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開明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已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在這種充滿民主的氛圍中自由討論、自主探索、放飛思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思維得到鍛煉,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
【關鍵詞】合作學習??? 自主探索??? 思維放飛
“我認為把圓剪拼成長方形后,圓的面積沒變,周長卻變了?!薄拔野l(fā)現(xiàn)這拼成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圓的半徑?!薄澳情L方形的長與原來的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幾個一組一邊操作一邊熱烈地討論著,有些學生為了說明自己的看法,還在不停地比比劃劃。教師卻只是在每一組學生之間走走、看看、問問,不時的還問問這個,問問那個,或與學生們說上幾句,或微笑地點點頭。這是筆者在聽《圓的面積》一節(jié)課中所見到的一個場景。自從前幾年我區(qū)推行新課程改革開始,我校就一直把課堂教學改革放在一個首要的位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直是我們的課研專題。這種學習場面可以說是隨堂可見。我們把這種學習方式叫做小組合作學習。
自提出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已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在這種充滿民主的氛圍中自由討論、自主探索、放飛思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思維得到鍛煉,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梢灶A計,在今后的大班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將是占據(jù)主要地位的學習方式。所以,如何認識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質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是現(xiàn)在教師急待解決的一大課題。下面,筆者就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體會以及在一些聽課中的發(fā)現(xiàn),談談對這一課題的理解與認識。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過程
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四步:
第一步,合作學習課題的產生。課題的產生可能是教師在備課中預設的,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在備課中就已經安排好了學生在學習圓的公式前應先由小組合作,通過測量計算得出圓的周長與圓直徑之間的關系。也可能是在課堂教學中突發(fā)性的,如在學習《分數(shù)的認識》時,當教師要求學生用分數(shù)表示出“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時,有的學生說是“四分之二”,有的說是“二分之一”,為了使他們真正理解知識,教師便在這時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課題也就在這時突發(fā)性地產生了。
第二步,合作學習前的組內成員的個體思考與準備。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只有有了這個過程,在合作的過程中才能起到“合作”的效果,否則就會成為個人的演說或展示。但這一過程在教學實際中卻常常被忽略。
第三步,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部分。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安排更長的時間。
第四步,匯報、小結,形成共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過程,是一個總結提高的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善于組織與引導。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比較簡單,在大班教學中,一般為了便于組織,很多教師喜歡把全班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前后桌的學生為一組。在這四人當中選出學習小組長,組織合作討論學習。也有的時候因為教學需要,報把全班學生重新分成5~8人小組的。一般來講,每一個小組的人數(shù)不宜過多。
(三)小組合作學習時機的安排
從時間上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并不一定要安排在一節(jié)課中的固定時段。它可以設在一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可發(fā)生在新知的探索過程中,也可能出現(xiàn)在課堂小結中或在作業(yè)中,還可以出現(xiàn)在課后。到底安排在什么時間,應視學生的學習需要而定。一般來講,學生一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能解決的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不容易操作的,可以安排小組合作操作完成??傊裱粋€原則:個人能完成的不進行小組合作。
(一)小組合作中缺乏獨立思考,人云亦云
一次上“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教師在復習完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后,就直接布置:“假如把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改為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該怎樣算呢?請學生們分小組合作研究一下?!碑敃r筆者注意聽了在自己旁邊一組的討論過程。有一位學生很快就提出可以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再計算,這個建議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于是,方案通過,大家接著舉了幾個例子驗證,合作很快就結束了。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把小組中不同的思想進行優(yōu)化整合,把個人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沒了獨立思考的過程,合作就等于無源之水,這樣的合作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像這節(jié)課,小組合作之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在學生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前就急急忙忙地讓學生展開討論,由于學生的思維沒有完全打開,容易被他人的看法同化,才會造成這種合作“人云亦云”的現(xiàn)象。
(二)小組合作時間不夠,“虎頭蛇尾”。
前不久遠聽了一節(jié)課,上的是《圓的周長》。教師在設計中是想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測量出幾種圓形物體的周長與直徑,并計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合作研究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在課堂上,由于學生在一些操作上不太熟練,花時較長,教師在數(shù)次看表后,可能是怕超出預定的時間,完不成原來預定的教學,所以一再催促學生,原本有條不紊的學生逐漸忙亂起來。最后,還是在教師的“數(shù)秒”中倉促結束了合作??上攵芯拷Y果誤差很大,偏離了教學期望值。就這樣,原本是一節(jié)設計并不壞的課,就因為沒有充裕的合作時間而遺憾地收場了。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這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策略,它體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但這種學習策略必須向學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否則學生的研究探索將一事無成。像這節(jié)課,教師原本設想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沿著前人走過的足跡研究圓的周長公式,但由于對合作的時間估計不足,學生無法在預定的時間里從容進行實驗、探索,才會造成這種合作時“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討論價值,為合作而合作
在一次聽《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課時,教師在讓學生說了生活中的一些長方體物體后,讓學生拿出了自己準備好的長方體盒子。然后,要求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如下問題: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有幾條棱?有幾個頂點?在教師布置后,學生沒有花什么時間,很快地得出了準確的答案,坐在那里,東張西望。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就提出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他認為,只有當教學走在發(fā)展的前面,這才是好的教學。據(jù)他的理論,我們的教學中,設置的問題應該盡量與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適應,不能老是在低水平上重復,必須有一定的難度,既要使學生能夠解決而又不能輕易解決。在這樣的問題上進行探究才有意義,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像這節(jié)課中這種一個人就能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又何須小組合作呢?
(四)小組合作學習缺乏組織,群龍無首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但如果沒有很好地進行組織,就容易使小組合作學習陷入一片混亂,失去應有的效果。最近聽了一節(jié)低年級《數(shù)的統(tǒng)計》課。教師在出示一組有各種圖形的場景后,由各小組討論用適當?shù)慕y(tǒng)計方法對各種圖形的個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只見在教師一聲令下,各小組學生就一片熱鬧,各說各的,場面上顯得討論非常激烈??杉毿囊豢?,他們都只是在自己說自己的,并沒有哪個在組織,哪個在記錄。說完后,學生還是各用各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上攵?,在各小組進行匯報時,匯報的也只是各人的想法與結果,并沒有達到教師預計的目的。如果教師在之前能夠先給每小組進行分工組織,要求哪個組織,哪個記錄,哪個匯報等。相信在討論時將是另一種現(xiàn)象。
第一,在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前,教師應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做好充分準備。在學生已有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且準備充足以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表揚那些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學生,設法激發(fā)學生的爭論。同時,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敢于動手操作。
第二,在一節(jié)課中,要盡量做到不該浪費的時間一秒鐘也不要浪費,該用的時間再多也不要吝嗇,盡可能保證學生在合作時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究。此外,在小組合作中如果有些操作較難、較復雜,教師還可以做適當指導,同時要求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要分工協(xié)作好,選出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從而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第三,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知道每一個問題的難易度,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水平,從而預設好在課堂中要討論,要小組合作研究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講,合作學習大多安排在學習內容中的重點或難點處。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只是按預設的那樣,哪里需要小組合作,哪里不用小組合作,而應當視學生學習時的情況而定。當我們所預設要小組合作的問題,學生卻能獨立解決時,我們就應當去掉這個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獨立完成;當我們在設計時沒有定為小組討論的但學生在解決時感到困難的問題,我們應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把問題解決好??傊覀兯O置的小組合作,應當是基于學生一個人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或是具有多種思路、多種方法的問題。是學生需要小組合作而進行小組合作,而不是為使學生小組合作而進行小組合作。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應當不斷地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