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珍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門注重邏輯性與推理性的高中教程重要學科,主要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人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響應新時代教育體制改革,運用“讓學引思”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讓學引思”這一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拙見。
關鍵詞:讓學引思;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所包含的知識是非常廣泛的,包括天文、地理、環(huán)境與資源、人口與環(huán)境資源利用、大氣與氣候等。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世界觀、拓展價值觀,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神奇,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但是地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加上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所以傳統(tǒng)教學對于地理學科教學并沒有那么重視。在主張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與全面性發(fā)展人才的新時代,地理教師要利用好“讓學引思”模式引導學生學習地理。
一、“讓學引思”的意義
“讓學引思”顧名思義就是將課堂讓給學生,教師要明白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主動對知識進行思考。這一教學理念是由德國一位非常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提出的,他主張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引思的意思,就在于引導和激發(fā)。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注重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去教導學生。改進學生在學習上只能被動接受的現狀,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二、“讓學引思”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課程知識點繁多復雜,各個領域的專業(yè)知識都有涉及,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有很大的困難。在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中心,基本上整節(jié)課的時間都由教師自己掌握。這樣進行填鴨式教學,沒有留給學生自主思考和消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不利于學生接受知識。長期以往,過于枯燥的課堂,還會消磨掉學生對于地理學科學習的興趣?!白寣W引思”模式,以它獨有的形式和意義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地理,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
另外,地理最重要的學習工具就是地圖,學會看地圖是所有學生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門知識和技能。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記住復雜的地圖可能要比記住有規(guī)律的文字困難得多。所以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留下時間,讓學生練習繪制地圖來加深記憶。
最后充分利用讓學引思模式,可以讓學生加強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果教師將學生看成課堂教學的主體,多讓他們進行小組學習,學生就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意識。
三、“讓學引思”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計教案,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
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應該先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備課工作,精確了解課本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分析推斷本次教學內容的核心問題。讓學生圍繞核心問題進行思考,有助于提前了解學習內容,更加容易地掌握核心知識。教師要用心設計教學方案,對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調節(jié)。
比如在教學《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時,教師可以放一些旅游勝地的照片,然后讓學生討論這些旅游圣地分別適合什么時間去旅游,并且原因是什么。這樣就可以將天氣和氣候順理成章地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從課前的問題情境過度到課堂內容,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需要大量的圖片、地圖和視頻來完善教學內容的學科,僅靠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是不能展現全部內容的。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播放、圖片展示等方法,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在教學《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方位,還有宇宙的已知層次與結構,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知識體系,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思維。通過地球自轉、公轉的視頻觀看,學生可以對地球的客觀事實有更多的了解與掌握。
(三)優(yōu)化課堂結構,設計合理教學層次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合理地設計教學層次,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合理設計教學,做到循序漸進、由簡到難地設計教學方案,優(yōu)化課程結構,使課堂有層有次,便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課堂知識。比如在教學《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經濟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從如何讓經濟快速的發(fā)展起來這一角度入手講述。從區(qū)域農業(yè)的發(fā)展,再講到區(qū)域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發(fā)展,可以結合當地具體情況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方便學生理解。這樣可以優(yōu)化課程結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討論和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逐漸摸索和掌握學習地理的正確方法,深刻記憶相關知識。
結束語:
高中地理教學要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堂效率,就要正確應用“讓學引思”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引導的作用,將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貫徹“讓學引思”理念,促進我國地理學科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旭.“讓學引思”課堂模式的構建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8(28):41-42.
[2]王亞惠.讓學引思理念??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J].江西教育,2018(27):45.
[3]周輝.“讓學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