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釗雄
摘? 要: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期,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及時的做到與時俱進,調(diào)整自身的教育理念,把握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對德育教育模式進行積極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诖耍疚木托W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實施激勵策略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一、引言
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不僅是日常班級的管理者,更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時,為了提升教育效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構(gòu)建良好的班級氛圍,靈活的運用激勵策略,以自身的魅力及溝通技巧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德育教育管理計劃,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當前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激勵方法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采取合理的激勵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沒有構(gòu)建完善的激勵機制,缺乏科學合理的激勵策略,從而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
2.德育教育過于形式化
當前小學德育教育正處于起始階段,對學生仍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就使得德育教育過于形式化,正在向文化課的方向考慮,這樣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德育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要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師卻忽視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方法陳舊
班主任的教學方法的運用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但是當前小學德育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教學過程流于形式,教學內(nèi)容也脫離了實際教學情況,并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學習中感覺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導致教學效率較低,不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效果。
三、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方法
1.因材施教的進行德育激勵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并且執(zhí)行能力不足,很難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以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教師總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剛性的教育方式嚴重的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滋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了教育效果[2]。對此,教師要善用激勵策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小事入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班級中,總會有一些調(diào)皮的學生,他們的本質(zhì)并不壞,只是缺乏責任意識,對此,教師可加強對其的監(jiān)督,為其布置符合自身特點的任務,從而實現(xiàn)對此類學生的因材施教,在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對其進行表演和夸獎,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對于一些學困生、后進生,他們?nèi)狈Ψe極主動性,不愛參加活動,課堂中不愛進行思考回答問題,對此,教師可對其培養(yǎng)“我也行”的意識,日常中對其多進行鼓勵,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激發(fā)內(nèi)心的表現(xiàn)欲望,從而重新樹立自信心。而對于一些較為內(nèi)向、膽小自卑的學生,教師要做其堅強的后盾,不斷的基于學生激勵,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表達,樹立學生的自信,同時為其布置一些鍛煉的日常任務,使其多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提升自身的威信。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充分的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運用激勵,從而幫助學生輸咯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
2.結(jié)合生活進行德育激勵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的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在學習雷鋒月,教師可組織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區(qū),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積極的表揚,使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在學?;虬嗉墸嘀魅我龊冒駱拥淖饔茫⒁庾陨淼难孕信e止,如與人交談時和藹可親、面帶微笑;將地上的垃圾撿起并放到垃圾桶中等等,從而為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不亂丟垃圾等等。教師要對學生良好的行為進行記錄評分,并在班會上給學生鼓勵和獎勵,從而帶動全班學生共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班主任還要發(fā)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微信群或QQ群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共同為學生布置家庭德育作業(yè),從而保證德育教育的延續(xù)性。
3.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為主進行德育激勵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對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要讓學生認識到德育教育對自己今后的影響,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3]。例如:教師可實施班干部輪流制,讓學生按照先后順序依次帶擔任班干部,其他學生對班干部在擔任期間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這樣既鍛煉了每一位學生的自律能力,又使學生的責任心得到培養(yǎng),并學會正確的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對不同任期的班干部制定不同的德育任務,并要求學生進行周期性匯報,通過有效的總結(jié)和激勵,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堅持精神。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并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班主任長期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不斷的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通過激勵策略的運用,有效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實現(xiàn)了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天賦.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47
[2]丁豐花.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學周刊,2018(21):169-170
[3]劉瑤.探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