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婷
摘要:教學的實質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結合的過程,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只有教師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用正確、有效的方法抓住閱讀的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句、段進行仔細地分析理解,才能讓孩子們把握閱讀材料的精髓,提高閱讀興趣。
關鍵詞:閱讀;習慣;養(yǎng)成
閱讀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誰的閱讀能力強,誰就能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信息。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的,所以幫助小學生進行高效的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成了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引導學生認識閱讀的重要性
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對其進行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進行良好的引導,就會使學生對閱讀失去信心。而且在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閱讀時不能單單只在課堂上進行引導,更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不能強迫地讓學生進行閱讀。如果強行讓孩子進行閱讀,這樣會約束了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產(chǎn)生反感和抵觸的心理,適得其反。老師在對學生的閱讀引導成功以后,讓學生有了自我閱讀的意識,再對孩子進行鼓勵,并且?guī)椭⒆咏鉀Q問題。比如,針對一些識字不多的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引導其查字典識字。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老師在學生閱讀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去思考并尋找答案,養(yǎng)成這種習慣,對以后閱讀文言文時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傊瑢W生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后,能極大地提升語文成績。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關鍵是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而在小學這個階段要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老師可以在平時觀察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時的一些愛好,從其愛好入手就能夠讓孩子更加快樂地進行閱讀。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學習方式主要是模仿,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有效的引導。如果在孩子們開始閱讀的時候有一個喜歡閱讀的語文老師,能夠經(jīng)常陪伴孩子們閱讀,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開設一些小游戲或者一些趣味性的活動,使得孩子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上閱讀。榜樣的力量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對閱讀非常感興趣的語文老師對孩子學習和培養(yǎng)閱讀習慣很重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也應當教授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比如,可以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和輕聲地誦讀,讓孩子去感受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還可以借助現(xiàn)代高科技的教學設備給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示范。
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
從心理學上來看,閱讀是為了讓人有所期待,通過閱讀去尋找答案,而在閱讀的同時又會產(chǎn)生新的期望,從而陷入這樣一個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讀到的內(nèi)容就是其接收的第一個信息,從這一刻開始,學生的思維活動就開啟了。其對閱讀產(chǎn)生的問題開始進行思考,并自發(fā)地去文章中尋找答案,不斷地進行思考。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才使得閱讀越來越有趣,讓學生有了動力。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老師充滿熱情學生更容易被感染,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得其閱讀能力越來越好。而且老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拓展。
經(jīng)研究表明,小學生在孩童時期情感處于非?;钴S的狀態(tài)。他們在學習課文時所帶來的情感變化比成人多,他們的情感變化非常明顯,而且對于接收到的情感會直接地表達出來。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多注意這些情況,比如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聆聽學生的聲音變化等。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無法靜下心來閱讀,甚至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進行良好的閱讀,這不僅僅是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還能夠讓他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靜下心來,使他們終身受益。閱讀不僅能夠學到知識,而且能夠讓一個人的個人素養(yǎng)得到提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的我,在對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方面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而且老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畢竟每個孩子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而且每個孩子閱讀基礎和水平是有差異的,因此,老師應該因材施教,針對孩子們的不同情況來提高閱讀興趣。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橫寨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