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二小學 吳安妮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區(qū)的試行,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分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可以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學習效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會存在諸多問題,下面就從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互動的優(yōu)點和分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
由于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因此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教學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積極性不高和不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如果采用師生平等互動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吸引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他們在開心快樂的互動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yōu)勢。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講解,這樣只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模式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在學生分組互動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只是作為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才是活動的主要角色,他們通過互相討論學習,不再是一味地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斷地創(chuàng)造。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降低了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和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尤其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聽、說、讀、寫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聽說的機會,這對學生的英文運用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扮演的角色是觀看者,而現(xiàn)在,在這種新穎的模式下,他們扮演的角色是課堂活動的創(chuàng)造者。這種角色的轉(zhuǎn)變,使得學生們可以在鞏固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點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種獨立思考的自學能力,學習的效率也隨之提高了。學生們在互動討論的過程中,通過互幫互助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互相比較,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這都為學生未來的成長之路墊下了堅實的基礎。老師在活動中只是起到了組織活動和裁判的作用,老師與學生平等交流,互動討論,使得教學效果在和諧的師生氛圍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學生的數(shù)量眾多,老師合理地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但是,作為指導者和裁判的老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小組都進行組織,這樣每個小組只能由學生們進行自我組織和管理,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每一個學習小組都會合作完成一組或者多組英文對話,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一次很大的創(chuàng)新活動。他們把自己學習過的英文單詞和短語組合成句子,從而表達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這樣可以使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完成課程所需要的內(nèi)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教材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個過程是在無形中進行的,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高效地完成了教學目的。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這種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組織、創(chuàng)造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收到很好的效果,是現(xiàn)在公認的最好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一。
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指的是老師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內(nèi)部成員通過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老師或者學生自己設置的學習任務。小組互動學習的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思維,不再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滿堂灌"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新型教育模式。但是,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實施操作的時候,特別容易造成小組活動一盤散沙,課堂秩序混亂的現(xiàn)象發(fā)生,下面列出三條課堂教學中小組互動學習模式必須遵循的三條原則。這三條原則主要是從分組的情況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闡述。
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每一個活動小組都能夠順利地完成老師或者自己設置的學習任務,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而言,老師在分組之前必須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水平,將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搭配,切忌不能將學習成績好的、活動參與積極性高的都放在一個小組中,這樣會導致個別小組比其他小組完成任務的速度快很多的情況,這樣長期下去,會破壞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老師應該將能力較均衡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可以盡可能地避免閑聊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經(jīng)常有同桌之間進行對話的情況出現(xiàn),這樣就不用再分成其他小組了,但是,久而久之這種方式就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了,這樣也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老師在課前設計活動的時候, 一定要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的興趣,比如做游戲、表演情景劇、唱歌、演雙簧等等。并且在小組內(nèi)部設置競爭機制,通過適當?shù)母偁幵鰪妼W生的興趣和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在小組互動活動結(jié)束后,老師應該正確指導學生對自己以及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和安排,因為知識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或者學生的理解程度的不一樣,都會對分組形成影響,因此很好的分組對于最終的教學效果是非常有意義的。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學習的目的和任務進行明確,要把教學的任務融入到小組的任務中去,對于任務的設置也要注意難易程度,一定要和學生的認知處在同樣的水平。如果有些知識或任務過于復雜,可以借助游戲或活動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但是在游戲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充分把握一個度,例如對討論時間的控制等等,不能使學生忘記了游戲的目的,在提高他們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要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進行總結(jié)分析,以及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中應用中的原則進行分析,充分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課堂中的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通過這種課堂模式與學生們形成良好的互動,增進了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的了解,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的體驗比獨自的思考解決問題要更佳,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很好的教學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