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芹
摘要:閱讀王維詩歌,除鑒賞詩歌本身如畫般的意境、高雅的情操、豐富的手法之外,鑒賞王維自己的寫作范式,用以指導高中生記敘文寫作,將古文閱讀與現(xiàn)代文寫作有效銜接起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鍵詞:王維;山水詩;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9)10B-0068-03
唐代詩人王維詩書琴畫樣樣精通,可謂多才多藝,多棲多專。提起王維,我們都是以“山水田園詩人”的身份稱呼他。的確,王維寫了很多優(yōu)美空靈、意境絕佳的山水詩,尤其是晚年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徜徉山水之美,縱情山水之樂,詩歌充滿趣味與禪意。中學語文課本上選用最多的就是他的山水詩。
王維山水詩在選材構思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景物的排列與組合。大詩人的魅力就在于能把眼前普通之景轉(zhuǎn)化為別具意境、包孕萬千的深遠之境,而在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如能將王維等大師們組合語言的能力遷移訓練,轉(zhuǎn)移到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們學習到一點大師們?nèi)诤稀爱嫛迸c“文”的技藝,那將是閱讀教學尤其是古詩文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功德無量的事情。
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詩》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痹噯柾蹙S如何做到將語言文字與丹青書畫融為一體的呢?我們閱讀王維詩歌,除了欣賞如畫般的意境、高雅的情操、豐富的手法之外,鑒賞揣摩王維特有的寫作范式,用以指導我們的記敘文寫作,是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銜接的最佳切入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著將古詩文教學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的確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他的“詩中有畫”可以變成我們的“詩中有話”。
一、王詩:意象組合,渾然一體——寫作:主次搭配,相得益彰
王維山水詩中意象的選取是精心謀劃的,意象組合是巧妙搭配的。我們讀王維的任意一首山水詩,都會覺得他描摹景物的整體畫面感強,即所謂的“詩中有畫”,各個意象自然貼切地組合,構成一幅山水畫底片。比如短詩《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小詩選取了“落花”“靜夜”“鳴鳥”“山澗”等最簡單的事物,就構成了靜謐空靈的和諧畫面:花—夜—鳥—澗,主次分明,渾然一體。
指導學生記敘文的環(huán)境描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物象的選擇。比如記敘文訓練時,我讓學生做“下雨了”的環(huán)境描寫,這個場景中“雨”自然是主要之景。可是如果只對雨進行描摹,不寫別的事物,就會把雨寫得單調(diào)乏味。學習王維意象選取和組合,就能寫好特定場景的雨,即選取與雨相關的特定意象??梢詫憽帮L”,風可以使雨斜傾,“斜侵”人的身體;可以寫“落葉”,雨前葉在枝上,雨后葉落或飄搖或自在;可以寫雨中行人歪斜的雨傘、飄搖的衣裙……主次搭配,相得益彰。寫景的作用最終是鋪墊渲染,營造氣氛,精彩的環(huán)境描寫能恰到好處地為記敘文的敘事寫人打好基礎。
關于畫面組合,筆者進行了“雨中獨行”的訓練,學生對環(huán)境描寫興趣大增,不同特點的“雨”紛紛“下”起,意趣橫生。反過來,學生用心琢磨意象場景,也才能真正理解山水詩的精彩絕妙,寫景對文章的內(nèi)容情感作用也能理解得更深刻。
二、王詩:布局得當,層次分明——寫作:遠觀近看,俯仰結(jié)合
王詩結(jié)構畫面,層次感極強,遠近相宜,高低有致。如鑒賞“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一句,松上風,池中影,錯落有致;又如“郭門臨渡頭,村樹連谿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在開闊清新的原野上,明凈無塵的天空下,遠處的郭門、渡頭,近處的村樹、溪口,仰視碧峰,俯視春水,組成一幅極富層次感的畫面。
在寫作教學的環(huán)境描寫訓練時,也要在先教會學生選定相關物象后,對各景物進行布置安排。寫景的層次感依靠的是對景物進行有秩序的排列設計,寫作者必須將遠眺、近觀、俯瞰、仰視各種視角都兼顧到,才能寫出層次分明之景。所以環(huán)境描寫時,要教會學生變換立足點,移步換景或改變立足點,遠近俯仰相結(jié)合,寫出層次豐富、遠近相宜的畫面。比如要寫“月夜下”的場景,肯定不能一會兒云月翩然,一會兒樹蔭婆娑,一定要有高低俯仰的視角轉(zhuǎn)換,自上而下或自遠而近,層層推進,布局分明。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先進行了“雨中獨行”的練習,接著趁熱打鐵,又進行了“起風了”“好熱啊”“冷清的大街”等場景練習,意象選取,更要注意各意象的搭配與組合,有序組合的就是一幅畫,組合不好就是大雜燴。
三、王詩:動靜相宜,聲色俱佳——寫作:調(diào)動感官,妙用修辭
王維詩歌被稱“詩中有畫”,除了意象的選用組合外,最出色、最優(yōu)于常人的便是他對整個畫面的著色和賦形賦性的描摹。他詩歌的整體畫面大多是清新、明麗、幽靜的,很顯然這些特點的取得一定離不開色彩的搭配組合,而這對作為畫家的王維來說,輕而易舉;而詩中“靜”的營造大多是通過自然界中各種天籟之聲的反襯來實現(xiàn)的。這樣聲色俱佳的詩作才是王詩的最主要特點。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比绱饲逍聦庫o;又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眲屿o、色彩、聲音、俯仰各種手法兼?zhèn)淝矣质悄敲醋匀欢?,毫無堆砌之感。
環(huán)境描寫中,為營造極具特色的畫面,調(diào)動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重感官,運用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對學生而言是最直接、最簡單、也是最有用的方法,下面就是一個學生在課堂鑒賞王詩后寫下的片段:
雨點從空中落下,到地面后像花朵一樣綻放,又像琴弦上跳動的音符,輕柔愜意。我伸出手,想接住那可愛的精靈,享受著涼絲絲麻酥酥的感覺。雨點落在樹葉上,密密匝匝的聲音,像一首最舒緩的搖籃曲,伴隨著媽媽的眠歌,在夢中發(fā)生輕微的鼾聲。
這段文字就充分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又有比喻、擬人、想象等修辭手法,成功寫出了極具畫面感的雨景。
四、王詩:情景交融,文質(zhì)兼?zhèn)洹獙懽鳎壕耙蚯樵O,情與景融
王維設景成功,除了選景布景等多方優(yōu)點外,情景交融,飽含情意,甚至富含禪機,又是他不同于常人的特別。關于這點,就需要我們知人論世,了解王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佛學思想了。他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極大,包括名字來源也是佛教之義。晚年因意外卷入政治紛爭,遂隨緣自適,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尤其晚年閑居輞川別業(yè),那種“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泊寧靜,非常人所及,與田園鼻祖陶淵明隔著時空輝映,呈現(xiàn)出沖淡平和之美。情景交融的王維詩將寫景、抒情、完美融合在一起,渾然天成,這才是后人無法企及的高境界。
寫作教學中,情景交融的記敘文,環(huán)境描寫尤為重要。因為記敘文寫作歸根結(jié)底是寫人記事的,環(huán)境描寫也只具渲染烘托暗示象征的功能。因而教學生寫環(huán)境一定要因景設情,讓環(huán)境為人物服務,環(huán)境的特征一定是和人物的心情相關的、和事件的發(fā)展貼合的。比如寫喜悅之情的雨,可以是細雨、微雨、軟雨……寫悲傷之情的必定是冷雨、冰雨、大雨、苦雨……教會學生因情造景,依情設景,才可能達到情景交融、景情一體的境界。
王維詩是唐詩體裁,短小精致,又包蘊無窮,寥寥數(shù)字,卻囊括萬千。在高中的記敘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妙借鑒大師的心機手法,但決不可死搬硬套或刻意模仿,那樣就會失去記敘文寫作真正的意趣。但如果能多讀熟讀王維詩作,品味其山水詩的文字之美,鑒賞其文字背后的畫面之妙,就能在欣賞他的“詩中有畫”后,實現(xiàn)我們的“詩中有話”。
責任編輯:丁偉紅
Revelations of Wang Weis Landscape Poems for Writing Teaching
MA Zhongqin
(Zhenjiang Experimental Senior Middle School, Zhenjiang 212003,China)
Abstract: While reading Wang Weis poetry, we can savor and appreciate the picturesque artistic conception, elegant sentiment, and rich techniques of the poems themselves as well as his unique writing paradigms,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senior middle students writing narrations. By this means, we can effectively connect ancient Chinese reading and modern Chinese writing, which may bring unexpected gains for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Wang Wei; landscape poem; writing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