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意
摘 要:新課程改革,又稱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的是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需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所以我國從小學到中學都紛紛開始對各科教育進行教學改革。語文作為我國的漢語教學學科,在教育舞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更是備受關注。以小學語文該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教學改革展開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而語文又是以母語教學為主的基礎學科。首先,它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為教學宗旨,其次,語文教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效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情懷和家國意識。所以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要對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光要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還要利用它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和理解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內容,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小學教學依然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存在著教學單一、教學模式相對滯后、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理念相對落后的教學問題。首先,大多數的小學語文課堂普遍采取的依然是以老師為主的“滿堂灌”模式,教師跟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較低,課堂氛圍不活躍。其次,師資隊伍主要以中年老師為主,他們的教學理念更新的不及時,所以采用的教學模式依然很老舊,逐漸不再滿足社會所提出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的落實。最后,家長由于忙于生計,所以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輔導,依然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導致新課改無法全方面推行。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和素質教育首要強調的都是必須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材設計和教學計劃都要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fā)進行綜合考慮,所以想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第一步就必須要讓學生自愿當學習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計劃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必須是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空間,鼓勵和肯定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從而達到提升語文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的目的。教師要根據班級整體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逐漸適應和接受新的語文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對事物的學習充滿著好奇但缺乏耐心,所以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就要從他們的特點出發(fā),盡量用輕松有趣的方式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首先,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利用圖畫、視頻、音樂、動畫等形式輔助課堂教學,用生動形象的授課方式向學生傳達語文知識和語文技巧。同時老師對學生在課堂中表達的意見要給予一定的鼓勵,不要限制學生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力,對于他們錯誤的見解要進行耐心引導。其次,可以利用課外閱讀來豐富課內閱讀資源,例如人教版高年級教材中《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傳統(tǒng)小故事和《草船借箭》等歷史典故都是經典的課內閱讀資源,老師可以利用課外的寓言故事合集等讀物來吸引學生對這些小故事的閱讀興趣。
(三)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趣味性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的途徑,而課堂游戲則是趣味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課堂中加入小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到游戲中,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背誦古詩的時候,如果老師讓學生死記硬背,那學生會逐漸喪失背誦興趣,但老師如果利用游戲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古詩,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游戲的形式,充分地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起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作用。
(四)多組織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課外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萬物都具有極高好奇心的年齡階段,他們渴望探索和接觸新鮮的事物與環(huán)境,所以老師除了課堂教學這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形式外,還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包含了許多和大自然有關的課文,如果單純只依靠老師在課堂上空洞的講解,學生是無法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所以語文老師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課外活動,和學生一起在大自然中進行探索和學習,引導學生親身去經歷大自然中的神奇與美好,這樣才能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有利于日后語文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對小學語文進行改革,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然后,根據小學生年齡段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改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萬學.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J].考試周刊,2015(62):44.
[2]陳光鈺,王雙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05.
[3]郭艷艷.試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J].學周刊,2017(6):218-219.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