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麗
〔摘要〕曉宇(化名)是一名初一學生,性格內(nèi)向,不善表達。在人際交往方面比較退縮,當遇到人際沖突時,喜歡說過激的語言來恐嚇對方,因而遭受到大家的孤立。心理教師通過角色扮演和指導曉宇練習“我訊息”,讓他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并掌握了一些人際交往技巧。
〔關鍵詞〕人際沖突;角色扮演;認知行為療法;初中生;輔導個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4-0039-03
曉宇(化名),男,13歲,某中學初一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咨詢。
曉宇是獨生子,足月順產(chǎn),無重大疾病史。曉宇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主要由父母撫養(yǎng),照顧生活起居。父親是某中學教師,教輔人員,負責化學實驗室的管理;母親是個體戶,在菜市場開了一小店,兼職產(chǎn)品銷售。在曉宇還是嬰兒,晚上哭鬧時,父母安撫無效,就用毛巾塞住他的嘴巴,不讓曉宇的哭聲吵到鄰居。在曉宇兩三歲睡著時,父母晚上要出去推銷產(chǎn)品,把他一個人鎖在家里,曉宇醒來會哭鬧不已。他平時比較安靜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說的話大多來自大人灌輸?shù)囊回炚_的道理,字眼里有很多“不應該”“必須”。下課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朋友較少。
曉宇情緒低落沮喪,自控力比較差。但意識清晰,感知覺正常,思維連貫,自知力完整,情緒表現(xiàn)與內(nèi)心體驗一致,人格相對完整,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他在父親的帶領下前來咨詢;身體無不適,就是生氣時心跳加速,有點兒氣喘。經(jīng)醫(yī)院檢查,無重大病史,無器質(zhì)性病變。
目前,他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不說話,但還是堅持上學;與家人關系也受到了影響,不大愿意搭理父母。
在家里,我不喜歡和父母說話。父親老是教育我,他的話我不愛聽,媽媽總是嘮叨我,她的話我也不想聽。我有心事的時候,喜歡和我的小熊布娃娃講。它不說話,但是它很安靜地聽我講,不會說我不對,也不會教育我。我喜歡看電視,看國家地理和動物世界。
在學校,我朋友很少。下課時我喜歡自己一個人發(fā)呆,不喜歡和他們說話。他們似乎都瞧不起我,他們學習成績比我好,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我,學習成績排最后,不大會講話,和他們一起不知道講什么話題。班上有四個男孩子,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喜歡站在走廊里聊天。每次見到我打水回來,總是嘲笑我,叫我外號。有時我不理他們,有時我就想上去揍他們。上一次,我打水回來,他們又喊我的外號了,我讓他們不要喊,他們還喊,于是我就打他們,他們邊跑邊喊,氣死我了。
(一)心理教師觀察
曉宇衣著整齊,談話比較被動,心理教師問一句回答一句,但思路清晰,有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有一定認識,談及父母時感情淡漠。
(二)父母反映
曉宇從小比較安靜乖巧,很少給父母惹麻煩。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父親為了增強他的體質(zhì),帶他去武館學“詠春拳”,希望可以增強曉宇的男子漢氣概。母親說自己長時間在菜市場看管小店,一般把曉宇留在家里看電視,或把曉宇帶來店里讓他自己玩,和孩子的互動比較少。曉宇父母也不能理解這么乖巧的兒子怎么會在與同學的人際沖突中反應如此激烈。
引發(fā)心理問題的關鍵點:曉宇在初中開始住宿生活,同伴交往成為主要的生活內(nèi)容。曉宇性格比較孤僻,不善于表達,成為一些同學孤立的對象;曉宇在面對人際沖突時的過激反應,引起了同學們的害怕情緒,大家越發(fā)遠離和孤立他。
生物學原因:曉宇今年13歲,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自尊心較強。沒有遺傳因素,經(jīng)醫(yī)院檢查也沒有器質(zhì)性病變。
社會學原因:早期父母教養(yǎng)方式比較粗暴,總是灌輸給曉宇各種硬邦邦的道理。曉宇較少關注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對待同學們的孤立和嘲笑,不知道如何處理,先是忍耐和壓抑,最后忍無可忍就過激應對。
心理原因:曉宇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建立清晰的人際交往界限,缺乏處理人際沖突的技巧;個性自卑、內(nèi)向,情緒低落、沮喪,人際交往模式為退縮、逃避。
存在現(xiàn)實刺激(人際關系不良,發(fā)生人際沖突較為頻繁),持續(xù)時間不超過三個月,沒有出現(xiàn)泛化,但社會功能受到較嚴重的影響,因此排除一般心理問題,確定為嚴重心理問題。
具體目標:提高來訪者應對人際沖突的技巧,使他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管理情緒。
最終目標:促進來訪者心理成長,增強他應對負性生活事件的能力,完善個性,優(yōu)化人格。
咨詢方案:與來訪者探討,決定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和角色扮演的方法,促進來訪者消除不合理認知,主動交往,掌握一些人際交往技巧。
第一次咨詢:
曉宇所在班級的“班級心情晴雨表”反映曉宇與人打架,并揚言要用硫酸潑人。原來曉宇晚修課間下去裝水的時候,班上同學小祖(化名)叫曉宇的外號“雞佬”。曉宇不理他,小祖過來叫曉宇“別生氣”,曉宇一把推開小祖。曉宇非常憤怒但又壓抑了憤怒,于是回到座位上揚言:“我要用硫酸潑小祖!”曉宇晚修后回到家里,洗澡時把小祖假想成敵人(世界入侵者),進行語言攻擊。晚上睡不著,用枕頭進行發(fā)泄,說一些白天不敢說的話。
曉宇滔滔不絕地表達“用硫酸潑人”是發(fā)泄用語,同時寬慰自己?!八麄兘形彝馓柾?,二十年后老同學聚會,他們也許只記得我的外號,而不記得我真正的名字。”事后細細詢問才知道,這是曉宇的爸爸灌輸給曉宇的。曉宇還和我談及許多心理學知識,但他內(nèi)心并不能消化這些知識。我嘗試讓曉宇放下這些“應該”和“正確”的思維,嘗試接受并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有人過分地入侵自己的空間,表達憤怒是捍衛(wèi)自己空間的表現(xiàn)。為此,我們演練了以下情境。
第一次角色扮演:
心理教師:雞佬!
曉宇:……(不理)
心理教師:別生氣。
曉宇:……(一把推開咨詢師)
幫曉宇分析,言語上沒有表達憤怒,但用肢體表達了憤怒,容易引發(fā)肢體沖突。
第二次角色扮演:
心理教師:雞佬!
曉宇:找打呀!
心理教師:有本事就來呀!
曉宇:打你又怎樣!(推開咨詢師)
心理教師:不怎樣,看看誰先打贏誰!(表演打架)
幫曉宇分析,表達了生氣,但沒有解決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第三次角色扮演:
心理教師:雞佬!
曉宇:我是雞,你不就是鴨嗎,有本事別叫我雞佬!
心理教師:我就喜歡叫。
曉宇:你等著,我會讓你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心理教師:我不相信你有這樣的能力。
曉宇:是嗎?等著瞧!
幫曉宇分析,表達了生氣,但是沒有解決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第四次角色扮演:
心理教師:雞佬。
曉宇:你在叫誰呀,臭鴨子。
心理教師:很明顯在叫你呀!
曉宇:叫我呀,那沒事了。鴨子。(小聲說)
幫曉宇分析,壓抑了憤怒,明顯妥協(xié)。
第五次角色扮演:
心理教師:雞佬!
曉宇:我感到很生氣,因為你在叫我外號。
心理教師:原來你這么介意,別生氣。
曉宇:我希望你可以尊重我。
心理教師:對不起,我侵犯了你。
經(jīng)過和曉宇的多次扮演,讓曉宇關注自己的感受(憤怒),并嘗試表達出來。讓曉宇預演和學習新的應對方式——“我訊息”,來替代舊的應對方式?!拔矣嵪ⅰ笔侵冈跍贤〞r,只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做任何批評、責備,相信對方能對當前的形勢進行很好的處理,同時也給對方改過的機會。當然,使用“我訊息”時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對方會對另一方的“我訊息”充耳不聞,尤其一方在初次使用時,這種情況更加明顯,這時可以加強“我訊息”。
第二次咨詢:
曉宇在班上受到孤立和欺凌,把自己的負面感受轉(zhuǎn)移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例如,曉宇所在組的小組長叫曉宇交作業(yè),曉宇突發(fā)奇想:“組長長得比我弱小,我為什么不欺負他呢?”于是,用書打了小組長,被同學及時勸阻。
這次我們?nèi)圆捎媒巧缪莸姆绞剑寱杂钪匮萜圬撏瑢W的情景,我扮演受欺負的同學,讓曉宇體察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說出來,正視自己,然后討論怎么處理自己積壓的情緒。
我讓曉宇談自己被欺負時的感受,曉宇說“憤怒、難過”,而自己因為不會處理這些情緒,讓小組長無端受傷害。咨詢師提問:面對憤怒、難受,我們可以怎么處理?想出三個以上的處理辦法。曉宇回答:“不理他,回去打枕頭,邊打邊說,告訴老師有人欺負自己……”講完之后,曉宇舒了一口氣。
第三次咨詢:
曉宇的語文書不見了,而第二天要面臨單元測驗。晚修課時,同學小林(化名)主動走過來與曉宇搭訕,并在曉宇面前拍手掌。曉宇因為書不見了而更急躁了,面對挑釁,重重地打了小林,兩個人打起架來。
心理教師和曉宇分析書到底是自己沒有收拾好,還是有同學故意惡作劇,暫時無從考證,不能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定是同學拿的。面對小林的挑釁,同樣可以表達憤怒:“我現(xiàn)在很煩躁,我的語文書不見了,所以你不要惹我。”當我們學會用語言表達憤怒時,就不會選擇出手打人。讓曉宇學會使用“我訊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避免發(fā)生沖突。
基于曉宇最近在同伴交往中發(fā)生了好幾次欺負和被欺負的沖突,我特意電話聯(lián)系班主任,讓班主任做好其他幾位同學的工作。班主任開展了一次“我對同學能友善互愛”的主題班會,并私底下找個別學生談話,讓他們停止叫曉宇外號,營造友愛互助的班級氛圍。
第四次咨詢:
曉宇說自己下課不和同學說話,自己看書。在看同學們玩時,羨慕嫉妒,卻不能融入。自己很不擅長交流,覺得同學們會瞧不起自己,拒絕自己。
曉宇:我覺得他們都不喜歡我。
心理教師:你的意思是自己身上沒有值得別人喜歡的優(yōu)點?
曉宇:對的,我不值得別人喜歡。
心理教師: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試試寫下十個以“我”開頭的句子。
曉宇躊躇許久,才寫下五六個以“我”開頭的句子,大部分是自己的缺點,例如“我很無聊?!薄拔液芄陋?。”“我沒有朋友。”……也有一兩個表現(xiàn)自己優(yōu)點的句子,“我會詠春?!薄拔覙酚谥恕!睍杂钫J識到,原來自己也有優(yōu)勢和優(yōu)點。
我告訴曉宇,個別同學欺負你,并不代表所有的同學都排擠你。你可以主動去結(jié)交自己喜歡的或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
這次仍采用了角色扮演,引導曉宇主動找同學交流,訓練他的應對技巧。經(jīng)過幾次扮演,曉宇能比較熟練地和同學打招呼并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曉宇自我評估:覺得不再那么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和父母意見不同時,學會了拒絕,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面對班上不喜歡的人和事就冷處理;結(jié)交到了一兩個好朋友,很開心。
父母的評估:曉宇會提出和父母不同的意見,內(nèi)心成長了。父親盡量少講“正確的廢話”,平時學著去關注孩子的感受。
心理測驗結(jié)果:曉宇在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中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身體癥狀、沖動傾向四個維度的得分明顯下降,總分42分。
心理教師評估:曉宇個性偏安靜,不擅長表達,但是逐漸敢于去表達,邁出了第一步。同時,曉宇放棄了很多教條的東西,學會關注自己的感受。遇到問題,慢慢學會思考三個以上的解決方法,發(fā)散性思維讓他的情緒較為平緩,不再像之前那么易沖動。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官窯初級中學,佛山,52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