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巍巍 陳超
摘 要:目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已成為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激發(fā)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真正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在數學課堂上促進其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诖耍岢隽藬祵W思維能力的具體培養(yǎng)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就思維而言,即人的大腦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簡潔概括其一般特性與規(guī)律的反映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思維訓練對小學生思維能力加以培養(yǎng)和提高,這是一項主要任務,并且也是素質教育落實以及提升其綜合素質的關鍵途徑。
一、提高對口頭表達重視程度,發(fā)展學生思維
由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利用雙眼進行觀看的思維效率最低,而效率較高的是用手寫的思維,效率達到最大程度地是用口講的思維。在講解過程中,逐漸突破不少思維過程問題。利用口頭講解方式能夠有機聯(lián)系相關知識點,確保其系統(tǒng)性,與此同時,提高認知水平的發(fā)展高度。如果一名學生可以解出一道題,這并不能體現出他的最高水平,只有講解出來才可以證明達到最高水平。舉例而言,在“認識球、圓柱”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可要求學生進行觀察與對比,對各自所具備的特點進行總結概括,在此基礎上分別舉出實際生活中球體以及圓柱體的例子。有的學生提出足球是球體,因為能夠滾動,也有學生提出玻璃杯是圓柱體,因為其上下兩面均為圓形等。種種例子均可反映出學生的認知情況,體現他們思維方面的障礙。在學生討論完畢后,再由教師進行肯定和否定,且加以補充與豐富,進而促使學生再次構建全新認知體系以及正確思維。
二、合理應用教學工具,發(fā)展學生思維
小學生年齡教學,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小學數學思維具有較強抽象性與邏輯性。數學特征和小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異較大,而直觀性教學方式則是拉近兩者的一種有效措施。以小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為依據,教學工具和他們的思維能力息息相關,可以促進其發(fā)展。不過唯有合理應用教學工具,才可以實現促進抽象思維發(fā)展的目的。如若不然,在對教學工具產生較強依賴性的條件下,勢必會限制學生思維空間擴大,導致他們的思維水平無法提升。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應用5塊小木塊組成及分辨“5”,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啟發(fā)作用,使其按照相關順序進行分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這一數字的組成與分解,可以為強化交換律奠定基礎,也可以讓學生與學習工具相脫離,提高對有序思考的重視程度。在學習其他數字的組成與分解時,大多學生已經可以抽象出它們的多種組成與分解。只有合理有效地應用教學工具,才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對于思維與想象而言,問題至關重要,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問題可以刺激學生產生探尋答案的欲望和需求,非??释鉀Q所出現的問題,此為一種學習創(chuàng)新因素。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部分啟發(fā)性較強的問題,達到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目的,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舉例而言,在“梯形面積計算”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憶前面已學的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在此基礎上將梯形模型展示在學生面前,向其提問是否可以用已學知識將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來,此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親自描畫和剪接等,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溝通。在此之后,大多數學生均可自行推導計算公式,部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同樣能夠從其他同學的演示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通過此種舉措不僅可以打開學生思維,還能夠潛移默化地激發(fā)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強化其自主探索欲望,使其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可以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提倡求異思維,提高對獨創(chuàng)思維的重視程度
思維即為智力活動,而獨創(chuàng)性是指獨立創(chuàng)造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提倡求異思維,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創(chuàng)新,調動他們再加工頭腦已有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調整與豐富知識,進而獲得獨樹一幟的方法。比如,在“乘法意義的運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向學生展示該問題,即8+8+8+4+8=?要求小學生利用簡潔方法進行計算。此時一名學生指出可以8×4+4,另外一名學生提出了其他解決方法,即8×5-4。后者的思維具有更強創(chuàng)造性,此方案是學生自己思考出來的。在其思維活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實際不存在的8。這就能夠先將題目設定為8×5,但是8-4才是題目之中切實存在的4。此種在其他人無法看到的問題中發(fā)現問題而且提出問題的行為,閃現著創(chuàng)造性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加強鼓勵,有意識地開展多種訓練,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求異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其中,提高他們理解已學知識的清晰度,更好地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至關重要,所有教師均應積極開展此項工作,既可以促進小學階段教學和學習的有效開展,并且還能夠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謝觀紅.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散文百家(下),2018(12):259.
[2]戴永生.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速讀(中旬),2018(12):233.
[3]李文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2019(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