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霞
摘 ?要:美術作為小學課程的一門基礎學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講,美術是奇妙而且有趣的,所以老師在幫助在小學生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方法的運用。在小學教育階段,老師應該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并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中段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學習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段;美術教學;優(yōu)化策略
美術教學的積極意義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在于提升學生的小學綜合素養(yǎng)。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注重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主要內容的學習,而忽視了美術、體育等課程的學習重要性。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等教學理念的滯后,導致了小學生們學習美術時的不完全性,對教學效果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思索出有效可行的教學策略,來展開對學生的美術教學。
一、小學中段美術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滯后
由于小學美術教學沒有受到學校各級人物的重視,教學理念還被應試教育影響,對美術的重視度遠遠小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學科,認為美術不重要。而在現(xiàn)階段,新的教改標準下,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重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所以由于學校和老師的不重視,讓小學生們在美術方面的基礎能力低下,使學生在更高階段的美術學習受到了限制。學校的不重視、老師的懶散性,都是學生不能好好學習美術科目的直接誘因。要想優(yōu)化美術教學策略,首先就應該改善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理念,重視小學美術的教學。
(二)教學模式單一
小學生在學習美術時,是充滿興趣且對美術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的。但是由于老師的不重視教學,而在教學課堂上沒有充足的準備,致使教學模式單一,從而導致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逐漸失去興趣。在小學美術的教學課堂中,老師都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生硬的理論知識,將課本上的知識點生搬到課堂上,然后再進行乏味的講解環(huán)節(jié),而并沒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畫。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自我參與感,在美術課堂中自然也不會得到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器材不足
由于學校和老師不夠重視小學的美術教學,所以很多學校其實并沒有足夠的教學器材以供學生實踐,甚至一些學校并沒有專業(yè)教學器材。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如果不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去感受,只靠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理會到美術的深意。所以,在美術教學中,一定要擁有足夠的教學用具以供老師和學生們使用,否則教學就不能稱之為教學。
二、小學中段美術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夠強,自制力比較差,在學習美術的時候,不能深入思考和欣賞美術的魅力。而在老師教學的時候,就要注意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得到充足的參與感。老師在課前制定教學方案時,應該注意以學生為主體,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學習美術也要像其他科目一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確定學習的重難點,突出教學重點,以此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準確凸顯教學重點,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充足的研討。老師在做教案備課的時候,首先應該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剖析理解,以便在備教案的時候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挑選教學的重點。第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學內容枯燥會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和聽課效率,所以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就應該找到學生的興奮點,對此展開學生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教學課堂營造積極有趣的氛圍,適合讓學生獲得參與感,以便學生對課堂學習有很好的感覺,對課堂教學的內容能夠透徹理解。第三,老師要在學生學習之后,針對教學重點布置課后作業(yè)。課后鞏固的部分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很多疑難和困惑都是通過學生做題解決的。所以老師不能忽視這一部分,而應該借助課后作業(yè)督促學生的學習。
(二)開展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的美術課堂體驗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借助學與做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完課本知識之后,通過組織學生做一些拓展活動,幫助學生開發(fā)腦思維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自己動手實踐對美術學習的鞏固,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美術課堂的奇妙,才能在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老師借助這一方法,不僅讓學生得到學習的有效方法,還能適應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課程《精美的郵票中》,老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向同學們展示不同種類的郵票,通過向學生分發(fā)郵票,觀察郵票的細節(jié),然后詢問學生喜歡哪一種郵票并說出理由。借助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事物的印象,從而深化課堂教學。
(三)設立獎勵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對小學生中高段的美術教學中,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對美術課堂有參與感,可以通過設立獎勵機制,來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對中高段的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學生們大都有比拼和勝利的思想,想著要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xiàn),讓老師對他的行為進行夸獎和同學欣賞。在老師結束一節(jié)美術教學內容的時候,可適時給學生進行反饋,對學生們發(fā)出肯定性的話語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對小學中高段的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老師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新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對如何優(yōu)化美術教學,教師應該針對問題找到適合的方法,實施教學的多樣性,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能更愉快地學習,并使美術鑒賞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賴慧婕.小學中段美術教學優(yōu)化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3):67-68.
[2]邱靜靜.基于自我實現(xiàn)的小學美術教學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2017(26):19.
[3]曲詔菁彥.中小學美術課書法教學研究[J].魯東大學,201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