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在全面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情況下,教學中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學需要。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能力不同,導致小學生整體作文水平偏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推動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語文作文水平,本文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不佳,一方面由于學生自身認知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因為老師在教學中沒有落實好作文的分類指導教學,課堂教學仍然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意。小學生知識積累不多,邏輯思維不強,寫作也無從下筆,即使硬著頭皮寫出文章來,也是東拼西湊,文章幾乎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教學創(chuàng)新已經(jīng)刻不容緩。因此,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發(fā)表幾點建議,希望能為大家提供有用的借鑒。
一、目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灌輸式的教學,造成小學生寫作興趣缺失
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是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來安排教學,而且老師更加注重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學中老師過分重視作文的整體結構安排,導致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而且一味地灌輸寫作理論知識,這不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無法有效提升他們的作文寫作水平,只會給他們造成學習負擔。久而久之,小學生對作文學習沒有興趣,也就無法進行寫作創(chuàng)新,從而嚴重制約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寫作主觀能動性缺乏
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應該是課堂的主體,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但是,結合目前的寫作教學現(xiàn)狀來看,老師占用了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導致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較少,發(fā)揮不出學生的寫作主觀能動性。
(三)老師的教學選材脫離實際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老師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不重視對于小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過分強調(diào)思想的表達,忽視了作文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這些脫離了實際生活的文章,顯得空洞、不真實,小學生也很難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思,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也是當代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問題,需要逐步完善和解決。
二、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小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老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突出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老師要在教學中做好輔助者的角色,引導小學生朝著不同的方向努力,切實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分類指導方式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部分小學生由于學習能力較強,老師只需稍加指點,他們就能了解文章內(nèi)涵,而部分小學生學習能力較差,需要老師加深講解他們才能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這樣分層推進和分類指導,達成教學目標,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才是更加合理的作文指導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結合小學生寫作具體目標開展分小組學習,指導小學生就共同目標深入探究
在小學生對作文寫作有一定認知后,老師就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個性化的作文分類指導教學。老師首先可以組織開放式討論活動,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寫作手法,并指導學生就班級中類似想法組建學習小組。在這一基礎上,老師首先可以結合各個寫作目標開展綜合性的指導教學,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把握寫作的思路、寫作的手法及最終的情感表達方法。在課堂整體分類指導教學結束后,老師可以為小學生留一定的課堂時間,讓他們在作文小組內(nèi)就共同的寫作目標進行探討,這一階段老師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在課堂內(nèi)進行答疑指導教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并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強化學生對相關指導的認知。最終通過教師的分類指導及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學生能結合寫作需求獲得最有效的指導,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也能夠順利開展起來。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記錄生活的習慣,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還要運用于生活。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在老師進行分類教學指導時應該注重聯(lián)系實際生活,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結合小學生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引導他們在學習中學會觀察,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并將自身感悟表達出來。比如有的小學生喜歡收集漫畫,老師可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鼓勵他們將收集漫畫過程中的經(jīng)歷和感悟?qū)懗鰜?還有的小學生喜歡觀察季節(jié)的變化,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季節(jié)變化和植物生長情況以及景色的變化,將觀察情況記錄下來,作為將來寫作的素材,這對小學生觀察寫作能力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引導小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和思考,學會抒發(fā)真情實感,這樣小學生才能學會寫作,才能寫出好文章,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語文作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小學生的將來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師一定要重視起來。對于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引導,提高小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讓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中選擇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題材,幫助學生理解語文作文寫作,引導他們學會寫作,要切實執(zhí)行、落實各項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最終讓學生的作文水平能夠?qū)崿F(xiàn)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王琴.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
[2]董長征.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5).
作者簡介:薛懿彥,女,1993年生,江蘇蘇州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