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蓮蒂
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理念,為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教者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農村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中,切實踐行其先進的理念,在實踐中思索并探索著在教學中發(fā)揮其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思維能力;思維品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那對于條件相對受到制約的農村孩子,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其基本的英語素養(yǎng)并發(fā)展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呢?教者現是一名農村的一線教師,在教學中一直實踐并探索著。
現階段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教學理念,“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先進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工具,將它與我們英語教學巧妙地結合,使教學過程具有了層次性,而且留下了學生思維的痕跡,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有很強的優(yōu)勢,而且很實用,那如何借助思維導圖輔助我們的英語教學?并培養(yǎng)農村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如何引導孩子們在英語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教者在實踐探索中有如下幾點感觸。
一、滲透思維導圖的理念,從低年級的課堂教學起
對于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的農村孩子來講,其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在開始學習英語時,在思想和心理上抑或會有一些畏懼情緒,如何引導孩子拋去一切負面的雜念,開心快樂地學習英語并培養(yǎng)他們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呢?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出發(fā),投其所好,從畫畫入手,低年級的孩子喜歡涂鴉,喜歡畫畫,我們抓住他們這一喜好,從比較簡單、有趣的實物圖形開始鼓勵并進行引導。比如在三年級上冊孩子們學習了26個字母,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繪制一幅字母樹的思維導圖,書上結了很多的字母果子,當我們點燃孩子的思維火花,孩子們會呈現一幅別樣精彩的煙花景象,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很多孩子聯想到有趣的繪本故事《100層的房子》了,繪制了26層的房子,每組字母媽媽和字母寶寶住在一起,比較形象而且也呈現出了字母之間的先后順序性,還有的孩子繪制成了一列開往字母樂園的字母火車,26列火車字母媽媽帶著字母寶寶,也別有特點,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孩子運用思維去想象、體會、感悟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既培養(yǎng)了孩子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又激發(fā)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又如譯林版3A Unit6 Colours story第一課時,通過對楊玲的魔術表演,呈現了一些顏色目標詞匯,此時教者通過在教學中生成一幅七色花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理解并體會對話。此圖既是對文本的分析,同時又是對本課時目標詞匯的總結和歸類,課下引導學生繪制多樣的思維導圖,有的孩子繪制了一幅彩虹圖,還有的孩子繪制了一幅彩虹魚圖,非常精彩。在此過程中孩子既對對話有回顧式的復習和再現,同時思維在發(fā)散和想象,又對目標詞匯的意和形進行再現。同時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們在小組內用英語說說自己的思維導圖,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思維和做事情的能力,這樣孩子樂此不疲,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農村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時,我們要盡可能地挖掘身邊可利用的資源。
二、靈活運用多樣思維導圖樣式
我們既要引導孩子運用思維導圖,同時又要啟發(fā)孩子們根據我們所學教材的板塊不同運用不一樣的思維導圖,靈活運用多樣的思維導圖,如仍以3A Unit6 Colours Cartoon板塊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如下的思維導圖來輔助教學,引導孩子們理解并體會故事的趣味性,如下圖:
可以運用一幅花的圖來呈現關鍵詞以展現教學內容,我們還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語音板塊,譯林版從三年下冊開始在每一單元開設了語音板塊,在開始學輔音字母的發(fā)音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運用思維導圖來呈現含有此輔音字母發(fā)的音,如很簡單的蘋果樹,樹上是含有此字母單詞的果子,這樣有利于孩子們歸納發(fā)相同音的單詞。還有孩子繪制了一幅魚的思維導圖,通過魚鱗顏色的變化展現不同的單詞,既有趣又形象。
同時到了高年級,在學習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時我們可以嘗試氣泡圖,同時為了比較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組合發(fā)相同的音,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們運用雙氣泡圖,比較和歸納,以發(fā)散孩子們的思維,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維能力,進而使其養(yǎng)成好的思維品質。
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運用到語法板塊,在進入高年級時,孩子們會因語法混淆不清而苦惱不堪,借助簡單清晰的思維導圖可以變復雜為簡單,使得孩子們思維清晰。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語法板塊,教者在課堂教學時通過生成一幅思維導圖能夠輔助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和運用,非常有實用性,如下圖:
三、運用思維導圖,自主學習構建知識體系
以上是在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進而起到理解和鞏固的效果,同時在學生進入高年級,可以放手讓孩子在預習階段,運用思維導圖預習知識,這里我們既可以引導孩子們運用思維導圖繪制要預習內容的詞匯部分,又可以輔助語篇部分。如譯林版下冊Uint3 A healthy diet story 部分,我們就可以鼓勵孩子們預習詞匯部分,以及還有語篇的理解,有的孩子運用思維導圖對舊知食物一類的詞展開復習,如下圖:
還有的同學受到“飲食金字塔”的影響,在對出現的表示量詞的目標詞匯a few,some,a lot,a little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即體現對單詞的理解和區(qū)分如下圖:
部分同學在對語篇的理解上呈現了自己的思維導圖,在進行復習教學的同時,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教材的一個單元、幾個單元或是整本教材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梳理,既有整體性同時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進行知識構建和重組,非常實用。
以上是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語篇進行預習,或是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復習,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重組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思維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凸顯思維品質,學生將思維導圖的運用融入學習中,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英語學科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對于農村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要慢慢地引導,他們因各方面的因素制約,在學習英語方面會受到來自主觀和客觀的因素影響,我們在孩子們學英語伊始階段向他們滲透運用思維導圖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板塊中運用多樣的思維導圖,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運用思維于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思維導圖既可以輔助學生預習和預測新知,同時又可以在課堂上感知和理解文本,還可以對新知進行課后的鞏固和拓展,也還可以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和重組,進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他們思維的能力得以提升和思維品質得以培養(yǎng),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的目標。
反思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我們會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在探索思維導圖運用于農村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上不斷前行,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徐蘇燕.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5(4).
[2]邱玉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2014(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