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嵩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以及新課改下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力求讓學生擺脫應試教育和應試課堂的傳統(tǒng)性和死板性,隨著如今教育的主流,成為思維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并且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和自覺思考學習的新型四有人才。少年強則國強。初中生處在生長發(fā)育和大腦發(fā)育的黃金時期,是培養(yǎng)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最佳年紀。然而,初中生的心理還很不成熟,在自控力方面還有待提高,并且,他們都喜歡活躍的課堂氣氛和妙趣橫生的講解,如果老師不能做到生動有趣,學生則很難買賬。本文對激發(fā)初中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理論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激勵理論導向,以此作為激發(fā)初中生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動機;初中生
《新課標》要求如今的語文課堂必須充滿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新性,成為一個多樣化,學生與老師親密互動交流,充滿實踐性的課堂。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多反思,能多一點創(chuàng)先和改變,而且不能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潛能,以分數(shù)來單純地衡量學生的能力,應該遵守“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語文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習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因此抓好語文教育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關鍵。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束縛,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原本生動豐富、趣味性十足的語文課,變得僵硬、枯燥、乏味,極大地阻礙了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下面是對激發(fā)初中生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探討。
一、開展初中生小組合作學習語文的必要性
21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人才的激烈競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規(guī)定: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和開放的視野感,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和溝通等所有的基本能力,并能夠運用現(xiàn)代技術來收集和處理信息。
1.從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去看
初級階段——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根據(jù)中國的教育體系,兒童的心理年齡、大腦結構和功能的主要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一種水平,特別是思維的活躍程度顯著提升。雖然現(xiàn)代心理學的思維的確切功能,腦科學一直沒有找到最終的答案,但它的發(fā)展和個人的心理活動,尤其是智力活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這已經(jīng)有很多研究證據(jù)。更重要的是,大腦結構和功能決定學齡兒童的發(fā)展,使他們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因此,在學校教育和正規(guī)培訓,一個基本條件是相對完整。學校教育和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是智慧的最有利的社會因素,所以孩子們在適當?shù)慕逃腔巯驴煽焖侔l(fā)展。
2.從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guī)律看
學習需關注學習的主體,語言學習更強調小組合作性。語文學科為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因為: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為一個基礎學科,是全球化的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未來社會人的生活學習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語文學習質量。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自然明確定義,凸顯了語文教育從一個純粹的“工具”向關注“人”的價值取向的根本轉變,課程改革追求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融合。
3.語言是一種實用的學科
張志公先生說過:“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并制定心理實踐能力?!闭Z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言學習成功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課程順利實施,得益于社會”是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
二、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教學方式上的改革,讓學生從小開始樹立正確意識,掌握科學合理且靈活性強的學習方法,將來成為思維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并且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和自覺思考學習的新型四有人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為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是典型的授之以魚。學生會一直處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況中,很難提高。而探究教學模式講究的就是“授之以漁”,讓學生能夠自我梳理所學知識,并且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程序:第一步,展示課題,即老師當堂出示今天所需要講授的內容,讓學生心理有一個預熱,不需要立馬解說,而要讓學生自己觀察,主動思考,讓其自覺聯(lián)想,形成一個自覺思考的網(wǎng)。
第二步,學生在看到課題之后,聯(lián)想起以前所學到的知識并且進行小組討論。例如,教師在講授唐詩時,學生就會自行回憶自己之前還學過哪些唐詩。
第三步,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對其“聯(lián)想”和“頭腦風暴”的結果進行匯報。
第四步,老師對課題進行解析,并且引導學生,對其提出帶有主觀性的問題。問題的答案一定不能是稍翻閱課文就能找到的,應該是需要開動腦筋才能得出答案。
三、提升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組合作探究的課堂中,發(fā)現(xiàn)學生比以前活躍不少,可見此種方法的可取之處頗多。且縱使如今教師不再充當填鴨人的身份,卻依然是學生的第一引導人,加之初中生都處在最容易對老師產生依賴和崇拜心理的年齡段。故而作為一名新課改下具有新思想和新型教學方法的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充滿愛心和理想,以及把學生培養(yǎng)成打破應試教育局限性,能滿足當今社會需求的實踐性人才的堅定決心。
2.充分利用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能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應力求把傳統(tǒng)課堂轉化為一個能讓學生各抒己見,與教師培養(yǎng)并保持融洽關系的新型課堂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保護并及時發(fā)現(xiàn)并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缺點和潛力,從而助推其今后的發(fā)展。并且,實踐活動體現(xiàn)的是“互動性”和參與性”,不僅讓學生知道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還讓其知道老師并不是一本正經(jīng),不茍言笑的,而是一個與我們共同成長的好朋友。
3.激發(fā)并增強學生探究意識
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程序”這一小點中,我們談到,此種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為學生出示課題,然而,出示了之后卻不急著講授,而是讓學生自己思考。故而,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其主動思考,而不是“大腦一片空白,等著老師嚼碎了飯菜再喂給自己”。換而言之,如今的教師可以是“主廚”,然而不能是“保姆”和“奶媽”。通過將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真正從書本上搬到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言比較踴躍,并且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氣氛,都不甘落后,都自我去尋找答案,老師只充當引導者,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些。
4.鼓勵學生積極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講究的就是“授之以漁”,老師的“脫手”本來就是對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會讓學生認為,“老師如今相信我們,覺得我們這些課堂的小主人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不是只有老師推一下我們才會動一下,而是只要老師給我們大致的方向,我們就知道自己去努力。相信我們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自身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老師也會很開心的吧?!惫识?,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鼓勵。試想,如果老師對學生不能完全放心,又怎么會脫手,讓其自由發(fā)揮,“個人修行”呢?
結論
如何讓初中生們從思想根源上改變,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廣大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們一直以來不斷探索的問題,如今他們終于得到了一個恰如其分的答案——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作為筆者,本人通過翻閱書籍和總結之前的教學經(jīng)驗和啟發(fā),對小組合作探究式樣教學模式做出如下總結: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和如今新課改政策下的大勢所趨,它能在充分確立學生的課堂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突破局限,力求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而老師只是充當引導者而非灌輸者;重視課堂的參與性與師生的互動性,不僅能夠讓學生快樂學習,還能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力度,使得課堂更加和諧,提升老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學效率,而且我覺得能減輕其勞動強度,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語文學習編輯部.課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王淑媛.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思[J].林區(qū)教學,2013(4):25.
[5]龍梅.激發(fā)初中生興趣,培養(yǎng)初中生語文自學能力[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1216(8):72.
[6]汪專政.試論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1121(3):63-65.
[7]彭志忠.開啟興趣大門 激發(fā)學習動機──語文興趣教學的初步嘗試[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