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茹
摘 要:寫話是低年級教學的難點。低年級看圖寫話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繪本是低年級孩子非常喜歡的讀物,讓“繪本”的閱讀與低年級“寫話”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學習表達,在創(chuàng)作繪本故事的過程中,運用表達,提高學生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在充滿情與趣的閱讀、交流中,會表達、樂表達,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寫話。
關鍵詞:繪本閱讀;看圖寫話;有機結(jié)合
當前,將繪本與語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利用繪本教學不但可以通過精美的插圖以及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更能通過教與學的互動,實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現(xiàn)階段低年級寫話存在的問題
低年級寫話教學,最常見的方式是“連詞成句”“仿寫句段”“看圖寫話”等,就比如看圖寫話就會出現(xiàn):
1.學生看了圖以后,不知道圖上是什么內(nèi)容,寫不出來。
2.學生雖然看懂了圖的大意,寫出的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氣。
3.寫出的話語無倫次,表達不清。
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就必須開辟一個有趣的寫話環(huán)境,營造一個有利于發(fā)展語言的氛圍,讓學生對寫話產(chǎn)生興趣,掌握正確的寫話方法。
二、精讀繪本,巧妙切入寫話訓練
1.繪本閱讀——邊讀邊說
在繪本教學時,出示每一幅圖畫,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來說一說,圖上有誰?他(她它)在干什么?用幾句完整的話說一說。比如《小豬變形記》封面上畫著一頭插著翅膀的小豬。讓學生說一說這是一頭怎樣的小豬?孩子們會想,小豬為什么會有翅膀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這就調(diào)動了孩子的好奇心,有了要走進文本的欲望。接下來會出示文本讓孩子去讀一讀。如:在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中,有兩段話反復出現(xiàn):“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給繪本帶來了韻律美。我引導孩子們反復閱讀、品味,并模擬動作,然后引導孩子們在文本的寫話實踐中進行借鑒、模仿。
2.繪本閱讀——邊讀邊想
低年級孩子的想象力猶如一個巨大的寶藏,只要善于挖掘,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繪本教學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這樣不但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比如《小豬變形記》在小豬遇到長頸鹿后有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這時,讓孩子們想一想,小豬會有什么好主意呢?學生會說:“變長頸鹿”,怎么變呢?學生各抒己見。接著讓孩子開動腦筋想一想,說一說這時小豬的心情是怎樣的?遇到了斑馬,他會怎么說呢?等等。讓孩子自由想象,讓童心自由綻放。
3.繪本閱讀——邊猜邊寫
(1)仿寫
繪本語言簡練,蘊含著一定的語言規(guī)律,十分符合低年級的語言特點,是孩子們仿寫的好材料。如: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執(zhí)教繪本寫話課《我爸爸》中,先出示單幅圖單句話: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健壯。爸爸像整天笑瞇瞇的河馬一樣快樂。然后把兩幅圖連起來,出示: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健壯,也像整天笑瞇瞇的河馬一樣快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起到橋梁作用的“也”字。同時提取句式“……像……一樣……,也像……一樣……”,鼓勵學生進行仿寫。在這個片段中,竇老師充分挖掘了繪本中的語言規(guī)律,科學地滲透了寫話訓練點。教學由扶到放,激發(fā)了學生的寫話興趣,降低了寫話難度,使學生樂于提筆。
(2)猜寫
孩子的好奇心總是非常強的。他們總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尋找未知的答案。繪本故事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師在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時,故意隱去故事的某個部分,引導孩子猜想各種可能性。孩子們樂于表達。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繪本的描述,彰顯一下自己的能力。如,在教學幾米的繪本《鹵蛋的愿望》時,在和孩子們交流討論鹵蛋吃飯前的三個愿望和睡覺前的三個愿望后,讓學生猜一猜寫一寫鹵蛋考試前的三個愿望是什么呢?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同時自己平時考試體驗被喚醒,寫話作品充滿了童真、童趣。
(3)畫寫
繪本是文學與繪畫的完美融合,教師可以借鑒繪本的表現(xiàn)形式,用“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啟蒙孩子的寫話。畫由心生,只要孩子能畫出來,就能夠?qū)懗鰜?。低年級兒童喜愛畫畫、想象力豐富,將畫畫與寫話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從繪畫入手,先畫后寫,以畫促寫,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畫出心中畫,寫出心中話。老師可以讓孩子們模仿繪本的樣子,會寫的字就用字寫,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孩子們畫畫、寫寫,樂在其中。這樣既降低寫話的難度,又促進低年級孩子口頭和書面語言的發(fā)展。
(4)續(xù)編
繪本往往篇幅較短,讀完之后總讓人回味無窮,浮想聯(lián)翩。如《好餓的小蛇》寫了小蛇的六天所遇到的食物和吃過食物的變化,最后一張圖留下了一串問號給孩子們留下了遐想的空間。小蛇還會怎樣呢?一個孩子這樣寫的:
第七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她發(fā)現(xiàn)一個染了頭發(fā)的草莓,好漂亮的草莓??!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第八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她發(fā)現(xiàn)一個穿著綠衣服的西瓜,好大的西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寫話教學也應該生動有趣的。繪本精致的圖畫、美妙的文字,以及貼近兒童生活的主題,是訓練低段學生寫話的極佳載體,教師應利用繪本為孩子創(chuàng)設選擇和嘗試的空間,幫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里自由揮灑,打開一扇“快樂寫話”的門,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寫話。
參考文獻:
[1]王林,余志瑩.繪本賞析與創(chuàng)意教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2]林美琴.繪本有什么了不起[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