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陽
【摘 要】在小學階段中,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因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能夠予以其足夠的重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其在實際教學中要想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能夠改變其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重點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希望能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語文寫作;教學方法;主體地位;興趣
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寫作被認為是與他人交流和自我表達的極其重要的表達方式,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把寫作教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然而在當前的的語言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高年級的小學生對語文寫作一直有著一種害怕的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作文是學生文字處理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是小學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得到了許多老師的重視,作文教學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作文難”依然是很多高年級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很多學生對寫作興趣不高,老師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寫作的思想高度要求過高,老師占據(jù)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等。
1.老師對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xiàn)在的很多老師過分的注重書本上條條框框的寫作技巧,在平時的教學中也一直強調(diào)這方面的培養(yǎng),但是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缺乏了這些能力,學生在寫作中也就不知道自己該寫什么,要寫什么,無法在生活中尋找素材。
2.老師對學生寫作的干預過多
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特別是在小學教育中,老師往往習慣于手把手教學生,忽視了學生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作文是學生對自己內(nèi)在想法的一種表達,是一種主觀的創(chuàng)造。然而,在高年級小學寫作教學中,老師往往都忽視的作文這一根本的屬性,只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根據(jù)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去教學生如何去寫作文。
比如在現(xiàn)在流行的作文教學方法:老師確定題目,然后學生去寫,老師加以指導,最后評改。在這種教學方法中,老師占據(jù)著絕對主體位置,是不利于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作和對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的?;驗榱藨犊荚嚾プ寣W生去寫各種文體,無法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思想和看法。
3.對學生寫作的思想高度要求過高
現(xiàn)在很多老師十分推崇具有高度思想水平的文章,然而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社會經(jīng)歷并不豐富,對現(xiàn)實和社會的認識還很淺顯,根本就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思想高度的文章。例如老師在教《長征》這首詩的時候,老師過分的強調(diào)當時國共兩黨之間的時代背景,雖然體現(xiàn)了思想性,卻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學生為了迎合老師對思想高度的要求會去虛擬一些高尚的人和事,導致作文缺乏真實性,不利于其成長。
二、提高高年級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
1.不要過分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要求
一篇文章的精髓是文章的內(nèi)容,技巧只不過是一層包裝。在教學中,老師應該首先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寫些什么,如何去獲得寫作的素材,而不是過分注重文章該如何去寫,結(jié)構(gòu)如何,方法如何。在《語文教學標準》中,小學生只需要知道該如何去運用標點符號就可以了,在高年級中也只是要求分段和語句通順,對技巧的要求根本就不高。但是在素材方面卻要求學生應該積極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情,積累寫作的素材。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只有有了豐富的積累才能在寫作中有話可寫,才能有自己真實的感情。
2.讓學生回歸寫作的主體地位
寫作始終是自己內(nèi)心情感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表達,在寫作教學中,老師應該只是起著引導和督促的作用。在文體的選擇上,老師在教學中就應該把各種文體的特點都對學生講解,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自己去摸索,而不是在每一次的寫作中都硬性要求學生用何種問題去寫,這樣只會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梢宰寣W生多寫日記,讓學生有一個自我表達的空間,不規(guī)定寫作內(nèi)容對以后在課堂上的寫作也有好處。
3.在學生實際生活的基礎上去命題,在學生的認知水平上去提思想要求
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本來相當缺乏,因此在命題的問題上,老師應該盡可能的在學生實際生活的范圍內(nèi)去命題。在命題的選擇上要尋求多樣性,可以以兒童的視角去命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有話可寫還可以解放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擬題目,讓學生有更多發(fā)揮的空間。在小學階段,不應該過分要求學生的思想水平,應該在其認知水平以內(nèi)去要求。比如可以讓學生從一篇文章中如何看出同學之間的友情,如何體現(xiàn)尊敬父母等小學生可以接受的思想。
三、總結(jié)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而寫作是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老師應該結(jié)合國家對小學階段教學的要求,從根本上去培養(yǎng)高年級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yǎng)合格的現(xiàn)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新農(nóng).我國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2004(03)
[2]何永康.寫作學[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3]劉旭.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之我見[J].赤峰學院學報,2006(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