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琳琳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和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小學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音樂欣賞教學主要是借助音樂強化學生內心情感的激發(fā),讓學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體驗之中,對音樂的情感能量進行傳遞,讓學生在音樂學習欣賞中獲得包括審美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yǎng)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一)契合了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音樂審美”及“相關文化”的培養(yǎng)。一方面對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與價值進行了明確,另一方面闡明了這一培養(yǎng)目標與國家基于小學生學習目標的要求完全一致、高度契合,對小學課程教育中音樂欣賞教學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體現。
(二)實現了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拓展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欣賞能力能夠得到培養(yǎng),鑒賞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進而帶來小學生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這些教育是學生潛意識情感教育的體現。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氛圍熏陶,帶來思維觀念上的變化。課余時間之中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提升綜合素養(yǎng),而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游戲活動之中,還能夠實現音樂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實現課余生活的豐富與活躍。
(三)強化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提升
音樂既包括了國外的,也包含了國內的,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如果學生基于音樂的審美能力得到發(fā)展,那么也就表明學生基于事物的認知能力是合乎規(guī)范的、合乎邏輯的,也必然能夠獲得認知和認同。基于此,小學生音樂欣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強化學生基于深層事物認知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事物看待中能夠深入進去、更好地看到事物的內涵和本質。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以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為載體,讓學生感悟音樂之美
優(yōu)美、流暢的音樂能夠讓人心情愉悅、舒暢,歡快、跳躍的音樂能夠讓人的心情得到放松,而緩慢、低沉的旋律則會讓人沉思、憂傷。不同的音樂情境、旋律會讓人們對不同的感受進行體會。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愉快、美好的音樂則能夠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對音樂之美進行體會,強化音樂審美主體情感體驗的獲得與提升。學生音樂體驗的獲得能夠讓他們基于音樂的興趣得到拓展,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強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與感知。反之,如果學生在音樂曲目學習鑒賞之前對音樂不了解,或者教師并未結合學生實際進行音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往往可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音樂欣賞教學中,在學生對《漁舟唱晚》古箏獨奏欣賞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切入點聚焦到情感上,對學生的學習欣賞進行引導。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以教師感染力強、富于節(jié)奏感的語調描繪為依據,對相應的畫面進行想象;在優(yōu)美、寧靜、明月當空的江面之上,漁民們懷著豐收的喜悅蕩槳歸舟,頓時將這種情境轉變?yōu)闈O舟唱晚的優(yōu)美畫面。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漁舟唱晚》過程中時而平靜、時而激蕩的音樂旋律進行補充,將學生充分帶入到音樂欣賞教學的環(huán)境之中,強化對音樂的美良好體驗和感悟。
(二)以想象能力培養(yǎng)為依托,讓學生欣賞音樂之美
想象主要指的是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象創(chuàng)新的心理活動。音樂的藝術特點則是借助聲音對美好的藝術情境進行傳達。基于此,在音樂感知中想象力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地對學生的審美想象進行激發(fā)和調動,才能夠讓學生對音樂之美進行感受,而音樂之美往往也需要借助想象力進行體現和展示。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關注和重視,幫助和引導小學生實現想象能力的充分發(fā)揮,這樣能夠助力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在音樂會欣賞中對音樂之美進行感受,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和感悟。比如,在進行《瑤族舞曲》欣賞中,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教師則借助帶有情感和詩意的言語為學生進行描述:在美麗的夜晚之中,遠處傳來了瑤族長鼓這一動聽的聲音,將人們吸引到和平、幽靜的意境之中,從四面八方過來的人們身著節(jié)日盛裝,充分參與到晚會之中,歌曲中彌漫著歡樂的氣息和激昂的旋律,整個晚會流露出幸福和快樂。這個過程中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想象,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體驗,讓學生在求新求異中實現更美音樂作品的欣賞與創(chuàng)造。
(三)以啟發(fā)探究教學為支撐,讓學生內化音樂之美
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美的感受與培養(yǎng)應當注重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教師可以強化啟發(fā)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助力音樂欣賞教學。教師應當經常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以自身的思路和情感為依據進行大膽想象,在思維創(chuàng)造力提升中讓學生對最佳的美感進行體驗。從本質上講,音樂屬于情感藝術的內容,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音樂欣賞教學充分滲透于器樂演奏、律動、欣賞、歌唱教學之中,讓學生在這些教學活動中實現主觀能動性的充分體現,讓學生的律動之美、和諧之美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比如,在進行《彩云追月》的打擊樂合奏和排練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通過拍手和跺腳對各種伴奏樂器進行模仿,之后再有針對性地練習聲部,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全面的參與,對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美、旋律美、意境美進行體驗。同時,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動員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的學習和表現之中,通過啟發(fā)探究活動教學的實施,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強化音樂教學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愉快活潑、意切情真的音樂之美進行全面體驗和感悟。
三、結語
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不僅契合了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實現了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拓展,而且強化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為載體,讓學生感悟音樂之美;以想象能力培養(yǎng)為依托,讓學生欣賞音樂之美;以啟發(fā)探究教學為支撐,讓學生內化音樂之美。
參考文獻
[1]林藝娟.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下),2018(2).
[2]時曉芬.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8(21).
[3]趙星星.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綜合版),2018(10).
[4]牛雅敏.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青少年日記,2019(4).E98E0BA2-5639-48F9-9054-6ED2F1E3F7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