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武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高中生開展德育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逐漸成熟,所以學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加強對音樂的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本文主要對高中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具體的實現(xiàn)路徑并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xiàn)路徑]
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象征著積極向上、美好祝愿和對美的描述,往往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體驗。高中音樂作為高中學生的一門學科,有著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不僅可以實現(xiàn)音樂教育,而且還具有其他學科不具有的德育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前的高中音樂教育中,人們普遍看重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所以筆者重點就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教育進行詳細論述,并指出了具有的有效實現(xiàn)途徑。
一、高中音樂教育和德育功能的簡要概述
從廣義角度看,音樂教育通過借助有效媒介,使學生有效的掌握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有效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狹義角度看,音樂教育主要是以學校教學大綱作為指導,讓音樂教育具有較強的組織計劃性和目的意義性。高中階段的音樂教育主要是讓學生從思想行為方面產(chǎn)生改變,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政治思想,從而讓學生得的全面成長發(fā)展。從目前的高中音樂教育來看,其自身具有的德育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展現(xiàn),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有些不良事物對學生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特別是一些流行音樂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還對學術性道德的作用發(fā)揮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高中的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思維和道德行為。高中音樂教育對當下的社會生活百態(tài)進行抽象的展示,通過音樂學習,學生可以感知到假惡丑和真善美,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推動了正確道德思想的形成,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都打下了良好的道德基礎。
二、高中音樂教育德育功能的實現(xiàn)路徑分析
1.敢于突破固有模式,進一步濃厚課堂氛圍。高中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關鍵時期,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干擾。因為音樂這門課程還沒有列入到考試科目中,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態(tài)度較為隨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音樂教育對學生德育功能的有效實現(xiàn)。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讓整個音樂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深入感染,能夠更加自覺的融入到課堂中,從而形成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教師在一線教學實踐中,千萬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周圍教師用的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思想和教學方式,放眼全球全國,用更加寬闊的視野找尋高效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學習借鑒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學法、日本的鈴木教學法等,此外奧爾夫高中音樂教學體系比較適合團體合唱的排練,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而較好的實現(xiàn)了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2.創(chuàng)新改善教學理念,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德育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輕松活波的音樂學習氛圍中,非常有利于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要加強制度機制建設,使學生能夠多角度去接觸音樂,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演唱和表演自己喜歡的歌曲,使學生在興趣分組中增強對音樂的喜愛,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有效促進學生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加強。比如,可以在每年的秋季舉行“一二九”歌唱比賽,調動學生參加合唱的積極性,強化對高中生紅歌的學習,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在進行全校比賽。音樂此時的高中生精力比較旺盛,都愿意積極參加。選擇了如《五星紅旗》《祝福祖國》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健康又積極向上的歌曲,剛開始學生對這些紅歌的情感可能不是太深,時間一長,逐漸就會把愛國的情感潛移默化的滲透到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中,特別是在整齊的音樂聲中,可以產(chǎn)生直達內心的堅強力量,就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產(chǎn)生深遠影響,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并善于采用創(chuàng)新方法,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教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歌曲,并配以歌曲和豐富的畫面,還可以選擇勵志和增強愛國情感的歌曲,比如《中國人》和《龍的傳人》等,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情感。教師還可以安排本土歌曲,使學生在演唱時增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不斷的生活,比如在觀看《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MV時,充滿鄉(xiāng)情美麗的畫面深深的吸引了學生,促進了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很好的完善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
4.著力打造校園音樂文化,營造濃厚德育氛圍。校園的音樂文化可以說是學生精神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對此學校要切實加強重視,給予大力支持。一個良好的校園音樂文化能夠讓高中生的情緒得到振奮,讓校園到處都生機勃勃,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可以為學生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提供積極的環(huán)境正能量。比如,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站每個月選取同一主題的歌曲:勵志歌曲、親情歌曲和紅色歌曲等,定時播放,讓學生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提高德育水平,時時處于健康向上樂觀的文化氛圍之中。慢慢的,學生就會在不自覺中哼唱這些惡歌曲,還可以把歌曲的內容和精神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比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品行,學??梢灾付ǜ卸饔媱?,選擇如《母親》《父親》和《感恩的心》等歌曲,用歌曲和韻律去打動人人心。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給父母唱歌或者一起唱歌等方式,有效的增強學生和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
總之,音樂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語言,無時無刻不在撫慰著人們的心靈,漫步在音樂的海洋中,高中的音樂教師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引路人,一定要更新音樂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緊跟時代的步伐,創(chuàng)造性的做好音樂教育工作,強化音樂教育德育教育的滲透,更好的履行神圣職責,讓精神文明之花在音樂的土壤里絢麗開放。
參考文獻
[1]伍彪.探究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路徑[J].中國民族博覽,2016(08).
[2]劉海平.學校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D].河北師范大學,2011.
[3]楊晨.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路徑[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6).
[4]周云燕.高中音樂教育中實現(xiàn)德育功能的路徑探索[J].北方音樂,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