打死全班”的現(xiàn)象,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非一蹴而就,身為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學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網絡等資源;做到“知行合一”;克服家長作風;用自己的智慧、愛心和耐心,來教育學生,塑造學生,關愛學生,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1]余春連.探討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途徑[J].神州(中旬刊),2017.
[2]劉玉紅.強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措施[J].成才之路,2012.
[3]劉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強化策略[J].新智慧,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