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婷
【摘 要】據(jù)調查,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都沒有很明確的了解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效率不高,同時也導致了學生不愿意學的現(xiàn)象。農村學校專業(yè)小學語文教師匱乏,教師教學責任意識不強,同時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學習方法等等都是農村小學語文形成低效課堂的原因,提高農村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勢在必行,筆者就這原因,本文來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新教育形成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語文;新教育;高效課堂策略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于學校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都迫切的想要學生取得好成績。伴隨著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使得教師慢慢的遺忘了教育的意義,只是一昧的想要滿足家長和學校的要求,使得教育慢慢的成為一種工具。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效課堂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只能適應老師的教學風格,而不是一昧的排斥老師,將老師進行對比,學生與老師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這也會降低課堂效率,不能夠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這也就是需要教師充分的考慮這一因素,教學設計的合理以后會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好的教學設計總是從學生出發(fā),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還能夠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能夠達到這兩個要求的,這無疑就是一堂好課,也就是高效的課堂。
1.高效課堂的定義
高效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率。高效課堂的特征可以概括為“自主建構,互動激發(fā),高效生成,愉悅共享”。高效課堂是貫穿新課改理念進行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高效課堂的實施,它不僅僅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還對學生的價值觀,人格魅力,能力素養(yǎng),愛國愛家等方面的培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2.農村小學語文形成低效課堂的原因
2.1專業(yè)小學語文教師匱乏
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農村小學的教師都寥寥可數(shù),對于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求不高,教師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要求也不高。由于教師數(shù)量少,也很少能夠進行專業(yè)教研活動,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這往往也就會導致低效課堂的產生。農村小學教師由于地勢偏遠,不能夠及時的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與城市學校之間互動交流較少,未能夠更好地學習到更好的專業(yè)教學理念,農村學校也不能夠提供更好的輔導資料給學生,這也是低效課堂形成的原因之一。
2.2教師教學責任意識不強
普遍農村小學教師都缺乏強烈的責任意識,有一部分原因是農村學校工資低,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得過且過,更沒有意識到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更沒有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教師只有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才會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夠認清自己的本質工作。作為教師不僅僅是把教師當作是一份職業(yè)來看待,更要把它當做是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夠為社會、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2.3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學習方法
語文學科知識零散、繁雜,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語文,更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大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積累知識,短時間內成效不明顯,學生在語文學科中得不到回報,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或看其他雜書。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語文教師都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只是背誦課文,抄寫筆記,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課堂中,導致低效課堂的形成。
3.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新教育高效課堂的策略
3.1備好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備課,是形成一堂好課的先行條件。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是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只有對那一堂課進行充分的預設,才能夠成為一堂好課。同時,教師也要認真的研讀教材,突出重點難點,設計教學亮點和課堂中的提問技巧。如果要使用多媒體,就要提前檢查媒體設備的情況,避免一些沒有必要的錯誤,延緩教學進度,降低課堂效率。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里現(xiàn)有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教師不僅要備課教材,還要備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然后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策略,更要貫穿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實施素質教育,不能只單單的看重學生的成績,還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3.2教師教學要充滿熱情
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語文教師必須要充滿感情,語言是充滿力量的,語文教師要是能夠通過語言帶領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夠產生情感共鳴,那能肯定說那位語文老師是一位好老師。聞一多的學生,著名演講家伍大希認為,沒有感情是上不好語文課的,語文不同于數(shù)學中的符號,不同于物理中的質量、體質、密度,文學作品是蘊含極其豐富、復雜的情感因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做一名好的語文老師,是要將自己體會到的思想感情用語言的形式來傳達給學生,讓學生也能夠引起精神上的共鳴。這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要學習的事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位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作為教師要有廣大的胸懷,容納學生不同的思想,更不能夠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3多元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語文是各種學科學習的基礎。只有學好語文才能夠走得更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就必須要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布置各小組必須完成的任務,并要求該任務要與小組成員之間合作完成,隨后進行小組匯報,學生點評,教師補充的形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能夠呈現(xiàn)出一堂不一樣的語文課。多元評價,不單單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還可以是學生對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要多采納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學生提供的意見,制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也要積極反饋教師教學的效果。只有兩者之間不斷的磨合、碰撞,才能夠形成高效課堂。
4.結束語
目前,農村學校的教育狀況受到了社會大眾的關注,在各界的關注下,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勢在必行的,符合當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在歷史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中國想要走向全世界,首先,就必須推崇中文的使用。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語文的教育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要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引導學生領略語文的大江大河,先輩的情懷等等。農村地區(qū)相對于城市地區(qū)的發(fā)展更為艱難,這注定是一條艱險的路,需要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夠投身于教師行業(yè)中,把教書當作是一生都會去奮斗的事業(yè),我相信,只要能夠不斷的學習、反思,不斷的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提高,以學生為中心,一定能夠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更好的去領略中華文化、陶冶情操,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維波.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321
[2]張瑞.透視農村課堂教學——一節(jié)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J].科學教育,2007(05):16-17
[3]謝娟娟.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9(14):104
[4]王露.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D].河南大學,2017
(南京溧水經濟開發(fā)區(qū)小學,江蘇 南京 2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