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有瑢
【摘要】:素質(zhì)教育實施多年以來,國內(nèi)小學課堂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課堂管理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要充分發(fā)揮小學課堂管理的效果,需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管理模式,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以及獎勵,加強師生互動,營造更加和諧的課堂氛圍,此外還要注重轉(zhuǎn)變課堂管理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管理的主體,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以人為本 小學 課堂管理
小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日常課堂管理活動中,要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按照小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效調(diào)整課堂管理措施。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開始被更多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為此,教學工作者在課堂管理工作中也開始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有效的推動了課堂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管理缺少互動溝通
小學課堂管理中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溝通,教師過分迷戀于自身的權(quán)力,對學生管理過于嚴苛,認為只有安靜的課堂才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長久以來,教師都處在課堂管理的核心位置,學生的一舉一動都要聽從教師的安排,師生之間互動溝通僅限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機械化的溝通形式造就了壓抑的課堂氛圍。此外,師生互動的缺失使得教師無法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管理目標模糊,針對性較差,對學生學習效果也會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有效的降低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盡管新課改一再要求教師要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可是在實踐工作中,很多教師對于師生之間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模糊感,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還停留在表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造成了實際教學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流于形式,小學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升。
(三)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接受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假如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將會直接導致學生課堂學習行為出現(xiàn)問題。比如,部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以及實踐經(jīng)驗,隨意的制定各種教學目標,不關注學生主體性,課堂中充滿了隨意化的語言,教學形式過分單一,使得學生逐漸的喪失了對于教師所教授內(nèi)容的濃厚興趣。
二、以人文本理念在小學課堂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師生互動
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個主體,師生之間只有保持信任、平等和尊重的關系才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傳統(tǒng)課堂管理模式采用了師生之間的直線式單向信息傳遞模式,這種模式通常會因為學生數(shù)量過多,造成師生之間出現(xiàn)溝通不暢的問題,從而為師生關系帶來不和諧的影響。因此,課堂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師與學生要經(jīng)?;?、溝通,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將自身的想法傳達給學生,認可并且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彼此認同感。在學生生活與學習中遇到問題以后,也更加愿意和教師進行溝通。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需要依靠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是感染力以及影響力的有機融合。環(huán)境對于個體的發(fā)展以及成長有一定的影響,融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反,壓抑的課堂氛圍將會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消極的狀態(tài)下?!耙匀藶楸尽币蠼處熞灾笇д叩慕巧笇W生的學習與生活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學生學習更加有意義,教師在幫助學生營造寬松氛圍的同時,也要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推動其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比如,在課堂鈴聲響起以后,當教師走進課堂以后,會發(fā)現(xiàn)教室非常的混亂,有的學生在打斗瘋鬧,有的學生在嬉戲追逐,還有的沉浸在趣談當中。具備這些心態(tài)的學生,如果突然將注意力完全聚焦到課堂上,會使其產(chǎn)生一種反激浪花,此時教師不能夠立刻講課,也不能大聲的呵斥。由于上節(jié)課程剛剛結(jié)束,學生要有一個緩沖的過程,但是很多教師認為,只要開始上課,學生的就會安靜下來,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教師應該使用以靜制動的形式,站在講臺上,用平靜的目光環(huán)視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將散亂的心完全引入到課堂上來,或者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轉(zhuǎn)移到課堂上來,使得學生能夠安靜,教師再停頓三五秒的時間,再用比平時低的音調(diào)授課。
(三)提升主動參與管理的熱情
教師始終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并且引導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梢苑e極的引導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決策,通過討論提升學生責任感與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的秩序以及積極的氛圍,這樣不單單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在班級工作中的成就感,還有利于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該階段,教師已經(jīng)不再是主要的管理主體,學生也具備了自主決策的權(quán)利,部分責任心相對較強的學生還可以積極的幫助教師參與到課堂管理活動中,在某種意義上能夠減輕教師身上的重擔。該階段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對于學生人格的尊重,不僅確保了學生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性,使其能夠放心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課堂教學是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積極探索,長期堅持,依托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師生互動,營造更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主動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為了降低消極因素的影響,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總結(jié)、完善,創(chuàng)建出屬于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吳姍婷.“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評《以人為本,多元開放: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自主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J].上海紡織科技,2018,46(10):79.
【2】王曉娟. “以人為本”在小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A]. .《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2.
【3】盧殿山.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33-34.
【4】代若鵬. 小學學校管理中不容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