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樞坤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新課標要求一線教師首先要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自身學識素養(yǎng);其次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再次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培養(yǎng)閱讀能力。只要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閱讀教學;有效方法;預習習慣;興趣;能力
一、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同時需要注重對于閱讀的理解以及對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具體的教學要求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最主要的要求。閱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要培養(yǎng)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感覺,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閱讀方法。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
認識能力是學生通過閱讀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能力。小學生處在對這個世界不斷認識的過程中,他們會充滿好奇地看待這個世界,在學習中認識這個世界。小學語文閱讀課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能力包括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
(三)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蘊
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睍杏涊d了先進的文明和豐富的知識,學生需要通過豐富的閱讀來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增加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汲取人類的文化智慧以及優(yōu)秀的文化營養(yǎng)。
(四)培養(yǎng)學生崇高的情感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通常會被文字內(nèi)容所感染,尤其是閱讀一些愛國主義文章的時候,會感覺到振奮人心。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也是新課標對語文閱讀課教學的一個要求。
(五)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zhì)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接觸到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在閱讀中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正確的價值觀,并且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zhì)。
二、閱讀教學方法的有效探索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一線的農(nóng)村教師要熟悉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并結(jié)合農(nóng)村學校、學生、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探索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農(nóng)村小學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教師要改變觀念和方法
語文閱讀教學不能以講解為主,應以學生閱讀實踐為主,掌握閱讀技能,如同游泳、開車一樣,必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長期以來,教師都習慣精講閱讀課文,以為講得越詳細越具體越好,但最終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提高多少。所以,教師必須改變觀念,引導好學生去閱讀好課文。
(二)做好課前預習準備
課前預習不僅是學習閱讀課的重要習慣,也是學習任何一門課需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多是由良好的課前預習開始。在進行閱讀課之前,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做好上課準備,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討論。課前預習不僅要閱讀,而且要看、聽、寫、說,自行設置一些問題,然后自己問自己,自己去尋找答案,如果找不到答案就記下問題,在上課的時候提出來,大家共同交流、討論。比如,學生在預習《琥珀》這篇閱讀課文時,可以在預習過程中對以下一些問題進行討論:“《琥珀》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琥珀有什么特點?松脂球是怎么變成化石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調(diào)查了解,也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要來進行課前準備工作。比如在進行《赤壁之戰(zhàn)》的閱讀教學時,可以先播放相關的精彩片段給學生看,使學生初步了解歷史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為課堂教學節(jié)約時間,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更好地分析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品質(zhì)等。
(三)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文,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上《桂林山水》一課時,課前播放有關桂林山水的影視資料,把學生帶入到美麗動人的自然風光中,自然地引入本文的學習。
文中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感染、熏陶學生,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如在上《船長》一課時,播放泰坦尼克號輪船沉沒的場面,通過氛圍渲染,熏陶學生的感情,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收到更佳的效果。
結(jié)尾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達到情景交融、感情升華的效果。如在上《黃鶴樓送別孟浩然之廣陵》一課時,創(chuàng)設送別情景,播放優(yōu)美而傷感的音樂,渲染氣氛,充滿了離別情意,熏陶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深深體會到詩人和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從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gòu)起閱讀能力,教給課外閱讀方法,要讓學生自己閱讀,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鼓勵學生在語言的模仿、積累、運用上下功夫,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因此,在講授閱讀課之前,教師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情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在課堂上設置有效的閱讀障礙
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有效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在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可以設置:“當火燒到邱少云身上時,為什么他能做到紋絲不動?如果邱少云動了,會帶來怎樣的后果?為什么戰(zhàn)斗只有不到半個小時就結(jié)束了?”等問題,不斷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邱少云嚴格遵守紀律的精神,從而理解為什么稱他是偉大的戰(zhàn)士。
在課堂上設置問題,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五)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設置合理的閱讀要求
在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加深與豐富閱讀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閱讀水平。但是,閱讀內(nèi)容不能過淺,否則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輕視閱讀的心理,導致孩子浮躁。從低年級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到高年級掌握一定的感情,準確地讀斷句和理解、體會作者的感情,閱讀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教師要布置合適的任務實現(xiàn)閱讀目標。
(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教學質(zhì)量具有很大的影響。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地努力完成它。閱讀課也是這樣,教師在閱讀課過程中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在閱讀課堂上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嫦娥奔月》時,講述嫦娥奔月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后羿是如何得到仙丹的?嫦娥為什么要吞下仙丹?人們?yōu)槭裁此寄铈隙穑俊边M一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文,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些方法對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質(zhì)量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七)要重品讀和精讀
有感情地閱讀課文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要想使學生深入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要重視品讀和精讀,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精讀和反復的品讀來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如在上《走進麗江》時,引導學生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麗江特點的段落,通過優(yōu)美的詞句,使學生體會到麗江景色的特點和課文寫作方法的優(yōu)美。在上《普羅米修斯》一課時,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這句感人肺腑的語句,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的幸福生活,寧愿自己受苦,決不承認錯誤的決心,讓學生對普羅米修斯產(chǎn)生敬仰之情。
(八)課外延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大語文、大閱讀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學生喜歡的閱讀資源,為學生提供適合小學階段閱讀的書目,廣泛開展各種閱讀活動,通過活動有效地促進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閱讀活動的開展要具有組織性、目的性、專題性,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要收到實實在在的閱讀效果,弘揚正能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喜歡網(wǎng)絡的特點,利用網(wǎng)絡平臺開展特色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總之,閱讀教學應從語文學科抓起,從課內(nèi)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拓展閱讀渠道,豐富閱讀視野。教師要及時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及時組織閱讀報告會和交流會活動,及時組織閱讀成果評比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刺激學生的自主閱讀積極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種習慣,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傅明偉.世界名人名言精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