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 要】多媒體課件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感知情境。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多媒體課件可以以形象生動、視覺化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且多姿多彩,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易于與生活現實相結合,創(chuàng)造有吸引力的數學學習情境,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本文結合工作經驗,重點談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68
教學信息有主次之分,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并非是對于教材搬家,教師首先要充分把握教材內容,一節(jié)課有很多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素材之間有不同的重要程度,不需要把所有的教材內容都搬到多媒體課件當中,有些教學內容是要適當的進行選擇,重難點和易錯點是需要學生關注的內容,因此在多媒體課件中,教師需要將重要的內容給予突出強調,通過界面設計恰當地突出內容的主次關系,使學生能抓住主要內容。處理好不同內容的主次關系能夠很好的突出教學內容的主體。小學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學習內容,更好的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呈現文本內容時,不光是僅要考慮到內容的易識別性,還有考慮學生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記憶。
一、利用對比關系突出重難點、易錯點
教學重點內容是整個課堂所學知識的核心內容,教學中的難點是學生難以理解不容易掌握理解的內容,易錯點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內容。數學課堂的教學需要突出重難點、易錯點。當多媒體課件中突然出現不同于其他物體的時候,比如字體大小變化,色彩變化時,學生注意力便會轉移,教師可以利用如此“刺激”,來呈現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易錯點。利用對比關系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區(qū)分,有利于提高多媒體課件的視覺表現力,幫助學生快速的識別重要的學習內容。
首先,可以利用大小對比來突出重難點。多媒體課件界面中元素大小的變化是進行頁面整體布局的一項重要內容。界面中文字和圖片都存在著大小對比的關系。以文字為例,文字在課件中占著重要作用,可以準確表達教學內容,為教學過程提供線索。在呈現文本內容時,可以通過字體大小對比來突出重點內容,對重點內容的字體放大,作為學生的記憶索引,便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小學低年級數學內容中,數字、公式、定義是需要重點強調的。
其次,利用色彩對比來突出易錯點。色彩在多媒體課件中是最顯而易見的。在多媒體課件設計時,文字的易讀性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主要通過色彩對比來實現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喜好大多的是活潑、明快的色彩。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知識的注意力時間不長,知識的無意識記憶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無意記憶,對需要掌握的重難點,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利用醒目的色彩來標識。
再次,要合理安排主體內容的位置在教室中,由于位置的不同,學生看到多媒體課件的視角是不同的。人在觀看屏幕內容時,有著一定的視覺習慣,通常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看。因此在進行頁面設計時,需要將重點的內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即最佳視域,讓最重要的內容在第一時間進入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最佳視域,就是在一定的界面范圍內,最令人注目的地方。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是為了更好的呈現教學內容,建構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增加記憶線索,有助于學生記憶學習內容,增強視覺效果,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二、課件設計注意界面適當留白,給學生表達操作的機會
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引路人,真正探索知識的主角應該是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在課堂中得到尊重。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也是為了能夠在教學課堂中更直觀的傳遞教學信息,從而為教學服務,所以課堂中大部分時間是應當以學生為主。留白是中國水墨畫的一種構圖形式,在多媒體課件界面中運用留白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呈現時機上適當地留出一部分內容。適當的留白一些內容,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往往是被教師忽略的。
(一)教學內容上留白,給學生表達的機會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是發(fā)展語言的重要時期,學生都有表達的欲望,語言表達對學生思維的深化有很大的幫助,這對學生在今后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表達也是思考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數學語言的發(fā)展,更有助于學生的對知識掌握。表達是交流互動的重要方式,師生之間的表達方式更是促進學生探究知識的橋梁。學生的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也是對教師教學的一種反饋,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在教學內容上適當留白,有意識的給學生表達的機會,鼓勵并關注學生的表達,利用合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大膽的表達,讓學生在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說出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想法,更讓學生的想法和思考能得到尊重。
例如二年級下冊《認識角》這一課探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時,雖然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很容易建立,當教師出示了課本的一角,黑板的一角以及教學樓的一角時,當教師問哪個角大時,很多學生受經驗的影響,會覺得教學樓的那個角最大。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給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教師不評判學生的答案,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教師再利用動畫演示將三者的角對比在一起,引導學生從角的概念入手來總結角的大小與邊長和張口大小的關系。學生之間的思維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碰撞,教師合適的引導從而使學生準確掌握了知識。
(二)使用時間上留白,給學生操作的機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明顯的發(fā)現他們對于學習之外的活動的興趣高于學習本身。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動手操作,便是一種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形式。新課改提倡學生在操作進行進行共同合作探究活動,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在活動中自然的會進行觀察和操作,這樣一來,他們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提升,能獲得豐富的體驗。體驗是學生獲得認知的重要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中同化學習內容,獲得發(fā)展。學生只有把所學內容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探尋、動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多媒體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從視覺直觀中體驗到數學的趣味,快樂的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