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020-03-12 22:16李偉輝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化學教學

      李偉輝

      摘? 要: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是能夠適應自身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初中化學課堂中, 解讀化學歷史,鼓勵學生探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創(chuàng)新的實驗設計引領學生學會實踐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 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化學教學;核心素養(yǎng);科學精神;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87-02

      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初中化學開展的目標之一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五方面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本文根據化學史結合化學教學中的知識點,力求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以“情景、問題、探究、拓展”為抓手,開展化學課堂教學活動。

      一、解讀化學史

      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含對于化學歷史知識的相關學習, 教師要注重對于化學史知識的引入, 讓學生形成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以史為鑒不僅可以勵志,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以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史為例,展開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講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穿越時光隧道的形式,向學生講述波義爾和拉瓦錫這兩位科學家是如何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1673年英國的著名科學家波義耳做了一個實驗,他將金屬汞放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幾個小時后取下容器,進行稱重,結果發(fā)現物質的質量增加了,反復實驗都得出同樣的結果,通過實驗未能使波義耳得出正確的結論,很遺憾他與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擦肩而過。直到1777年,法國的著名科學家拉瓦錫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實驗,通過圖1右邊的實驗得出了質量守恒定律。

      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上述質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史圖片資料,進而啟發(fā)學生:你知道導致波義耳不能發(fā)現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嗎?并說說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對比兩個實驗,分析原因是:波義耳在敞口容器中實驗,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沒有稱量,反應后的質量增加導致實驗結果的總質量產生變化。而拉瓦錫之所以能發(fā)現質量守恒定律,是因為他是在密閉容器中探究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計算了實驗前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反應前后的總質量不變。從中得到的啟示是:通過分析兩位化學家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史實,形成證據推理需要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認識,還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由此通過講解化學的歷史故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在講述使用化石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創(chuàng)設學生生活常見的場景,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學生展示燒煤產生的SO2、NO2等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的危害視頻, 讓學生查找當地的空氣質量資料并對造成空氣質量下降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并且認識酸雨帶來的危害等,從而讓學生意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授課前,分配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將下雨天的雨水收集,課堂上,教師將學生收集的雨水進行展示,并提出問題: 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知道雨水的酸堿性嗎? 還有一些植物為什么在淋了一場雨之后就枯萎了?像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從而引出使用化石燃料造成酸雨的知識點。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將生活生產中的常見現象與化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進行科學探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增強主觀性,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從而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了化學學科的相關知識點,就能結合所學知識意識到工業(yè)生產排放的SO2、NO2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空氣污染,結合國家當前正在提出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環(huán)保政策,讓學生關注身邊的環(huán)境,樹立起愛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意識。

      三、設計實驗探究

      化學實驗是驗證化學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內容,也是開展化學科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瘜W實驗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安排與設計化學實驗學習活動中,應當重視化學實驗研究活動的方案設計, 實驗活動要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操作能力,訓練并提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環(huán)節(jié)觀察、實驗結果對比,形成基礎的化學概念,從而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可行性,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驗的設計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促進學生化學探究與思維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并完成化學實驗的探究工作。例如設置有關東江水質酸堿度檢測的水質環(huán)境調查,讓學生通過探究實驗以及結合網上搜索的相關資料,形成實驗報告,得出實驗結果,對于水質變化及如何保護水資源提出自己的見解。設計這一項目是結合東莞的地理環(huán)境,聯系學生生活中的常見化學現象,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苯處熞匾暬瘜W實驗探究活動的設計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增強責任意識,強化化學實驗教學研究,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簡單、操作性強的課堂實驗,明確化學實驗教育功能, 理解教材實驗欄目的設計意圖。教師應設置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深層次問題,加強知識拓展,強化生活生產與知識的聯系,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將生活生產融入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拓展教學知識

      化學對于科技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滲透化學在各個領域的作用,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化學物質的相關知識內容對于人類社會進步所發(fā)揮的推動作用。例如燃燒實驗,教師在指導學生做燃燒實驗的時候,得出燃燒需要具備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學生在做燃燒有關的實驗時就要注意是否具備可燃物、氧氣等條件。以此拓展延伸知識:如何預防火災的形成,理解滅火的原理,明白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防范等等消防安全知識。再比如氣味的傳播,我們看到有些類似煙的產生,然后還能聞到氣味,為什么我們能聞到一些物質的氣味?教師可以在實驗室指導學生感受氣味,分析分子的運動和傳播。分子運動的結果和表現也是一種化學現象,學生通過觀察化學現象來觀察分子的運動,由此延伸某化工廠不按照環(huán)保標準排放有毒氣體,就會通過分子運動和外界風向的作用,使人體吸入過量的有害氣體,就會引起身體不適。這一類教學知識的擴展,加深了學生對于化學的認識和增強了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

      五、結束語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相應學段的教育和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和自身終身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瘜W教學在傳授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同時也要訓練學生學習的科學思想和思維方法,提高科學研究精神和思想道德水平。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的、需要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要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教學實踐等, 才能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化學學習活動, 并重視教學模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重視化學探究實驗活動的設計, 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僅要關注“眼前的茍且”, 而且還要有“詩和遠方”。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探討.許茂勇 《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5),147-148

      [2]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以“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為例.許洪良 《化學教與學》

      [3]基于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構建化學學習活動理論模型.王慧 《名師在線》 2019,(12),77-78

      【注:本文系廣東省東莞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規(guī)劃課題“運用任務清單發(fā)展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GH331)】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萬江第三中學,廣東? ?東莞? ?523000)

      猜你喜歡
      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化學教學
      例談小學閱讀文本解讀的角度
      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學養(yǎng)成教育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tǒng)一的研究
      電大教務管理中科學精神的應用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yè)發(fā)展的關系
      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龙江县| 大丰市| 卫辉市| 永和县| 九台市| 荔波县| 河池市| 绵阳市| 靖宇县| 互助| 武川县| 延川县| 句容市| 三原县| 长汀县| 长阳| 乌兰浩特市| 璧山县| 朝阳县| 巴塘县| 克拉玛依市| 枣庄市| 屏边| 洪洞县| 酒泉市| 内丘县| 涿鹿县| 古田县| 珠海市| 罗甸县| 德安县| 梧州市| 宜州市| 东宁县| 和平县| 烟台市| 朝阳区| 久治县| 清涧县| 黑水县| 广水市|