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一期的“語文主題學習的研究”專題向我們展示了主題學習的流程,而在開展語文主題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南寧市明秀東路小學、南寧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普羅旺斯小學、南寧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等圍繞語文知識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雙主題”進行了拓展,通過基礎閱讀方法指導課、精讀引領課和品析課、略讀整合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讀寫延展表達課等課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發(fā)自主地開展閱讀活動的同時大量積累素材,最終提升寫作水平。
【摘要】本文論述基礎閱讀方法的重要性,提出刪繁就簡,歸類整合;隨文導法,授人以漁;不同題材,趁勢而導的教學建議,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語文主題學習”的高效率大量閱讀。
【關鍵詞】基礎閱讀方法 閱讀 關鍵 語文主題學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A-0034-04
基礎閱讀方法指導課,強調(diào)教給學生基本的識字、寫字、詞語理解、內(nèi)容概括等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如能正確認讀識記課文的生字詞;會寫要求書寫的生字,理解和積累相關的生詞、詞匯;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課文內(nèi)容有整體了解和把握等。基礎閱讀方法是學生快速高效學習的捷徑。只有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索總結(jié)方法,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主題學習”的高效率大量閱讀。
一、識字寫字:刪繁就簡,歸類整合
識字,是實現(xiàn)大量閱讀的第一步?!罢Z文主題學習”背景下的識字教學要對單元課文重組整合,刪繁就簡;識字學習要注重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因此,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特點,發(fā)現(xiàn)構字規(guī)律,舉一反三,才能讓學生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一)集中識字,巧用偏旁
教學時要避免對每一個字都進行分析,正確的做法是把一個單元要認的字集中并歸類整合,把生字化零為整進行識記。分類以后,教師只需要教學此類別中一個生字的識記方法,引導學生歸類識字,學生便可以舉一反三,輕松識記其他同類型的生字。
例如,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古詩兩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本單元一共要認識53個生字,會寫34個生字。對此,筆者采用闖關游戲,帶領學生集中識字: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內(nèi)容復習,然后進行第一關闖關比賽,即朗讀本單元課文中難讀的長句子,在檢測學生的朗讀中相機引導學生讀準比較容易混淆的字;第二關,認讀詞語,把詞語歸類,讓學生觀察詞語中藏著的“密碼”;第三關,識字,遷移識字方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熟字引路,回顧換偏旁識字方法。
師:歡迎來到第三關“魔法關”。樂園住著很多字寶寶,它們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生(齊讀):石油 時候 吵鬧。
師:這些字寶寶可不得了,它們都會變魔術呢!你瞧!(出示:郵輪 猴子 炒菜),仔細觀察,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出“熟字換偏旁”)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前后兩字,讀音相同或相似;偏旁不同)
師:你們看,我們學習生字就是利用認識的字,先換掉漢字原來的偏旁,再給漢字加上另一個偏旁組成一個新的漢字。換一換偏旁后它的讀音也相同或相似,這就是熟字換偏旁的方法。學會了這個“魔法”,我們就會認識很多的字。
2.識記課文中的生字,學習分類識記的方法。
(1)熟字換偏旁。
師:剛才,我們在這些生字寶寶的幫助下獲得了第一個魔法技能——熟字換偏旁,接下來,我們要用這種技能開始“魔法表演”。請看道具(出示:“燒、護、領、伯、被、刮、提、蜜”一組字)這是我們都認識的老朋友。(再出示課文生字:曉、慈、畢、竟、映、絕 鸝、含、嶺、泊、吳、壓、蟬、亂、垂、撲、慌、辨、忠、盞、闖、稠、稀、渠、積、航、宇、宙、穩(wěn)、杯、飲、稍、板、件、題、浴、室、密、固、哨、館)這是我們本單元課文中的生字朋友。你會用“熟字換偏旁”這個“魔法”技能給哪些字變魔術?
生:我先來闖關。我能利用道具中的“領”字,用換一換的方法,把頁字旁換成山字旁,就是“山嶺”的“嶺”字。
師: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字義,同一個生字有多種識字方法。還有誰也能利用道具來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生交流,師小結(jié))
(2)加一加識字。
師:除了“熟字換偏旁”這種識記生字的魔法技能,我們之前還學過很多識記生字的魔法技能,比如——(出示:加一加,熟字加偏旁……)“加一加”這個魔法也很厲害呢?。ò鍟菏熳旨右患?,并出示剩下的生字:畢、映、絕、鸝、含、蟬、亂、忠、盞、闖、稠、稀、積、宇、宙、浴、固、含、吳、壓、板、件)這些生字中有很多都能使用“加一加”這一魔法技能呢!先自己找找,再同桌交流一下,按順序給這些生字變魔術。
(生說,師用課件展示)
上述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學生喜歡闖關游戲的特點,巧妙設計識字環(huán)節(jié),利用偏旁識字規(guī)律、熟字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等常用常見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構字規(guī)律舉一反三地掌握本單元的所有生字。
利用歸類識字方法,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字義進行歸類,比如看圖歸類、象形字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而反義詞歸類、量詞歸類、形聲字歸類等方法,特別是形聲字在漢字中占了80%以上,讓學生掌握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就會使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教得輕松,真正做到刪繁就簡,突出主題,實現(xiàn)了“語文主題學習”提倡的大量識字的目標。
(二)聯(lián)系課文,隨文識字
識字方法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教師懂得隨文順勢,善于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運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語境識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講授課文內(nèi)容,一邊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將識字任務貫穿于文本學習始終,讀識結(jié)合,有助于提升識字教學效率。具體可以這樣操作:初讀課文,找出生字,隨文正音→精讀課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字義→生字歸文,鞏固識字,學以致用。
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動筆訓練,先圈畫生字詞,自己多讀幾遍;接著同桌互相檢查,認讀交流怎么記住字;然后教師檢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教學精讀課文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比如,根據(jù)文字的構字特點,借助直觀的事物、聯(lián)系生活等,促進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最后是鞏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拓展練習。比如,擴詞練習、選字填空、判斷正誤等,促使學生掌握識字技巧。以《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在引入新課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讓學生輕松識字。
1.教師一邊出示青蛙、小鳥的道具,一邊講故事: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望著天,一只小鳥從空中飛落在井沿上。(師邊講邊畫簡筆圖,結(jié)合圖片提問)孩子們,小鳥應該飛落在哪里?讓學生上臺粘貼道具在井沿上,隨文認識“井沿”二字。(學生在課文插圖中劃出“井沿”二字,教師出示兒歌讓學生識記“井沿”二字:水井深深多危險,要在口上加欄桿)
2.學習“沿”字。
師:孩子們,“沿”字跟我們學過的哪個字相同?
生(全體):船。
師:大家請看,井里有水,所以井沿的“沿”左邊就是三點水。水井的邊,就叫“井沿”。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邊也可以叫“沿”?
生1:我知道桌子的邊就是邊沿。
師:物品的邊就是邊沿,那老師問你來答(摸摸課桌的邊),桌子的邊叫——
生2:桌沿。
師:(看看門框的邊)門框的邊叫——
生3:門沿。
師:小河的邊,叫——
生4:河沿。
師:孩子們,小鳥為何要落在井沿上呢?
生5:因為小鳥口渴了,要找水喝。
(師相機出示“口渴、喝水”兩個詞,讓生觀察“渴、喝”兩個字,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生6:一個是口字旁,一個是三點水。
師:聯(lián)系我們以前學過的偏旁表義方法,就會知道,因為口渴需要水,所以用三點水;因為喝水要用口來喝,所以就用口字旁。請大家再想想,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喝”字的詞?
生7:喝茶、喝酒都是用口喝,所以就是口字旁。
(師出示相關練習,讓生鞏固生字)
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順勢通過課文學習了“沿”“渴”“喝”這三個字,并拓展識字,讓學生動手描畫,讓學生利用感官促進理解;最后讓學生鏈接生活,活學活用這些詞語。學生的參與欲望被激發(fā),識字教學落到了實處。
識字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字理識字、溯源識字、觀察插圖識字……不管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聯(lián)系課文來識字,并通過拓展延伸、閱讀鞏固,把識字延續(xù)到課外、生活中,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大量識字。
(三)識寫結(jié)合,以點帶面
語文課標建議:“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睂懽质亲R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罢Z文主題學習”背景下的寫字指導要突出的是一個“點”字,就是把需要書寫的生字集中起來,選取一個合適的點,重點指導一類字的寫法。這個“點”可以是“同一個漢字的偏旁”,也可以是“間架結(jié)構上的共同特點”。比如,一節(jié)課重點指導左右結(jié)構這類字的寫法,或者是指導上窄下寬的一類字,也可以指導寫好木字旁的一類字等。這樣通過采用指導一個例字,帶動一類字的練習方法,能有效改變以往單字指導的繁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這樣操作:明確任務→范字指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同類練習,掌握規(guī)律→對比觀察,遷移運用。例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寓言故事”的主題教學,教師可以這樣處理:本單元要寫的字有32個,其中左右結(jié)構的字就有21個,教師可以抓住左右結(jié)構中的一個字“觀”進行范字指導:
1.觀察結(jié)構:左右結(jié)構,左短右長。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關鍵筆畫,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特點?(生說,師小結(jié)方法)師出示兒歌:寫好左短右長的字要注意,左窄短,要上提,右寬長,宜伸展,筆畫穿插要適當,左右謙讓更美觀。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師:“觀”左邊的“又”占了全字的幾乎三分之一,左邊要上提,注意要適當穿插,左收右放,才能寫好。
4.同類練寫,掌握規(guī)律。讓學生練習寫“喝”“呼”,教師提醒寫好這些字的注意事項和關鍵筆畫。(生臨寫一遍,自評)
5.對比觀察,遷移運用。讓學生對比觀察本單元哪些字也有這個特點,找出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教師范寫、講解。(生臨帖,師評價反饋)
這樣進行寫字指導,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單元中寫字上的某個共同點,并力求扎實有效掌握這一類字的書寫規(guī)律,最終寫好一類字。相信長期積累下去,學生將會逐步掌握寫字技巧。
二、詞語理解:隨文導法,授人以漁
在“語文主題學習”背景下,教師要重視詞語教學,給學生解釋詞語、品味詞語、運用詞語的機會。這既是學生思維與語言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情感發(fā)展的需要。詞語理解強調(diào)的是結(jié)合語境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句的大概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尤為關鍵,這需要教師重視多種方法的訓練。例如,教學《搭石》這篇課文,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問還有哪些詞語不明白。(生提出有“脫鞋挽褲、譴責、人影綽綽、協(xié)調(diào)有序”等詞)教師讓學生把這些詞語一一板書在黑板上,并引導學生細讀:“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挽褲?!?/p>
師:“挽”是什么意思?你能做個動作嗎?
(生彎下腰脫了鞋,把褲子挽起來)
師:剛才這個同學做的就是脫鞋挽褲,我們通過做動作就理解了它的意思。(板書:做動作)我們再來讀讀。
(讓學生通過朗讀,把不方便的感受融入句里,然后再讀一讀)
(師生對話,體會搭石的作用)
師: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必須——
生:脫鞋挽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要——
生:脫鞋挽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不便、麻煩。
師:夏天還好,要是秋天、冬天,天氣變涼變冷了呢?可見搭石多么重要??!鄉(xiāng)親們是多么地喜歡搭石呀!
(師生一起小結(jié)解詞方法)
師:再來看看“協(xié)調(diào)有序”這個詞,請大家先讀一讀有關的句子[師出示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后面的——,我——,你——,他——,我們——]這樣的踏踏的聲音,就是——
生:協(xié)調(diào)有序。
師:我們聯(lián)系了下文內(nèi)容,就知道了詞語的意思。(板書:聯(lián)系上下文)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jù)不同文本選擇不一樣的方法,比如看圖理解法、查字典法、找同義、反義詞、分解詞義、聯(lián)系生活等,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靈活傳授。
三、內(nèi)容概括:不同題材,趁勢而導
統(tǒng)編教材與人教版語文教材是按人文主題編排的,一個單元的文章就是一個大的主題,文體類型相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站在整個單元大的主題思想上來審視整個單元的內(nèi)容,讓學生以單元為整體進行主題歸整,學會歸納的方法;可以根據(jù)不同題材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概括。例如,教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走近毛澤東”時,教師在講解了本單元課文的生字詞后,要求學生概括本組每一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與學生一起引導歸納本單元的文體:有詩歌類(《七律·長征》)、寫人類(《毛主席在花山》)、記事類(《開國大典》)。接下來讓學生分組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采用挑戰(zhàn)的形式,先為各組派送一個小錦囊,再讓學生自學探究,合作交流完成。實施起來可以分幾個步驟: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檢測生字詞。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師出示要求:語言簡練;語句通順;內(nèi)容完整)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組展示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該類文體的錦囊要求,讓學生在小組匯報中根據(jù)表格內(nèi)容進行點評、賞析: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學以致用。在學生匯報結(jié)束后,教師再次總結(jié)概括內(nèi)容的方法,并進行方法拓展學習《卜算子·詠梅》、“語文主題學習”系列圖書中的《梅蘭芳蓄須》,讓學生用以上方法概括主要內(nèi)容。
當然,寫人記事類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方法還可以根據(jù)年段的不同,方法有所區(qū)別。如中年段應多采用圍繞中心提取中心句、提問法等,多幾個問號:寫了誰?什么事情?事情結(jié)果怎么樣?具體而言,在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靈活處理。
1.寫人記事類——采用“要素串聯(lián)法”、段落合并法等。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課堂上,教師先讓學生從課文里找出這些要素,接著選用一些合適的詞把這些要素串聯(lián)起來,整理成一句通順的話。段落合并法先將課文厘清層次,把每段的意思歸納出來,再將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整理,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要注意詳略段落,抓住主要段落概括。濃縮概括記敘文主要內(nèi)容的模式是:本文記敘了(描寫了)……表達了(展現(xiàn)了)……
2.寫景、游記類——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主要內(nèi)容的模式是:本文從……等方面介紹了(描寫了)……表達了……的情感。
3.說明文——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且語言簡潔、通俗真實。概括說明文主要內(nèi)容時,要抓住三個點來考慮:第一個點——說明對象,讀完課文后看主要在寫什么;第二個點——在“說明對象”之后加上“說明了哪方面”;第三個點——再增加“怎么樣”。歸納起來,概括說明文主要內(nèi)容的模式是:本文主要寫了……(說明對象)……(哪方面)……(怎么樣),表達了(贊美了)……
不同文體有不同的概括方法,學生只要掌握了這些不同的模型,概括起來就輕松多了。當然,還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中心部位,進行精準概括表達,如課題擴充法、中心詞輻射法、中心句摘錄法等??傊?,學貴有法,學生只有掌握了一些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才會顯著提高。
作者簡介:蒙碧姬(1970— ),女,廣西北流人,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廣西特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