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盛利
【摘要】針對新課標提出的有關(guān)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這一要求,教師應(yīng)注重將課內(nèi)外結(jié)合起來,做到閱讀的延伸和發(fā)展。重視小學生的課內(nèi)外閱讀,要將二者進行有機結(jié)合,興趣是關(guān)鍵。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求。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激發(fā)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閱讀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趣與趣味的熏陶;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45萬字。要達到以上要求和目標,我們應(yīng)把課內(nèi)外結(jié)合起來,做到閱讀的延伸和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出語文“重閱讀”“重積累”的學習規(guī)律,不斷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一、選擇讀物,誘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一種對閱讀的主動需求。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有限的辨別能力,需要我們教師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以達到閱讀的有效性。我在指導學生選擇讀物時,一直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學生的認知原則。如今的課外書種類繁多,包羅萬象,但良莠不齊,并不一定都適合小學生閱讀。在向他們推薦課外讀物時,不能全面化,搞“一刀切”,必須根據(jù)每個學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他們提供適合的書目以供選擇。如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認識的字不多、識字水平也有限,大量的文字篇幅會扼殺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失去閱讀的興趣。而圖文并茂的故事書,聲色和諧的電子圖書、動畫光碟之類的讀物更能讓孩子在文字、聲像的合奏中,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從而愛上讀書。三、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也具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可以向他們推薦童話、連環(huán)畫或者兒童科幻小說之類的書籍。另外,三年級的孩子作文已經(jīng)起步,也可以向他們推薦作文類的輔導書。五、六年級的學生,閱讀出現(xiàn)了性別上的差異,男孩子對熱鬧、神秘、探險的作品比較感興趣;女孩子則對描寫優(yōu)美、情感細膩的作品感興趣。因此對于他們來說,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是首選,這類書籍有豐富、優(yōu)美的故事情節(jié)和奇妙的懸念,適合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閱讀。
2.學生的個性原則?!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倍覍W段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學生的閱讀取向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喜歡讀童話,有的學生喜歡看連環(huán)畫,還有的學生喜歡朗朗上口、易讀易記的詩詞等等。所以我們在向?qū)W生推薦讀物時不應(yīng)橫加干涉,應(yīng)該尊重學生“閱讀自由的權(quán)利”,這樣他們才更能對讀書感興趣。
二、指導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古人云:“讀書不得要領(lǐng),則勞而無功?!边@里所說的“要領(lǐng)”指的就是閱讀的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好比一把通向高效閱讀的金鑰匙。閱讀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方面我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1.歸類閱讀。歸類法是我們在學習時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也可選用這種方法。我提倡學生們在進行閱讀之前,先有計劃地進行歸類,如科學、文學、軍事、體育等分類,或是把文學細分為詩歌、散文、小說、寓言等,同學在進行一種類別的圖書借閱后,再調(diào)換其他的書籍,這樣可以相對系統(tǒng)地了解這一類的知識,有利于同類型知識的積累,另外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交流看完同一類書的體會和心得。
2.有意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弊寣W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不是盲目閱讀或強迫式的閱讀,而是讓學生帶著某個特定的感興趣的問題,有意識、有探究性地去讀書。在有意閱讀的開始階段,教師要加強引導,提倡他們圍繞同一主題去進行閱讀。如本周學習的課文主題是愛國主義,那么就推薦學生去讀《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等;如學習的是科普知識,就讓他們?nèi)D書室借閱科普類讀物如《十萬個為什么》等,這樣既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又能提高他們的興趣。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在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時可依據(jù)個人情況,任選一題,獨立閱讀;也可以鼓勵小組合作,去搜集資料,有意識地去閱讀。
3.反饋閱讀。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學生在進行自主閱讀的同時,我還提倡他們要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邊讀邊點,可以摘抄,讀后寫讀后感,喜歡美術(shù)的同學,可以用“畫”來表達讀后感,把自己想說的話變成一幅幅圖畫,這樣既能積累閱讀的信息,又能激發(fā)讀的興趣,還可以顯出自己的一技之長,一舉多得,做到了對文本信息的及時反饋。
三、利用活動,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再加上小學生表現(xiàn)欲望較強,在有所得后還希望有所關(guān)注,得到老師、家長、同學們的認可。因此,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給他們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搭建一些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這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都不失為一種最佳的方法。在這一點上我利用了以下兩類活動:
1.班級活動。在班級活動的開展中,我比較推崇班級讀書會與圖書角。組織學生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共讀或師生共讀童話、話題作文、古詩賞析等同一類的書籍,然后馬上進行讀書展示或者心得交流,讓他們大膽展示或當眾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獲得一種成就與滿足感。在圖書的選擇上可以是圖書室的藏書,也可以是班上圖書角內(nèi)學生自己捐獻的圖書。班級讀書會可由教師自己制定時間或讀書內(nèi)容,充分利用每周三的共讀課時間和專題教育課時間。另外,在班級內(nèi)進行活動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如故事大王比賽,古詩詞朗誦會、劇本創(chuàng)作表演等。
2.為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我校開展了“經(jīng)典誦讀”活動,從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都紛紛誦起了《三字經(jīng)》《論語》《唐詩》《宋詞》等,這些中華文化的精髓,在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口中朗朗成誦,整個校園書香四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經(jīng)典閱讀的浪潮。在“我與經(jīng)典同行”“讀書伴我成長”等美文品讀活動中,學生們更是各盡所能、才華盡顯,表現(xiàn)出了對閱讀無限的興趣。
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每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培養(yǎng),但如何培養(yǎng)卻是一門學問。為了得到學生家庭及社會的支持和幫助,讓學生擁有更大的閱讀空間。學校還舉辦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讀書知識競賽、美文品讀競賽、親子誦讀。特別是親子誦讀活動,也讓家長加入我們的讀書活動中,與孩子一起領(lǐng)悟、共同體會?!坝H子誦讀”活動的開展為廣大家長就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更為清晰地指明了方向,也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及表達能力有極大推動作用,受到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同時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閱讀的魅力所在。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課外閱讀是一項須長期實施的系統(tǒng)工程。并非是一蹴而就,可立竿見影的事。興趣才是保持閱讀的堅實基礎(chǔ)和持久動力。希望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在引領(lǐng)學生閱讀課外書時以“趣”當先,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將讀書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李秀杰.淺談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9(12).
[2]石蘭芳.拓展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J].漢字文化,2019(22).
[3]陳玉琴.論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素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
[4]侯國梅.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誤區(qū)分析及科學指導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