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應貴
摘要:課堂表演是良好的課堂文化的一部分。在課堂表演中,教師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實踐,從而更好地提升素養(yǎng),獲得能力。
關鍵詞:課堂表演? 主動參與? 提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設計相關活動,引導學生從中體驗語言文字的運用原則,積極探究學習語文的科學方法。而課堂表演是一項重要的積極的語文活動。
一、課堂表演的必要性
專家指出:課堂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加準確、完整地掌握知識,提升素養(yǎng),獲得能力。而在課堂表演中,教師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該做什么、怎樣做,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事實證明,學生們在課堂上表演,既有老師的巧妙引導,又有同學彼此之間的團結協助,能夠充分展現他們的藝術才能。
二、課堂表演的可行性
陶行知說,教師應該善于解放學生的頭腦和手腳,讓他們從自由中獲得真正的教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使用直觀手段,要求老師有很高的科學和教學修養(yǎng),懂得兒童心理學,懂得掌握知識的過程?!倍n堂表演直觀形象,通俗易懂,是解放孩子大腦、雙手、雙腳的最有利的方法。學生在表演《江村小景》時,母女對白,道出了戰(zhàn)爭年代女孩子讀書之難;母子重逢,揭露了軍閥混戰(zhàn)時期的可怕生活;手足相殘,母親痛心的情形,活靈活現地控訴了戰(zhàn)亂給下層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表演《威尼斯商人》時,夏洛克的貪婪與吝嗇的性格、安東尼奧的獻身精神、鮑西婭的睿智冷靜,一一展現?!兑焕迕住分械膵寢屘沼耙驗樾∫惨焕迕椎纳砀叨獾郊t衣青年的誤會,她為了澄清事實,請求作家?guī)椭?,情辭何等迫切,最后維護了自己的尊嚴,那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和得理饒人的襟懷,令人欽佩。此外,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學生們通過語言與神態(tài),將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展現得惟妙惟肖。在表演《范進中舉》時,范進喜極而瘋,招致老丈人胡屠戶呵斥打罵,而胡屠戶打范進、把銀子握在手心等細節(jié),則全面地展現了受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毒害的百姓的悲慘命運和趨炎附勢的世故人情。
三、課堂表演的有效性
1.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課堂表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演動機,促使學生愉快而主動地參加到表演中去。表演《皇帝的新裝》時,小峰、小翔、小費等同學步態(tài)滑稽,表情幽默,表演游行大典時把情節(jié)自然推向高潮,令同學們開懷大笑。筆者的每一屆學生都喜歡表演,通過極其成功的課堂表演,他們快樂而準確地把握了課文的主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后進生,因為參加表演,開始對語文產生了興趣。
2.積極自主探究
課堂表演,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大大激發(fā)孩子們探索真知的熱情并增強其競爭意識。學生學而不厭,自覺鉆研教材,自主探究作者意圖。有時候為了表演得更精彩,演出之前,學生們會仔細謀劃,揣摩角色。如胡屠戶該由誰來扮演;魯智深又該由誰來扮演……表演《范進中舉》時,我們班小靖同學想扮演范進,全班同學都反對,說那角色不適合他,理由是范進應該是文弱書生,而小靖同學長得五大三粗。同學們在探討中自然深化了對文章的理解。
3.培養(yǎng)動手能力,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
在課堂表演中,學生根據課本內容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制作出最好的道具。參加表演,可以提高學生的手眼配合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小伙伴協作表演,也能讓他們懂得如何與人合作,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進入角色,如何表現自我。學生在表演時,會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學生在表演時,會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許多道具,如表演《皇帝的新裝》為騙子安裝了電話,配備了電腦。
4.不斷提升素養(yǎng)
(1)提高審美情趣。課堂表演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筆者最近幾屆的學生都特別喜歡表演《皇帝的新裝》,情節(jié)中,表演小孩的角色,只那一句話,但小虞同學卻成為最佳演員,為什么?因為他的語調,他的聲音,把同學們帶到游行大典的盛況中,仿佛許多人都想說這句話,卻不敢說,而他卻童言無忌,一語道破天機。猜疑、迷惑與天真,全部在那短短的一句臺詞中體現出來。學生們選小虞為最佳演員,恰恰彰顯了審美情趣。
(2)鍛煉應變能力。 在表演中,可促進辯論式教學,激發(fā)并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學生表演《晏子使楚》時,扮演楚王的小茂同學想侮辱扮演晏子的小龍,他倆進行了激烈的唇槍舌劍。經過激烈的舌戰(zhàn),學生不但牢牢掌握了知識,而且極大地鍛煉了口才,同時也很好地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他們的應變能力。
(3)實行自我教育,挖掘學習潛能。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與新的教學理念如出一轍,在語文課堂上,筆者引導學生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通過課堂表演進行自我教育。
(4)培育成就感,促進學生自信。 學生表演成功了,就會自覺地把過去的一些課文拿來表演。學生們滿懷信心,把小學課文《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負荊請罪》《斯巴達克斯》等都搬上了課堂。我班的學生,在學校去年的元旦文藝會演中,表演了課本劇《負荊請罪》,贏得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5)加深學生的記憶。 在課堂表演中,學生容易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從而又快又準地理解課文內容,并加深記憶。27年的語文教學中,筆者一直重視學生的課堂表演,讓語文課堂表演成為筆者的教學特色之一。多年前畢業(yè)的學生回憶過去的學習經歷時,總是情不自禁地談起他們當初的表演經歷,而這些經歷也成為筆者記憶中的璀璨明珠。
(6)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價值觀。表演,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加深學生對親情、友情的感悟,對祖國的熱愛?!队薰粕健分校薰尢岢鼋ㄔO性問題,智叟嘲笑愚公移山,通過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愚公移山之前家人對他的巨大支持;在表演《陳毅市長》時,學生通過表演,懂得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沖突時,應該如何取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表演是豐富課堂文化的重要途徑。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表演,使課堂綻放迷人的光彩。
參考文獻:
鄧濤.名師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初中語文教師要強化學生的課堂表演能力 教研探索
責任編輯:陸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