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霞
摘 要:一直以來,政治都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學習政治不但能夠掌握政治知識,還能夠完善自身價值觀,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質。而時政教育的結合更是要凸顯出政治教育的作用,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時政教育;策略方法
高中政治的很多內容其實都是社會百態(tài)的濃縮,它即來源于社會,又要回歸到社會。在這期間,通過加強政治時政教育,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出政治學習的價值,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時政教育開展的策略方法。
一、在課前進行時政述評,滲透核心素養(yǎng)
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時政教育開展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時政述評,來滲透核心素養(yǎng)。時政一直以來都是高中政治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的必經之路。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中,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考試內容,都鼓勵學生多了解時政。因此,教師也要將其當做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展開。那么,在課前進行時政述評,便可以達到教學預熱的目的,不但利于基礎課程的學習,也有利于教師在講課中的時政引入。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和學生們聊一聊最近發(fā)生的“大事”,讓學生們結合教材內容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我們以剛剛過去的國慶大閱兵為例,學生會說自己在當天看到了整齊劃一的軍隊方陣,或者是強大、先進的武器裝備等。這樣一個全中國人民都在關注的話題也在一段時間里不斷被討論、被熱議。此外,在國慶期間,學生們也能看到大街小巷上都掛滿了國旗,并且很多都是老百姓自發(fā)的。通過這些事情,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國慶精神其實就是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也是和平主義的體現(xiàn),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老一輩革命工作者的無私付出。學生們通過對國慶的討論,便可以在心中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形象和價值觀,并使自身的精神得到升華。
二、在課中引入時政,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yǎng)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課前時政述評外,教師也要加強日常教學中的時政引入。課前時政述評只是正式上課前的一個預熱活動,想要真正發(fā)揮出時政的結合作用,還需要教師在上課時進行引導,將教材內容與時政相結合,潛移默化地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講解法治精神時,教師便可以社會上的一些違法行為舉例。如今自媒體行業(yè)已經非常發(fā)達,我們通過抖音、快手等軟件也經常會看到一些因為酒駕或者闖紅燈被抓到的人。那么,教師便可以將這些視頻當成素材,在課堂上進行舉例,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觸碰法律的底線。此外,網絡上的一些消防員救火的視頻也可以成為教師教課的素材。這些年輕的消防官兵們,不顧自身安全,為了人民的利益奮不顧身沖進火場,這樣偉大、無畏的精神永遠都值得學生學習。并且通過前者與后者的對比,也能夠讓學生產生正確的是非觀,并在學生心中樹立起一個正確的榜樣,以榜樣的力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在課后開展時政活動,促進核心素養(yǎng)
我們說高中政治時政教育是一個完成的過程,是一個成體系的教學模式。所以除了課前與課中的時政教育外,教師也應該在課后針對性地開展時政活動。如果說前兩者還是選取有限的時間,針對教材內容展開時政教學,是理論層面上的。那么課后的實踐活動,更像是與社會不文明現(xiàn)象“真刀真槍”干一仗,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同時學生們也能通過自己的行為,更好地發(fā)現(xiàn)政治教育的內涵,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傳統(tǒng)文化這節(jié)知識點上,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們結合時政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到現(xiàn)在我們也總能在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時,看到各地區(qū)所舉辦的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如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重陽節(jié)的拜訪敬老院等。學生們根據時政里介紹的各地區(qū)活動,可以在校園內舉辦類似的活動。我們以重陽節(jié)為例,學生們便可以在這一天將自己的朋友們組織起來,一起去往當?shù)氐木蠢显?,幫助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付出努力,留下汗水,但是心里卻是充實的。這種幫助他人所獲得的快樂是其他事物所比不了的。同時通過親身實踐,學生們也更能理解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而這種實踐活動的方式也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過于重視理論的不足,使知識真正服務于生活,成為生活中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時政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在課前進行時政述評,滲透核心素養(yǎng)、在課中引入時政,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在課后開展時政活動,促進核心素養(yǎng)等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意在通過時政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政治教育內涵,在心中建立起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并通過實踐將理論落地,更好地提高自身道德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余芹. 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教學方法策略[J]. 考試周刊,2018(47):138-138.
[2] 孫壽玉.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學分析[J]. 文理導航,201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